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算得是一個中國人嗎?”

來源: 2010-04-02 13:57:0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們還算得是一個中國人嗎?”

------ 紀念蔣介石逝世35周年

4月3日是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80歲生日,德國人為這位“統一總理”慶祝生日。事實證明,科爾是一個頑強的奮鬥者,並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目標。科爾在1987年的政府聲明中就曾經如此表示,“對我們而言,德國政策也意味著使民眾互相接近,因為他們本就屬於一體。因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我們國家統一的意識。”

今天人們重溫科爾1989年12月19日在德累斯頓的發言,那番講話曾讓民眾們歡呼不已,令人難以忘懷。科爾:“請允許我在這個富有傳統的廣場上說:我的目標依然是,在曆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我們的國家完成統一。”

科爾從來不動搖,而是堅定不移地追求兩德統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首先必須贏得歐洲和美國的支持,而歐美當時正心情複雜地觀察著德國的發展。而更為必要,同時但也更為困難的是獲得蘇聯的同意。1990年2月,科爾會見了戈爾巴喬夫。在為時兩個小時的交談之後,他自豪而又滿意地宣布:“我今晚向所有德國人宣布一個無與倫比的消息。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和我一致認為,德國民眾擁有唯一權利,決定是否在一個國家中共同生活。”

1990年8月,人民議院宣布民主德國加入聯邦德國符合憲法。德國統一的日子被定在了1990年10月3日。

從科爾我想起蔣介石,他們都是民族統一的國家領導人,不同的是,科爾的德國統一是在和平年代,而蔣介石的中國統一是在戰爭年代。近代中國,蔣介石是唯一完成統一大業的中國人,而且至今是唯一同時統治過大陸和台灣的國家領導人。

根據中央社報道,為紀念蔣介石逝世35周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率黨務主管前往桃園縣慈湖陵寢謁靈,典禮簡單隆重。

我們年輕的時候,從曆史教科書裏認識的蔣介石,都說他是一個賣國賊,根本沒有抗日,課本和考試中引用最多的是蔣介石的原話“和平未到完全絕望之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決不輕言犧牲。”
用蔣介石的原話來證明一個邏輯:蔣介石容忍日本侵略,是賣國賊。
我讀的曆史書從來沒有告訴我,蔣介石還講如下積極抗日的話:“再明白些說,假如有人強迫我們簽訂承認偽國等損害領土主權的時候,就是我們不能容忍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後犧牲的時候。”(國聞周報,第13卷,第 28期,1936年7月20 日)

蔣介石在1932年5月9日發表《雪恥救國之道》的演講,其中講道:“我們的國家民族既遭了這樣空前的恥辱,我們還不同越王勾踐一樣去臥薪嚐膽,求雪國恥,我們還算得是一個中國人嗎?......”
蔣介石還說:“一個人生下來,當然有一個人格,沒有人格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人。有人格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知恥,不知恥的人,就是沒有人格,不配做一個人。”“自己腐敗,懶惰,頹唐,浪漫,畏難苟安,祗顧個人權利,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恥辱,以及黨的恥辱,完全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漠然毫不關心,這樣的軍人,如何還能夠雪恥救國呢!所以我們要覺悟,要反省,別的不必責備,自問是否可以對得住自己。”

1939年蔣介石在重慶開設黨政訓練班時曾經提出以下問題:本黨黨務為何如此消沉疲弱而不能及時振作?本黨為何不能與共黨抗爭,一切組織、宣傳、訓練皆比不上共黨?本黨黨員為何不肯深入民眾,做基層工作?本黨幹部辦事為何不切實際,不肯研究與負責?為何辦事不徹底,無成效?為何黨委變成官僚?為何民眾不信任本黨與黨員?本黨為何不能掌握青年?一般大學教員為何要反黨? 這些問題的提出,看出蔣介石對國民黨的弊病是了解很深的。他也迫切希望改造國民黨。

蔣介石在大陸為什麽沒有時間和機會改造國民黨?而共產黨為什麽能成功?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讀過陳伯達寫的《人民公敵蔣介石》這本書,該書影響我們這一代人對蔣介石的整體認識,也影響著整個大陸社會對蔣介石的評斷。

一個統一過中國的領導人,肯定不是人民的公敵,真正的人民公敵倒是蔣介石說的“腐敗,懶惰,頹唐,畏難苟安,祗顧個人權利”。

以上不是一篇文章,是我讀書時整理的一些筆記。

謝盛友 2010年4月2日,德國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我們還算得是一個中國人嗎?”
  • 父親給我留下一道題
  • 和諧社會的一個根本前提
  • 從德國看中國“三公”為何不公
  • 誰說中國軍力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