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都這麽愛好把人分類麽?
大學錄取分數線是按照各地區高考成績分布的一定比例畫的,各有不同,以保證各地區都有相對平均相對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城市教育資源多不一定大城市考生成績高,北京人可能見多識廣但在考試上不可能強過所有地區的人。
大學多集中在大城市,有就業住房人口過剩生活資源緊張等多方麵壓力。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工作單位必須給異地人員提供宿舍住房,所以隻能相對提高本地生源比例緩解這方麵壓力。傳承至今,雖然沒有了指令性分配和單位住房,但龐大的畢業人數和事實上的本地就業意願,仍迫使大學還得維持相對高比例的本地生源。
北大考慮的不是什麽“北京漢人,山東漢人,廣東漢人”,可能台灣人什麽事都愛往族群上扯,思考大路問題時這種思維習慣該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