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議論戈爾巴喬夫失敗的原因時,往往歸咎於戈氏經濟沒有搞好,民主不夠,民族問題處理不當。
1989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以70.76%的多數票當選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他在蘇聯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上,以59.2%的得票率當選蘇聯總統。葉利欽在俄羅斯總統選舉中,於1991年6月12日經全國全民投票,以57.3%的多數票當選。但在蘇聯解體短短幾年後,由於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廣大俄羅斯民眾重新對他們進行了評價。1996年,戈爾巴喬夫競選蘇聯總統,經過全民投票,以得票率不到1%而慘敗;1999年12月底,據民意調查葉利欽的支持率隻有l~2%,他不得不放棄競選俄羅斯總統,提前讓位給普京。1999年,據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就“20世紀的俄羅斯領導人誰對國家發展給予最壞的影響”題目對俄羅斯民眾問卷顯示,戈爾巴喬夫的得票率以占被調查者34%高居榜首,葉利欽以30%居第二位。2001年的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6.l%的俄羅斯人認為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應對當前國家的困境負責。
戈爾巴喬夫及其同夥的改革遭到完全失敗,這在俄羅斯己是不爭的事實。戈爾巴喬夫當初所提出的所有改革目標都沒有實現:既沒有能使蘇聯在工業生產、科學技術等方麵融入世界先進行列,也沒有能改造蘇聯管理體製,形成新的社會主義模式。在這方麵,俄羅斯學者阿*8226;奧爾諾夫的分析頗有見地。他指出,這些改革的設計師們給群眾灌輸的一些“經濟理論”的錯誤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1)鼓吹其經濟改革理論的學術性。實際上他們無非是利用了西方貨幣學派理論中一些膚淺的原理,更不能結合俄羅斯的實際利用這些理論。(2)誇大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的危機。在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初,無論是生產增長規模還是群眾生活水平,決不是處在如其所說的危機狀態。蘇聯經濟結構需要改革,但不是被破壞。(3)認為蘇聯解體對經濟發展有利。實際上蘇聯解體後各共和國畫地為牢、互設關稅壁壘,割斷了原有的經濟聯係,和西方正日益加強聯合——歐盟的擴大形成驚人的對照。(4)否定國家對經濟調控的作用。他們忘了,即使在美國,國家對經濟活動幹預的份額也不低於 30%,丹麥和瑞典達到 60%。(5)濫用“民主”和“自由”概念。改革家們都自詡是“民主派”,要求擴大“民主”和“自由”,戈爾巴喬夫甚至提出“無限製”的民主化、公開性。但改革結果適得其反:民主不是擴大而是縮小了,很多企業由於沒有工會,工人沒有說話的地方了。你有罵政府的“自由”,卻沒有罵“老板”的“自由”;你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卻隻能得到如同學生助學金一樣的報酬。人們得到的是失去社會保障的“自由”。
戈爾巴喬夫的名字己經死死地和蘇聯生活方式的急劇崩潰、社會的苦難和動蕩、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家解體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