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風笑雨侃網友的老爸致敬
剛看到風笑雨侃網友講述文革的故事,很有意思。首先,野狼向風笑雨侃網友的父親致以敬意。這位有良知的前輩在文革的如下表現確實讓人敬佩。
1。冒著危險保護國民黨官兵黑五類。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這個舉動太需要勇氣了。講個故事,我們那裏曾有個老政協委員,文革時期就因為接待了一個投誠的國民黨軍官而被冠以“壞分子”被掃進黑五類。其實,解放以後,那個國民黨軍官投誠後被共產黨安排在政協。到了文革,造反派組織認為這個安排不合理,就將其拉出來遊鬥,最後還給他加了一個帽子:曆史反革命。一天,這老兄實在受不了,從關押地跑出來,到這個老政協委員家住了兩天。老政協委員懂些中醫推拿。這天正好民兵隊長脖子扭了,找他給推推。結果就演繹成了前麵所提的結局。
2。風笑雨侃老爸另一個勇敢的舉動是這個。他說:“哪個派?我和民兵荷槍實彈日夜巡邏保護街區和軍火庫,誰敢搶就別怪我開槍,他們沒槍還鬥個屁。”大家別小瞧了這句話。這在當時可是需要極大勇氣的。當然這個還沒演繹成事實。如果是事實,那真能成為文革曆史最耀眼的一幕。看看新聞標題就能讓你膽寒:民兵隊長開槍阻擊造反派,製止其到軍火庫拿槍。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除了造反派之間武鬥之外,能在文革期間以製止武鬥為由向造反派和紅衛兵開槍動刀可謂鳳毛麟角。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許世友司令從南京撤到安徽金寨途中,為阻擊紅衛兵造反派的追擊,也隻是命令部下先朝天開槍,後朝地開槍對造反派實行威脅。其他的一些非造反派之間的開槍事件也隻是軍隊支持一派打擊一派,從本質上講,應屬於造反派奪權之戰的延伸, 比如寧夏的青銅峽事件。
另一個靠武力反抗造反派的事件也是發生在寧夏。那是一個回教村子。回族人為了保持自己的宗教習慣。拒絕文革早請示晚匯報。造反派過來幹預,遇到村民誓死武力抵抗。據說,事件最後還報給了周恩來。恩來總理後來對村民選擇了妥協,才讓事件平息。
說實話,野狼在心裏為風笑雨侃老爸感到幸運。如果那地方有和別的地方一樣的造反派。在風笑雨侃老爸成就一段誓死阻止造反派奪槍的壯舉後,災難一定會降臨他們一家。可以肯定,風笑雨侃現在絕無可能在茶壇講述這段故事了。
十幾年前,野狼在火車上遇到一位退休老人。文革期間他是我們那邊一個小城市的普通幹部。當時,小城裏正演繹“好派”與“屁派”之間的武鬥。開始的時候,兩派的武器多為棍棒之類的冷兵器。“屁派”人多,占有上風。後來,“好派”更新了裝備,把附近部隊的軍械庫搶了,用子彈把“屁派”趕到小城一隅。“屁派”無奈,也到處搞武器。最後找到幾門大炮。但是陣營之中沒有人懂得怎麽放炮。於是有人便說某某某曾在海軍當過兵,會放炮。這個某某某就是野狼遇到的那位老人。造反派把他拉到城牆上,讓他瞄準遠處的一個四層大樓開炮。老人跟我說:“真要放幾炮,不僅拿樓沒了,周邊的街區都完蛋了。” 當時他也無法拒絕,隻好裝模作樣地將炮擺了幾下,然後說:“這個炮和我在艦艇上搞的炮不一樣,我也不知道怎麽放。”即使這樣,造反派也不放過他,把他留下來,讓他研究怎麽放。過了一天多,“好派”打過來,他才脫離。他跟我感歎:唉,那一天真難熬呀!
雖然這位老人不像風笑雨侃網友的父親那樣勇敢,他的舉動也應受到我們致敬。文革之中,這樣的事情還很多。有時候,我們畢竟要想,是什麽讓這些人有這樣的舉動?除了良知,我想不出別的詞。所以良知不該成為貶義詞。
有一點與風笑雨侃網友觀點不一樣,那就是文革期間紅衛兵和造反派到底為什麽去武鬥。風笑雨侃說:
"可那文檔明明寫著那些紅衛兵屠夫們其實是為私利殺人奪財的,甚至搶了軍火庫去武鬥,軍隊製止不了隻有派飛機撒傳單,可見當時政府軍隊執法機關等都癱瘓不能控製局麵了,怎麽那些屠夫的罪責又歸給上頭呢?"
文革期間,紅衛兵造反派裏確實有不少心懷私利的。但絕大多數人是為了“保衛毛主席,保衛無產階級紅色政權,防止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複辟”才去造反才去戰鬥的。風笑雨侃可以到重慶去看看紅衛兵的一處墓園,聽聽那些年輕生命講述的故事。或者,看看一些紅衛兵的回憶錄。
另外,說說“學毛積極分子”的故事。這個“學毛積極分子”我倒是第一次看見,不過野狼知道文革期間有很多積極分子。比如什麽“活學活用積極分子”,什麽“五好戰士”,“五好學生”等等。如果風笑雨侃也指的是這個,野狼覺得,拿過這些榮譽的人後來要去反思文革並不是什麽羞恥的事情。反思納粹的人群中肯定有一大批曾經虔誠給希特勒致敬行禮的人,反思日本軍國主義的也有那些曾用刺刀殺害中國平民的日本軍人。難道,一個人曾當過“學毛積極分子”就不該反思或反對老毛?試想一下風笑雨侃的老爸在文革時的舉動。作為共產黨幹部的他一定非常忠於黨忠於毛主席,一定知道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毛主席。可是,當毛主席號召紅衛兵造反有理革命無罪的文革時期,他居然要去阻止造反派奪取槍支,他居然要去保護那些毛主席號召要打倒,要掃進曆史垃圾堆的黑五類呢?難道這不是一種憑良知而反思的實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