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說的有點兒意思,但不對。

來源: 2022-10-06 10:38:5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康德的觀點,吳敬梓是讚同的。《儒林外史》中,朋友勸娶妾,杜少卿自辯自己為什麽不娶妾,說,因為天下男女人數大致相同,多娶即是奪取人妻。吳敬梓借杜少卿的朋友之口,讚他是宰相才,說,宰相如這樣想,何憂天下不太平?

孟子說,看孩子將掉入井中,人皆有“悚惕惻隱”之心。悚惕是自然的,惻隱也是自然的。但惻隱的善隻是個發端,要存養,然後能善。這樣養成的善是人性上的善,心發出的善。康德所講,是從知性發出的善,知性驅除感情,如七宗罪那樣的sin,但同時也驅除善的感情。在孩子入井的個例上,心善和知性善碰巧是一致的。但對於複雜問題,知性上的善,實際上是被人的所謂三觀決定的,被外在決定。被外在決定,就注定會變,善變為惡。比如說,科學昨天發現了每天喝水多少,今天發現又不對;那麽昨天勸人喝多少水,就是惡的了。

漢娜·阿倫特講的是對的,比康德強。人性的善,真正的善是發展的,不是先知道,先有知性,然後去達到的。而孟子講的,就是如何去自己發展人性的善,真正的善的方法。知性的善,是囚徒博弈一類的東西,屬於囚徒;而至善,屬於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