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

來源: 2010-03-09 19:44:3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孔子的確是君為臣綱的祖師爺。
鄭國多盜,這盜並不是小偷,否則為何要斬盡殺絕?鄭國當時天下大亂,僅宮廷政變就有5次,多盜成了對時局的描述,應該包括綠林好漢等反政府集團所以才有“聚人於萑苻”。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以之寬。寬以濟猛,寬以濟寬,政是以和。”

可見孔子的思想還是為統治者服務的,非要到“民殘”了才"施之以寬”?

也許,中國的曆史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