德國北方呂貝克Luebeck~波羅的海的紅磚夢幻

來源: 2020-05-08 06:02:3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990年,到達德國一年後的夏天,我買了一張火車票,用一個月的時間遊玩認識這個國家。最後的總結,最喜歡的是北方的呂貝克和西南的海德堡,當然當年求學之地慕尼黑是最愛。

我為什麽當年第一直覺喜歡呂貝克,理論上說不出來,很感性的事情,比如第一眼看到Holstentor 霍爾斯滕城門,離開前,站在大門口,一眼望去一片翠綠的草地,開闊的視野。那些紅磚小樓,古色古香,窄窄的街道,石磚路,也許讓我想起童年的弄堂。那時候住青年旅舍,吃早飯時,工作人員很熱心,給了我雙份的飲料,記得那濃濃的熱巧克力,驅趕北德微寒的清晨。那片古老,那片翠綠,讓我給呂貝克打了滿分。如同那一次的柏林,給我髒亂差的感覺,後來過了整整27年後,我才重返柏林,突然肅然起敬。

我太愛玩,以至於28年一直沒有再訪呂貝克。兩年前的暑假,帶著女兒一如既往,在北方的海濱度假,南下回家之際,在呂貝克住了兩天。沒想到,女兒一下子喜歡上這個城市。去年舅舅和舅媽來德國,我們一起玩了很多地方,但那一段時間我身體不太好。等他們回國後,和安娜商量一下,就北上呂貝克,一周之後,我持續三個多月的咳嗽突然終止了。也是在呂貝克,我重新拾起信心,一個人晚上在老城溜步了。呂貝克是一個讓我鬆心享受的地方,一座務實同時夢幻般的城市。

漢薩同盟的呂貝克位於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曆史上曾是漢薩同盟的首都,建城於1143,中世紀的氛圍和古老的文化,建築古色古香,紅磚建築美輪美奐,建築風格具有哥特式、文藝複興、巴洛克式和古典主義等豐富元素,整個古城四周被河流圍繞,如同一個中心島。它還有個別名,7塔之城,說的是5座教堂和塔樓,尖尖的塔樓群,堅固莊嚴,仿佛時時刻刻提醒著人們,這座城市在漢薩同盟城市時期的輝煌過去。呂貝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當然最著名的還是Holstentor 霍爾斯滕城門,是呂貝克的象征。我家安娜小熊到此一遊的這張照片。

城門具有很強的中世紀風格,厚重,堅固。見證了漢薩同盟的昔日輝煌。大門上寫著Concordia domi foris pax, “對內和諧,對外和平” 非常具有漢莎同盟的風格。

當年的漢莎同盟有點像今天的歐盟。最初的目的是北方的商人們為了保護他們不受海盜的侵擾而組成的聯盟,後來擴展成一個類似國家的組織,壟斷了從英國到俄羅斯的海上貿易。

兩年前帶著女兒回到呂貝克,我為了紀念自己的青春,重溫舊夢,選了青年旅社,當然是一間套間,在另外一個樓。預訂的時候覺得價格挺貴的,以為是旅遊旺季。後來才知道緣故。

安娜的呂貝克第一印象非常不好,下著小雨,我們推著行李,走在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而且青旅的套間在另外一個小樓,樓上網絡信號很弱,對她來說,非常不滿意。

我非常喜歡旅社附近的街道,還有一個木偶博物館和木偶劇院。小龍是他的標誌。

去年我們重返呂貝克,這一段正好在修路,不能通過。我很喜歡在這裏逛逛。

從房間的窗戶一看,就是附近的Petri 教堂。記得當年爬上去俯視呂貝克,印象深刻。人家安娜這次不願登高。

呂貝克如同一個小島,四周被河流環繞。

吃了晚飯,又回到霍爾斯滕大門,才看到,搖滾樂音樂會開始了。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館之夜和搖滾樂音樂會,怪不得青旅的套房比星級飯店都貴。

我們在那裏聽音樂,一起唱一起跳,沒想到28年後,重返這個喜愛的城市,中世紀的大門如此夢幻,當年的少女變成大媽,自己的女兒到了當年的歲數。

城門後不遠處就是鹽倉, 中世紀的貿易,鹽倉就是錢庫。然如今,一片祥和。

除了重量級的城門,這裏的市政廳也有獨特魅力。由於呂貝克後來成為漢莎同盟的首府,所以這座市政廳的作用便擴大了,可以說成為了漢莎同盟的議會。漢莎同盟的城市要遵守呂貝克法,呂貝克市政廳便成為了漢莎同盟的最高人民法院。所以,今天這座市政廳是德國最重要、最有曆史價值的市政廳之一。它的外牆上可見很多當時加入漢莎同盟的城市的城徽。它的建築風格繁瑣威嚴。

那一天在廣場聽了合唱,很喜歡北方這種簡單的風格。

市政廳內

市政廳對過,就是著名的杏仁糖店鋪,很多杏仁糖和點心。我們買了幾塊帶回飯店吃。從此安娜愛上了這家店鋪。去年我們重返呂貝克,三分之一的緣故就是杏仁糖點心。 我還真是把她當成公主了,每天安娜都會去這家店鋪喝下午茶,每天一塊杏仁點心。

這一款蛋糕是經典,雖然看起來窄窄的一份,但的確管飽的,卡路裏頂兩頓飯的。

這款霍爾斯滕大門也是經典,杏仁糖的經典。

再說說文化吧。這個不大的城市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從人口數上來說,很顯著的,盡管這座城市低調得不行。

德國文學當代史有倆個兄弟,Thomas Mann 和 Heinrich Mann 兩兄弟。Mann 的德語翻譯就是男人。名著Buddenbrooks,布登波洛克斯家族,記載了呂貝克地區貴族家庭近代史大環境下的衰亡。還有一本威尼斯之死 Tod in Venedig 也很有名。照片右邊的白樓就是曼家族住宅前身,現在是紀念館,展出他們的文學作品,評論和信件。

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 Guenter Grass, 他的名作是錫鼓。中間照片的淡黃色房子是他的故居,現在是紀念館。他晚年的政治立場有些爭論。

第三位偉大的兒子是前總理 Willy Brandt,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就是那位跪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的西德總理。在紀念維利·勃蘭特94歲誕辰的時候,位於老城區的維利·勃蘭特故居對外開放,這裏是了解德國當代史的窗口,也是一座紀念德國前總理及他本人紀念館。

照片上是這兩位呂貝克當代的著名人物 Grass 和Brandt

有一天我和安娜在一所中學附近散步,看到這樣一幅 Buddenbrooks,布登波洛克斯家族

曼家族紀念館對麵就是呂貝克最大的教堂 St. Marien, 也是德國第三大教堂。不過對於我們,呂貝克的教堂不是看點

我更喜歡的,是這座原來的聖靈醫院。 建於1227年,這裏曾是德國最古老的醫院。夕陽西下,看著金色的陽光把古牆染成金紅。我也佩服中世紀呂貝克人的基督情懷,這樣的聖靈醫院是富商們集資,教會負責,救死扶傷,幫助窮人。

這條大道再走下去就是Burg,古堡。

站在古堡的高平台,望著美麗安詳的港口,我過了28年才重返當年讓我心動的城市,能不幸福嗎? 這樣的美麗黃昏,我享受了兩次,坐在平台,久久望著夕陽和金色的溫暖, 紅牆在金光中格外浪漫,如同夢幻。

古堡的內廷,有一座真人般的木雕,我遠遠一望, 就說,Maria Magdalena. 她的姿態特別像巴黎盧浮宮底樓那一尊中世紀的雕像。

這就比較搞笑和不莊重了

這是巴黎盧浮宮裏的中世紀木雕 Maria Magdalena

呂貝克的獨特之處,我再給你們看看呂貝克的另外一道風景,平民弄堂和後院兒。呂貝克中世紀的時候,勞動人民沒錢買房子,居住環境很小,往往從大街開個小門,在臨街樓後麵的小院,搭上一間小屋,就是簡易的家了。臨街的樓是商店和作坊,後院的小屋子們就是合同工睡覺的地方。那道臨街的門非常窄小低調,寬窄當時能讓一口棺材通過就可以了。這種地方是當年的經濟房。

新時代了,這裏的環境也改造得美好起來。我這幾個小巷和後院都是在Guenter Grass 故居那條街發現的。

內廷是美麗的居住環境,安靜舒服

每家有個長椅放在門口

另外一院兒

這個後院讓我想起巴黎某年的秋天,非常相似。巴黎那個後院在昂貴的拉丁區。

下麵這張是巴黎拉丁區的一個後院,我覺得還是"蠻夷"的漢莎同盟更好看一點。

樓下的小門,真的是棺材能剛剛通過。

也有條件比較簡單的小巷子

喜歡這樣新舊和睦

典型的呂貝克紅磚f樓

我說過,去年的第三次呂貝克,安娜要重返,三分之一的因素是那家杏仁糖,我是想休整一下。一個夏天舅舅和舅媽來我家,不巧我的脊椎出現問題,三個月的時間在看病,理療,上班,陪親人,出門玩之中度過。巨大的壓力讓我咳嗽整整三個月,查不出什麽問題。每次在陪著家人出遊之間,我總是有心理壓力,就怕突然間,就走不了路了。也在布拉格和米蘭狼狽了倆次。所以,等舅舅和舅媽回國,我們收拾房間,半個星期後,踏上北行的火車,來到呂貝克,休整一周。來了不到兩天,我就不咳嗽了,但還是不敢一個人在外麵行走,怕突然回不了家。

一周呂貝克即將結束,恢複得很好。某個傍晚,我告訴安娜,自己重拾信心,到老城溜一圈。這就是我那天的紀念。這條街一直走下去,然後走到卡特琳娜遺址,聖靈醫院,城堡,港口。。。

一路看到的紅樓,德國北方海濱特殊的藍色

這樣的窗簾很可愛

兩扇門

大門的扶手

北方人喜歡在臨街的窗後放些裝飾。比如這家喜歡喝茶

這家喜歡飲酒。 我很享受一個人穿街走巷, 看著窗戶的情趣,每家的喜好和故事。

為什麽北德更注重細節和情緒? 因為天氣不好,一到十一月就灰灰的天,陽光少。所以每家很享受做手工,家裏的布置情趣。

去年的一周,我們選的住所在一個很自然的居民區,離住所不到百米,就是一個當地居民自發建立的花園,叫學校花園。我很享受一大早的散步,然後和女兒吃早飯,開始一天美麗的呂貝克生活,如同一個當地人一般。

這個花園很大,各個區域布景不同,照片很那表達,就選了一個小小的景。每年四月中開門,九月底關門。我們離開的那個周末就關門了。

我很喜歡這個花園,是這次呂貝克給我的禮物。年輕的時候,一直追趕宏偉有意義的風景,年紀大了,才有時間放慢腳步,看看身邊的景色。

呂貝克還有一個交通優勢,乘火車二十幾分鍾就可到達波羅的海,在海濱散散步,吹吹風,看看陽光。

那個夏末的晚間,我和女兒從北海坐火車來到波羅的海,安娜一下子就愛上了這裏的藍天碧海。德國北海粗狂,波羅的海,德語叫東海,安詳。

德國海濱著名的遮陽木蓬

每年夏季有沙雕展

最後總結,媽媽1990年初遇這座7塔之城,之後一直念念不忘。28年後帶著女兒一起重返,小姑娘也愛上了這裏,第二年又專程來度假一周,完全轉遍了這座波羅的海的紅磚古城。有位MM(等待)說,如同威尼斯,我說,古城如同弄堂,但是比較剛陽氣的, 畢竟是雄偉的漢莎同盟之都。最後一張特意選了鹽倉,滿足MM的威尼斯印象。

謝謝大家和我一起看了青春飛揚和如今豐收歲月的呂貝克小城。今年哪兒都去不了,就在這裏看看往日的好時光。

學會有耐心和等待,美好的城市和事務值得等待。大疫當前,收斂內心,學會等待和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和親人和美麗風情重逢。

謝謝大家,祝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