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和思想都是“我”思想出現後隨之而來的。精神層麵也是“我”思想出來後升起的,這些都不必否認,但要看到它們的空性。
“空”不等於沒有,“空”是指本質上是空的。比如夢是做過的,但我們都看到夢的空性了。因此思想,MIND,感覺,精神統統都是空性的。但發現這些的空性並非是根本的。根本的空性在於“我”這個感覺,但看空“我”不容易,因為你不自覺地認為有“他人”,當徹底看空了“我”感覺後,連最微妙的“我”都找不到了,哪裏還有痛苦,哪裏還有‘他人’? 哪裏還有菩薩?哪來還有佛?哪來還有任何概念(CONCEPTS)? 唯一有的就是SELF的本性,再無二了。
智者為了教育,必須說話,但語言就是概念,無法避免,因此智者並非在描述真理,他在指方向。他說“真理是無概念的地方”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概念,但如果聽眾知道了這句話本身不是真理,而是真理的方向,就不會糾結用語言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