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的境界

來源: 2020-01-20 12:27:0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人之大幸,在於覺悟。人之不幸,始於思考。思考又有大問題,根子在語言。思維依賴語言,語言沒有精度。

 

所謂悟,其實是個思維越來越最求精度,然後突然崩潰放棄的的過程。。。

 

其實思維對語言的依賴是根本性的,強於對邏輯的依賴。這是無法繞過的。而概念範疇,都是不精確多歧義的語言單位。不能支持有深度和長度的思維。與邏輯關係不大。邏輯用在數學上計算機上遠比用在語言上效用高出一個層次。

 

目前的邏輯(人腦能運用的)都是一個步驟性的,當思維向深廣推進時,需要邏輯疊加。由於語言的不精確,每一步都產生不確定性,崩潰時遲早的事,視自我規範能力強弱有早晚而已。這是技術性崩潰。

 

但既用語言為工具又為材料的人腦思維,是無法承擔所謂形而上思考的。這是根本性的“錯問題”崩潰。不能怪邏輯。沒有邏輯,崩潰得更早。

 

崩潰後的狀態,對有些人就是“頓悟”。就是大腦清零,放棄原來的所有思考。頓悟的人,要麽什麽都不說,要麽就是拋出一堆比喻。比喻是語言內的原始狀態,就是說這些人已經放棄用概念範疇等工具了,回到“嬰兒”本能階段。

 

如果能拋出幾個漂亮的比喻,則是大師。因為這些能給眾多崩潰後處於休克狀態的腦子,很好的安慰療養。讓我們覺得這麽多思考後,至少收獲了一些美好的“東西”。比喻是受傷思維的療養院,人類大腦的滋補藥。當然,不排除有些大師就是為了賣藥的。。。

 

其實思維就是計算,這一點上人腦確實不如計算機。人腦唯一的強項在於,可以造出些形而上問題來自問自答,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