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壓過了聖。宋代其實還有些機會,“為與士大夫治天下”,有點兒大憲章啟蒙的意思。沒成功,之後就更每況愈下了。

聖對政治的影響,沒有一般人想象地那麽大。就像哲學對科學的影響一樣。錢穆說,中國文人最看重那些沒表現的人,如泰伯、顏回、陶淵明等;其次是失敗的英雄,如屈原、嶽飛、文天祥等;再次才輪到一般人所講的成功英雄。政治上,這個次序是反過來的。文化上,這個次序才對。今天這國撅起就先進,明天那國撅起就更先進,勢利眼哪來的文化。成功英雄是沒文化流傳的,帝王一去就是滅族,什麽也剩不下。中國文化卻始終一源。到現在,很多反國學的人,盡管讀不懂沒讀過,也要費好大勁去反感兩千多年前的孔孟——其實儒家已經式微到了幾乎沒人讀的地步。清宮的宮鬥劇反而是有曆史文化的,反感的人不多。大概是政治嗅覺特別高,要把次序正過來,一起磕頭進步吧。孟子講,何必曰利。嗬嗬,衝這個,孟子就是個首先要打倒的,他不肯進步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