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與中國人治的思想文化和輪回宿命。。

來源: 2023-11-01 17:31:1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文字是思想的載體。

中國古代乃至近代五四運動之前的正式文字還是文言文,然而文言文並非客觀的文字,而是帶有依賴主觀詮釋的特性。在文言文基礎上形成的所有思想,都帶有強烈的依賴主觀和權威詮釋的特性。

例如《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開宗明義地擺出需要權威解釋主觀觀點,通過“玄之又玄”的客觀現象不易知的推論,得出“大道無形,大象希聲”的客觀規律不可知論這個違背科學的結論。不認識客觀之形,客觀規律當然不可知。基於客觀現象有形和客觀規律可測的西方哲學,用望遠鏡觀測到了的宇宙加速膨脹,用喇叭天線聽見了的宇宙背景輻射,證明了,大道有形,大象留聲。

相反地,客觀的語言具有自動糾錯的特性,例如儒家文言文文獻所推崇的“仁義道德”的秩序,為了彰顯仁的理念,扭曲了 -- 道--客觀規律,德--價值體係,仁--價值取向,義--行為規範 -- 這個應該為“道德仁義”的客觀關係,把客觀規律放在了價值取向之下。然而這個扭曲的秩序卻被非文言文的口語貶義化,萃取出意思相反的思想,並且存在於非主流的中文口語的思想文化當中。每當在人為政治薄弱的時候,這個與文言文意思相反的口語思想就會成為造反行為的思想基礎。

因為文言文思想的主流化,使得中國的思想和文化具有權威主義的特性。這個脫離實際的權威性與實際情況的客觀性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已經在中國曆史的“亂-治-亂”的曆史規律得到驗證,和廣泛接受的“中國人治政治輪回論”得到驗證。中國權威政治高層的政治哀歎,“吾民一抓就死,一放就亂”,正是政治高層對這個現象的宿命性的哀歎。

中國政治要走出這個輪回,需要結構性地重塑國人的客觀觀念。

第一步就是要揚棄文言文。這一點在五四運動之後已經做到了。感謝胡適,趙元任,他們完成了曆史賦予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

然而這隻是剛剛開始,中國思想文化的現代化還任重道遠,因為中國人使用文言文幾千年形成的思維習慣,特別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沒有經受過客觀言論概念的基本訓練,還沒有真正重視言論的客觀性。

中國知識分子依賴權威的思想有三種形式,一個是依賴自我權威,即說話不說盡,保留自我解釋權,是為圓滑。另一個是依賴過去說不清的古典權威,而自己又沒有新的觀點,是為迂腐。第三個是依賴政治權威,這是中國知識分子軟弱和失去脊梁的真正原因。

作為現代的中國的知識分子,要深刻認識到文言文基因對中國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要深刻認識“原罪”,並且廣泛地普及和推廣客觀概念,和具有客觀概念的思想,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的這個思想習慣。

有了客觀的概念,客觀的個人人權才會被尊重,客觀的製度才能夠被理解,被接受,並付諸實現,中國政治才能夠走出人治輪回的宿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