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兩年前的遊記:青島之戀 (一)

來源: 2009-08-28 17:57:5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前年六月去青島開係統生物學會會議,會後玩了幾天。青島不光有美麗的風景,更有可愛的男人和女人。女人的體型特別漂亮,實在養眼。以後隻要有機會,我會故地重遊!說不定,還去那裏養老呢。

青島的景點多在城南,沿海岸線分布。國內的朋友幫我定的計劃是第一天中午去魯迅公園,海灘浴場和棧橋,第二天參拜一些教堂和康有為故居。上海的死黨幫我訂了魯迅公園旁邊的海軍的招待所,按理說至少是幹淨的,沒想到條件比普通的酒店差遠了,被枕上還有煙頭燒的洞。晚上有點難以入睡。

開始我有點鬱悶,後來想反正我的目的是在外麵走馬觀花,這樣的環境倒在孤獨的晚間營造了氣氛。我記得有個朋友喜歡花高價住五星級酒店,結果為了物有所值而在酒店裏待了幾天,玩的很不爽,那才是真正的不值。死黨說了,幫我訂海青賓館有兩個因素:一是體會一下真實的國內生活,二是從房間內能看到海軍博物館的院子。我特意要了一個靠院子的房間,院子是看見了,卻也沒發現什麽景觀:)

從賓館出來步行幾分鍾就是魯迅公園。魯迅公園位於青島市區小魚山南麓、匯泉灣畔,特色是臨海。進公園之前先在路邊的小攤子吃了頓餃子。我是吃餃子長大的。在北方,餃子都是論斤賣。現在胃口小了,隻要了半斤,味道和北京餃子很不相同,口感不錯。餡裏有幾種海鮮,反正“鮮”就一個字。

一進公園就有香氣撲鼻而來,聽說那是米蘭花,淡黃色的,造型獨特,中間有個不易覺察的細孔,花上有飛舞的蜜蜂。這花香的很特別,幽雅而深邃,香氣似乎彌漫到靈魂深處,讓你明白,對所有美好事物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公園旁邊有綿長的濱海觀光步行道,西起團島,東至石老人,綿延40公裏,連起了前海的主要景區。園內的青鬆,紅礁和碧水都讓我看得出神,幾乎想和它們聊聊。我獨自沿著步行道在海邊漫步,不知不覺就度過了兩個多小時,一點不感疲乏,破了自己的記錄。

沿小路下到海邊,礁石上有很多垂釣的人。看煩了,我躲開了人群,找了塊礁石坐下,望著一波波海浪,耳聞風聲和濤聲,心裏頓覺清明。人說在海邊生長的大都心胸開闊,大概不會有假吧?

魯迅公園附近有條幽徑通向小青島公園,路邊有好幾個賣海鮮的大排檔。憑海臨風,邊吃著海鮮,邊喝著青島黑啤,真是太爽了!我找了家飯店,問了價錢決定晚上來這裏吃。後來我看見了著名的棧橋,遠遠看見橋上都是人。據網上的介紹,棧橋建於1892年,全長200 米,寬10米,橋兩側裝有鐵護欄。有人把它看成青島的象征。我不喜歡往人堆裏擠,遠觀了幾分鍾,拿起相機喀嚓幾下,算是對得住青島了。

棧橋附近有個天後宮,聽說有五百多年的曆史。原本由三間聖母殿和兩個財神殿搭配而建起來的。後來又擴建了數次,占地麵積近4000 多平方米。我沒進去看,但看見正殿和配殿之外還有戲樓和其他的一些建築。我還發現邊上的小巷子裏有個文化街,便去那裏逛,看見一個剪紙店,在裏麵呆了很久,想著要帶點吉祥物回美國。雖然說不上特別喜歡紅色,還是懷著某種真摯的的期許,買了張雙魚圖樣的剪紙,圖案透著活生生的喜氣,讓我想起了童年過年的情景。賣主笑眯眯地說起他的剪紙師傅當年出道時的經曆,可惜我當時的腦子在別處,沒聽仔細,如今怎麽也想不起來他訴說的人物和情節了。也可能是他話的口音有點重,和我見過的幾個青島籍的朋友不太一樣。很可惜沒有給他照一張。

不知不覺地走到一個貌似花園的地方,我為額頭上方的風景所吸引,眼角明明覺察到了一個石墩,反應慢了一拍,那可不是漂亮的一摔,相機的電池都摔出來了。有個路過的女孩好心地把我扶起來,問我疼不?我急著檢查相機,這相機是跟一個同事借的,幸好沒摔壞。相機挺新的,看來質量不錯,摔得那麽重都沒事。不過,它跟著我這毛糙之人真算是倒了大黴。相機吧,護照啊,我丟過不知多少次了。

過兩天就要和上海來的死黨和她的像座山的男人匯合了,說是要一同去蓬萊仙島,聽說還有司機接送。那時,我會不會想念今天的孤獨呢?



海邊



看見船啦:)



人真多呀,還有綠族:)



青島基督教堂。中世紀堡塞式風格,1908年開始建造,1910年完成。原屬信義宗柏林福音教會。




棧橋



青島魯迅公園



小教堂




後來搬來的雙魚們真的帶來了好運:)

祝朋友們周末愉快!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從法國電影《四百擊》淺探自由精神的形成
  • 一個幽默的中國男人:東方朔:)(一)
  • 道教中的東方朔 (轉貼)
  • 明明和媽媽遊巴黎 (一)
  • 這兩種男人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