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采用易經的陰陽二元論就很容易看清這個問題。

來源: 2014-03-12 09:13:4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一直在努力分辨這個問題。如果從聖人的教誨出發,認定人性本善是比較容易的。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認為,靈魂是純善的。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佛陀認為“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明確貼個善的標簽在靈魂上,但結論也趨近於世俗定義的善。我們不是從信徒角度去看待聖人,而是從思辯領悟角度去請教聖人。人靈魂層麵,或者說價值觀念層麵,應該是向善。如此說來,惡從何來。一個說法,惡的本質是理性的不足。從斯賓諾莎的邏輯推演倫理的做法,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實際生活中,人不可能都做這種推演。
從實際生活來思考,惡應該是欲望的衍生物,欲望的放縱必然生成惡。欲望本身符合生命的根本利益嗎?當然,人必須滿足自己的吃喝欲望,這屬於惡嗎?我覺得這不是惡。欲望本身是善,因為欲望是生命的承載。欲望何以產生惡呢,就是放縱。世人往往在欲望的善惡麵前無所適從,原因就在於沒有分清何為欲望,何為放縱。
如果我們采用易經的陰陽二元論就很容易看清這個問題。靈魂是陽,是生命的活力,欲望是因,是生命的承載。生命的存在必須是陰陽調和。在生命中陰不可以做主宰,坤卦上六爻道: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就是說陰過分主宰,而導致生命的毀滅。這一爻用在現代危機下的如今,恰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