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旨”第秋新號----“大家閨秀”的“女性歧視”篇

來源: 2021-10-11 22:44:0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話說龍叔酒後主動給“蝦傳旨”打電話,敘旨。

“大家閨秀”是時代性的“女性歧視”的遺留蔑稱。

“秀”:識文斷字,知書達理。

“閨”:出嫁前的青春期女性。

“大家”:這個比較複雜,但是穿越的說,“我爸是李剛”是“大家”的一個組分。

整個詞嗎,“大家”是形容詞,“閨”是定語,而“秀”是主體名詞。

這樣拆開了看,就明白“女性歧視”的內含了。你聽說過“王府秀才”嗎?就是。因為男性的“識文斷字,知書達理”不新鮮,非但沒有“王府秀才”的“美名”,“酸秀才”什麽的蔑稱反倒很多。

在走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黑暗環境過程中,女性讀書仍是全體女性中的小概率事件,這個有資源的(“大家”)女孩(“閨”)讀了書(“秀”),就不一般了。

“大家閨秀”就是這麽來的。是曆史上社會期待女性既沒有知識,往往也沒有常識,甚至都不得電視看時代的總體“女性歧視”的一個側漏。是對女性整體歧視的副產物。

現在,專業女性遍布。不說海外了,就算是在華北的太原,於三個月前登台給厲害黨的“百歲大慶”真聲獻詩,也是用有專業女性的“個體身份”,不會在報幕時說,“下麵,請包括大家閨秀某某某在內的若幹人給黨慶獻上詩朗誦”,對不對?

在大多女性能讀書的時代,“閨秀”,是普遍現象。再說“大家閨秀”,就是在強調那個“大家”。以“二代”遍地走的厲害國實情,“大家閨秀”這個詞是整個“官本位”文化中的一個小小分子。文化如果要前行,這個“詞”,是必須淘汰的許多“詞”中的一個。

“龍旨”畢。

 

後注: 龍叔還說,“閨”,是有“時效性”的,“花季”至獨立。  成人而獨立後,“閨”可以是美好的回憶,作為“學位”用,有淡化其後的個人努力的漂白粉效果。

後注2:另外,龍叔強調了一個現象。一個人,是否有“境外敵對勢力”文化的熏陶,“帶像”。裝是裝不成的。舉手投足之間,味道外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