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清朝是大清國,而明朝不是大明國。”

來源: 2013-10-13 06:06:5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剛才看到東土同學的帖,帖中有兩個絕妙的問題:

1)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他的地盤稱為秦國;而統一中原以後,稱為秦朝而不是秦國了。
2)清朝是大清國,而明朝不是大明國。自然了,沒有元國,沒有宋國,唐國,沒有隋國,沒有漢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你說這哥兒們怎麽琢磨出來的?!

他還說,當初的朝,相當於今天的地球,這個也是很對的。

縱觀現在文字上的“亡國”二字,大體有兩個含義:1)一個國家被另外一個國家所吞並;2)一個國家內部更改大王旗。還有第三種可能嗎?我覺得沒有了。

前一段時間,有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國內高校合並。許多有母校情節的人,覺得心裏不好接受。比如說,上醫合並到複旦,北醫合並到北大,是得還是失?

我和朋友們討論的時候,就說過:除了少了一個校級領導班子,其他都沒有變化。

現在的人民,已經不會膚淺到“生活在直轄市比生活在一個省市裏要高貴”的程度。

老驢引用了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中說的話:“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這個定義,孫中山是最後一個使用的華人了。江山改姓蔣,或者國的時候,沒有人用亡國去定義;江山改姓毛,或者共的時候,沒有人用亡國的定義。

那叫人民翻身!

設想一下,如果中國人民再翻個身,比如說,西藏的達賴同誌,新疆的熱比婭同誌,有一天用某種手段,成為了56個民族的首領,我們會用亡國嗎?

不會的。

江山改姓蔣,或者國的時候,沒有人用亡國去定義;江山改姓毛,或者共的時候,沒有人用亡國的定義。而在這中間,日本鬼子到了中原的時候,亡國一詞大量使用,沒有人覺得用詞不當的。

後來有人延伸了一下,從曆史的淵源來看,如果有一天,中原在高麗人的統治之下的時候,也不能稱為亡國。這個說法我同意。

亡國與殖民是不一樣的。

嚴格地說起來,日本鬼子進中原並不算亡國,我們的領導人不是汪精衛帥哥麽?或者溥儀真龍天子麽?

刻舟求劍者,曰:

“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古代人實在,勾搭上了就要喜新厭舊;現在講究的是紅旗不倒彩旗飄飄。

這麽看怎麽樣?你真想娶她為妻嗎?還是隻想讓她作妾?

造反有理。我讚成56個民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想方設法征服中國,把您自己的姓,也放在那裏易一回!

不光如此,我們還要胸懷“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的大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