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不太精確

來源: 2010-05-14 11:42:4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國內房價從十年前開始上漲, 那時候, 很多中產階級已經開始買房投資了, 凡我知道的都在2000年都已經買了至少一套除了自己住以外的房子, 你們對國內的人, 特別是老一輩中產的部分的人低估了他們的嗅覺靈敏度, 他們可是什麽都經曆過了, 何況, 在九十年代, 單位就有優惠的房子低價賣給員工, 他們有的人就是這樣積累了第二套房子的, 他們的子女如果是八零後的, 結婚用房基本沒問題. 那麽, 六零後, 七零後應為工作早, 也完成初步的不動產的積累, 十年前我回國, 聽到最多的就是同學們講買房子. 其二, 沿海地區的加上北京的房子貴, 但是二線城市的房價還好. 其三, 有些單位有房貼的, 當然是效益好的單位, 所以那裏的年輕一代比如八零後的結婚買房,有家長, 單位, 自己三份的力量, 而且, 這就在當下上海.

當然, 受衝擊的人有, 主要是新新人類, 而且是從普通工人農民家庭出來的, 以前讀個大學, 留在城市, 很容易擠進城市中產的主流裏麵去, 現在隻能是北漂, 南漂的一堆人. 這個是對社會的未來不好, 他們看不到希望, 那城市最後就沒有希望了. 另外, 靠著父母的積累買房的年輕一代, 雖然現在幸運一點, 但是作為家庭的財產積累, 因為過早的耗掉了很多,確積累的過程也就中斷了. 這對社會, 個人都是傷害.

所以, 現在的事情確實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