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版上有人把張靈甫墓和常德會戰紀念碑貼在一起,很有意思。張靈甫和餘程萬,是兩個悲劇國軍將領。他們是老戰友了,王耀武手下,57和58師師長。但是很顯然,張靈甫沒有很好地吸取餘程萬的教訓。 常德會戰其實和沂南會戰,有相像之處。其實日本人想從湖南進攻重慶,是無比臭棋。這個方案曾經被日本中國方麵軍總部否決過兩次。最後是被盟軍在南方的機場騷擾得實在受不了,加上武漢方麵一意孤行,才有這個會戰。國軍方麵開始也覺得機會到了,準備大幹一場,搞個圍殲。因為當時日軍在武漢戰區,一共十一二萬人,能投入戰鬥的不過七萬。國軍主力在周邊就有二十多萬,裝備超過日軍,防禦工事齊全,又有美軍空軍支持。總兵力三比一,局部七比一,沒理由不贏。 57師守常德,就是吸引日軍主力,以利圍殲。和後來張靈甫上孟良崮,唯一不同的就是,一個是自選的,一個是事先安排的。張靈甫和餘程萬熟得不行,卻不吸取教訓,死得不怨。當時隻有一個人是腦袋清醒的,就是薛嶽。他吸取萬家嶺教訓,知道國軍來這一戰術是不中的。進攻不行,阻擊也守不住。堅決反對。但軍事委員會居然臨陣剝奪薛嶽的指揮權,導致全線崩潰。 周圍準備參加圍殲的十幾萬國軍精銳,被兩三萬日軍一個一個打垮,四散逃命。57師守孤城,一天又一天。把預計所需要的三倍彈藥都打光了。餘程萬等李玉堂來救他,幾年後張靈甫等李天霞來救援。還是不長記性,李軍長是靠不住的!57師打光了,餘程萬帶著三百人撤出城去了。他們撤出去是日本人歡送的。因為日本人也損失慘重,不想打了。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毫無戰略意義可以達成。占領常德,就是最後找點麵子結束戰役。程餘萬出城後,日本人馬上也掉頭回家了。在幾十萬國軍重圍中,日本人征用民船,在一片泥濘的水網地區,帶著傷員,揚長而去。 蔣介石發電報大罵餘程萬,命令他收複常德。要一個光杆師長去打仗,除了是要麵子,還能是什麽?友軍一個不敢過來,餘程萬帶著八十個人衝進常德去尋死。結果,勝利光複,日本人已經走了!他還找到了藏在城中的幾百部下!但他畢竟讓老蔣在英美麵前丟了麵子。蔣的邏輯很奇怪,他認為,你撤了,日本人就走了。你要是再堅持幾分鍾,不就是日本人先走了嗎?那多有麵子!所以,老蔣又是審判,又是發誓要槍斃餘程萬。但是,整個戰役,隻有守城的57師,打得最堅決,最英勇。也最大地殺傷日本人。他們戰鬥了十天!孟良崮才堅持了幾天?所以,要把這場戰役粉飾成勝利,就沒法懲罰餘程萬。隻好後來又用他。但到了55年,還是派特務把他暗殺了。 四年過去,張靈甫一點也不吸取老戰友的教訓,腦子發昏上了孟良崮。但到最後一刻,他終於想起來了。知道教訓就是,他必須死。不然,老蔣肯定不會放過他。什麽審判槍斃暗殺的把戲,都會沒完沒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