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裏關於不拜偶像教導太多,太精妙、太嚴格了,很多人都搞不清。
先定義“拜偶像”:依聖經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把偶像當成神來拜。而神是終極存在。不拜偶像,就是不能把終極存在當成偶像,也不能把偶像當成終極存在。
按照這個定義,佛教也不拜偶像。佛教的終極存在是佛性或者自性,是沒有形像的。我們能看見的佛,稱為報身或者化身。佛教說“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在這個意義上,佛教的教義,當然是人不能通過偶像得到終極真實。在這一點上,佛教不比基督教差,甚至更嚴格:不但偶像不是真實,連名稱都最好不用,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基督教還有“神”的名,佛教到終極處,連“佛”的名也沒有,也不能有。
那為什麽還要拜佛像,菩薩像呢?這是一種引導,因為佛教從來也不拿形象來代表終極,佛教對形象就沒有特別的恐懼。對形象表示尊敬跟基督徒呼求神的原理差不多,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放下自我執著,慢慢地向終極靠近。細說的話,裏邊有很多道理。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實現無我的訓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