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書錄(附:中國禁書目錄)
毀書錄(附:中國禁書目錄)
HAOHAOQIANG/文
禁書:
《曆史的先聲》:
一位筆名為“笑蜀”的知識分子將1949年以前中共《新華日報》和《解放日報》鼓吹民主自由的文章匯集成冊,取名為《曆史的先聲》出版
《中國左禍》:據何《中國》一文,書未見,內容不詳。
《烏托邦祭》:書出版於80年代,寫大躍進人民公社及廬山會議毛彭鬥爭事。
《雪白血紅》:據何《中國》一文,書未見,內容不詳。
《顧準文集》:顧準,老中共黨員,年輕時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建國後成為“右派”,其在逆境中所寫文章近年日益受到重視。
《官場秘經》:據何《中國》一文,書未見,內容不詳。
《中國的道路》;李慎之,何家棟著,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宣揚“自由主義”,旋被查禁。
《古拉格群島》:蘇聯持不同政見者索爾仁尼琴著。中譯本群眾出版社出版,出版者將其列為“內部出版”,但仍被“中宣部”指為“有問題”,列為禁書。
《沉淪的聖殿》:廖亦武編,寫文革時代地下詩歌運動。
《中國底層訪談錄》:廖亦武著,寫中國底層社會的情況。
《遇羅克遺作與回憶》:丁東編。遇羅克,文革中因寫作出身論,被槍決。(另丁東曾編有《反思郭沫若》一書,不見再版,疑亦已成禁書)
《鄧小平的三上三下》:據何《中國》一文,書未見,內容不詳。
《文化大革命的中國軍隊》:據何《中國》一文,書未見,內容不詳。
《上海寶貝》:所謂“新新人類”之作。作者衛慧,70年代生人。
《北京娃娃》:所謂“新新人類”之作。作者春樹,80年代生人。
“新新人類”本不關心政治,上兩書是近年少有的因非政治原因被查禁的書。
《晚清七十年》:台灣唐德剛著,寫中國近代史事。大陸嶽麓出版社已經做了刪節,但仍被列為“禁書”。然據說最近已經第二次印刷,但未見。
《現代化的陷阱》:何清漣著。香港版本名為《中國的危機》,大陸版本已作了改動和刪節等處理,但出版不久,仍被列為禁書。
《卡斯特羅傳》:程映虹著。作者的政治立場很明顯,對卡斯特羅及其在國際上與他同名同類的那個政黨都冷嘲熱諷。
刪書,篡改:
《李敖大全集》,40卷,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這是在大陸都少有的一部瘋狂刪節原書的“潔本“,
《知識分子》:英國人著。江蘇人民版。對於有關“社會主義”“斯大林”等方麵的一些原文有刪節,但未作任何說明。
《直麵曆史——希拉裏自傳》:美國前第一夫人的自傳。譯林版。涉及中國的內容作了一些刪節,但未作說明。
《戈爾巴喬夫自傳》:在中譯本中沒有作過刪改的說明。但在全書中找不到戈氏對自己在1989年那個中國的特殊時刻訪華時的記錄,故懷疑這裏中文版有刪節。
《往事並不如煙》:章怡和著。作者是大右派章伯鈞的女兒。大陸版沒有刪改與否的說明。但據我在天涯網上看過的一篇帖子說及大陸版與香港版相比,有刪節。如關於章伯鈞與羅隆基在文革中的一次對話,大陸版就有大量刪節。
《醜陋的中國人》:台灣柏楊著。此書80年代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去年(2004)江蘇一家出版社出了新版本,編者說明中說對原書作了部分刪改。
《南京大屠殺》:在美華人張純如著。張純如,女,已自殺身亡。中文版前的編者說明對原書部分詞句有刪改。網上曾見過一篇帖子,帖出原文與大陸譯本刪改的對比。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錢穆著。作者是著名曆史學家。三聯書店版。據編者說明,該版本將原文的民國年號一律改成公元紀年,結果“民國四十六年”,就變成了“一九五七年”,弄得49年以後一直沒有在大陸生活的錢穆好像也凜遵紅朝正朔似的。
《傅斯年全集》,湖南某出版社出版。傅斯年,著名曆史學家。傅斯年1947致胡適信中談時局的幾點被刪去,以省略號代之,這純粹是掩耳盜鈴,因為這封信被經常引用,其他出版物引用時都沒有刪節。
《江澤民傳》:這是中國出版的第一本在世領導人的傳記。對於部分“敏感”語句有刪節,但出版者未作說明。
《胡適全集》:應該說這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圖書精品。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仍然有一些胡適的文章無法收入全集。
,《陳獨秀全集》
《陳獨秀與中國》
《殷海光文選》,《中國文化的展望》,殷海光著,上海三聯版。刪節甚多,刪節理由,據出版者說,是殷氏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偏激意見“是我們(誰們)所不能同意的”所以作了“刪削”,你不能同意就要刪削。牛二之態可掬。
《中國現代小說史》,夏誌清著。複旦大學版。其刪削情況在陳子善所寫後記中交代甚詳。陳氏稱此書大陸簡體字版隻能出成這種樣子的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原因”
《文學的前途》,夏誌清著。書前編者表示有刪節。據知刪去的是有關張愛玲的秧歌,薑貴的旋風的文章。(同樣的內容也是大陸版《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主要刪節對象。
或禁或 刪節 或且禁且添
《我們仍在仰望星空》/何清漣
《我的母親李南央》(未知現在如何?)
《因幸福而哭泣》、
《不死的火焰》
《曆史的潮流》,查:“袁紅兵在一九九二年曾經主編《曆史的潮流》一書,猛烈批左,轟動一時,後被調往貴州某地任教。”當係此書。此書在92年大概客觀上能適應鄧某的一時需要,所以被暫時寬容,隨即馬上禁掉。這是鄧某和某黨辦事的一向策略和手段。
《趙紫陽傳》,查:“《趙 紫 陽 傳》,該書由中國新聞出版社發行,出版於89年初,主要記述趙 紫 陽87年擔任總書記以前的經曆。”88,89年上半年是中國一個特殊寬鬆的時段,各種後來再無可能出版的書出了不少。
《毛家灣紀實》,林彪秘書寫的,也是那時的合法出版物,那時還小,不能明了這本書的真意義呢,啊啊。
舒蕪的《回歸五四》,我懷疑是不是禁掉了,因為再也不重版,我想買買不到。
《潛規則》聽說了,是被禁掉了。好在吳思的文章在網上很流行。
《政治中國》。董鬱玉等所編的
施亮<安魂曲>,施鹹榮之子的小說,反映...事件後知識分子心態的小說.沒見過.
《烏托邦祭》、
《血釃定律》、
《顧準文集》、
《中國農民調查》、
《鐵血黃花》。
《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
《河殤論》、
《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
《經濟學與人類關懷》、
《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
《我陪胡風坐牢》、
《檢討書》。
《戈爾巴喬夫回憶錄》 中央編輯,刪的一塌糊塗,
全是中宣部口吻,
總論與內容有極大矛盾
其實就連《魯迅全集》也被做了手腳。
誰都知道魯迅生前曾對梅蘭芳進行人身攻擊,寫文章罵他變態“燥蛋”(用“何家幹”筆名)。
大部分譯文基本上沒收錄。
另外魯迅在27年後鼓勵國民黨左派和日軍結盟的一些文章
於今出版的《魯迅全集》,已是毫無影蹤。
《自由備忘錄》、
《誰來承包中國》、
《中國的危機》、
《中國的危機與思考》》、
《獨立韓秋》、
《小人得誌》、
《罪與色》、
《首長秘書》、
《背景》、
《省長的家門》、
《機關車隊》、
《誰上誰下》、
《通天塔》、
《防左備忘錄》、
《中國第一女貪官蔣豔萍》、
《大鎮壓》、
《太平雜說》、
《袁氏當國》、
《晚清七十年》、
《新中國三十年》等,
中國民間備忘文本叢書
學燈文叢都被查禁。
《興盛與危機》。
《朝夕之間》
走向未來叢書,全禁,如
《人口:中國的懸劍》、
《在曆史的表象背後》、
《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
《儒家文化的困境》
、《空寂的神殿》、
《日本為什麽成功》、
《富饒的貧困》、
《增長的極限》、
《搖籃與墓地》、
《山坳上的中國》,
《萬曆十五年》、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大動亂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史稿》、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
《烏托邦祭—1959年廬山之夏》、
《自由備忘錄》、
《親曆曆史:希拉裏回憶錄》。
《陳寅恪的最後20年》、
《遇羅克遺作與回憶》、
《王申酉文集》、
《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我有這樣一個母親》
、《論言論自由》等,
《中國的道路》、
《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
《關鍵時刻—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27個問題》、
《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
《公平與效率—當代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
《中國底層訪談錄》、
《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經濟學與人類關懷》、
《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
、《中國問題》;
關於反映三農問題
《黃河邊的中國》、
《我向總理說實話》、
《中國農民調查》、
《我向百姓說實話》
《人與自我》、
《人與國家》、
《人與世界》,
《傾斜的金字塔》、
《潛規則》、
《血酬定律》、
《世紀之問—來自知識界的聲音》、
《沉淪的聖殿》、
《天平集》、
《新餓鄉紀程》、
《第四種權力—從輿論監督到新聞法治》、
《自由主義的先聲—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
《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
《中國人的道德前景》、
《中國人性分析報告》、
《中國人格病態批判》、
《中國國民素質危機》
《雪白血紅》
==========================寫東北解放過程的,被禁止的原因應該是書中有以下內容:
1,毛好大喜功,對四平戰役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解放軍在圍困長春時,公然不顧平民死活,宣稱:多一個個餓死的人就多一顆射向國民黨的子彈,不允許平民出城,餓死了很多平民。
3,解放軍也並非是電影裏描寫的那樣秋毫無犯、英勇善戰,逃兵也很多。
這本書4年以前看過,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上幾點。
就連錢鍾書寫的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中的幾篇散文都被刪改過了,更別提巴金對文革反思的《隨想錄》
最近出的張君勵作品集也被刪得七零八落的,不過好歹是出了.以後文禁開放後,現在的許多書都得重買.唉..............
章貽和<往事並不如煙>(出版社不清楚),唐德剛<袁氏當國>(廣西師大),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上海遠東)
《毛澤東全集》
這個據說也是被割過的
前幾天看曾焰(台灣)的《我在金山角的蠻荒歲月》,覺得有刪節。
所有海外學人的作品都是要刪節的,即使其實什麽也沒有,也要象征性的刪一下,才滿足奪命剪刀手們——宣傳部門——的變態癖好
錢穆
牟宗三
唐君毅
方東美
徐複觀
張君勱
殷海光
餘英時
夏誌清
夏濟安
林毓生
朱天文
朱天心
……………………
無一幸免,,,
尤其是胡蘭成,大刪特刪,,,
夏誌清有篇文章說,濟安哥,從小反,,,共,,,愛國。
基本上並不是象陳子善說的那樣無傷大雅,刪的就是作者們的立場問題
夏濟安的專著《隱喻、神話、儀式和人民公社》、《下放運動》、《人民公社製的潰敗》幹脆出不來,,,
《知識分子》:英國人著。江蘇人民版。對於有關“社會主義”“斯大林”等方麵的一些原文有刪節,但未作任何說明。
《直麵曆史——希拉裏自傳》:美國前第一夫人的自傳。譯林版。涉及中國的內容作了一些刪節,但未作說明。
《南京大屠殺》:在美華人張純如著。張純如,女,已自殺身亡。中文版前的編者說明對原書部分詞句有刪改。網上曾見過一篇帖子,帖出原文與大陸譯本刪改的對比。
《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錢穆著。作者是著名曆史學家。三聯書店版。據編者說明,該版本將原文的民國年號一律改成公元紀年,結果“民國四十六年”,就變成了“一九五七年”,弄得49年以後一直沒有在大陸生活的錢穆好像也凜遵紅朝正朔似的。
韋君宜的書(《思痛錄》)既刪且添,馮友蘭《三鬆堂全集》少出一卷,《顧準日記》被刪五處、《現代化的陷阱》改了原標題,撤了兩篇序……
《病夫治國》最近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就刪節了。俺原來有一本是新華出版社的(1981年出版),裏麵最後一節是“周恩來—毛澤東”。現在新出就沒有了,多虧俺買了這本舊的,否則還不知道呢!不過也難怪,俺這本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在封底印著“內部發行”。
陳丹青的《多餘的素材》即是先例,都印好卻不能麵市,因為裏麵有幾篇文字含蓄的讚揚了胡蘭成,這個人是不能提的
胡蘭成的《今生今世》,
.<追尋現代中國>我要到網上找到被刪節部分,還可以打印出兩本書出來,
《戀愛與革命》,第七章
《鄭超麟回憶錄》--東方出版社
《李宗仁回憶錄》裏麵倒還是有不少對中共的批評和影射,對許多曆史事件也給出不許多不同於中共黨史的觀點和事實
《社會學》莫斯科大學教材,三卷本縮成一卷。
餘英時的那本<士與中國文化><論士衡史>以及三聯和廣師出的他的文集是否有刪節
林毓生的<熱烈與冷靜>
通往奴役之路 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略有刪節 ,少了10分之一
《鄭振鐸全集》刪節
新版《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1997年《胡適全集》(安徽教育)《胡適日記全編》安徽教
《儲安平文集》嚴重刪節!
日瓦戈醫生(蘇聯)鮑﹒帕斯捷爾納克|譯者:藍英年 張秉衡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年1月
少了200頁?
《我反對:一個人大代表的參政傳奇》有刪節
《胡風全集》《胡風三十萬言書》 有刪節!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如=-焉@Sars.Come有刪節
《滄桑》不如《土命》,比後者做了刪節
禁書
廖亦武的《中國冤案錄》。
《我的反動生涯》康正果
《有沒有》
汪建輝
張愛玲的《秧歌》、餘華的《活著》,還有陳沅森的《佛懷煽仇錄》
賈平凹的《秦腔》。
美得驚動了中央
通往公民社會
《李銳近作——世紀之交留言》
.《李慎之文集》.《李慎之全集》
《共和危機》,(美)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 ; 蔡佩君譯, (25元)
《極權主義的起源》,(美)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著,譯者:林驤華 (複印版60元)
鄒讜的《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再闡釋》(25元)和《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看》(30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感興趣的書友請發站內信息或者郵件聯係kant222@sohu.com
《中國近代史》徐中約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三十年》(35元)
台灣聯經版中研院張玉法院士《中華民國史稿》,700多頁(55元)
台灣時報版國著名學者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3大本:最後的王朝、革命與戰爭、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內地版隻有一本)(105元)
台灣時報版國著名學者史景遷《改變中國》《太平天國》《康熙》《雍正》
香港中文大學版《中國現代小說史》
港版《王力反思錄》
哈維餌文集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六3全記錄
63真相
紅太陽是如何升起的
晚年周恩來
曆史先聲
『延安日記語音版』
高智晟致胡錦濤溫家寶的公開信
《朱容基在1999》
《反右派始末》
《沉重的一九五七》
《誰是新中國》
張戎的《真實的毛》。
張戎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
[轉帖]中國禁書目錄
一、2005年禁書《妄語雜潭《國殤:中國企業考察報告 》《為人民服務》----閻連科(2005第一禁書) ——————————————————————————————
二、10部大陸禁書
No.10 《朝鮮戰爭揭密》 作者:沈誌華把這本書列為禁書實在是一種無奈。一場在中國婦孺皆知的戰爭,實則醞釀在一個個暗箱的操作之下。沈誌華,一位以檔案為依據的現代史學者,他的這本書告訴我們,曆史教課書上的內容有時是靠不住的。本書敘述的一切都不是空穴來風。書後多達129種參考書目提醒我們,這是一本治學嚴禁的曆史著作,無論現代史學者還是欲尋求曆史真相的普通讀者都應該細細品讀。隨著時間的推移,韓戰的真相已成為盡人皆知的秘密,況且書中並未太多涉及“原則性”問題,看來這本書的解禁之時指日可待。(另:網上可以找到沈誌華在香港關於毛澤東與斯大林的演講視頻,很不錯!)
No.9 《誰是新中國》 作者:辛灝年我沒有仔細看這本書。老辛作為“天安門”時代的知識分子,90年代初離開大陸前往美國。總而言之,老辛是個褒國貶共的學者,由於他的經曆,我很難確定他觀點的公證性。不過本書還算是一本以史料為根據的學術著作。不過我怎麽也無法完全相信,當年的大生產運動中,延安竟然種植罌粟,毛美其名曰:“革命的罌粟”。種種如此,由於本書一些內容超出了我的接受能力,故把它排的稍微靠後一些。
No.8 《晚年周恩來》 作者:高文謙人民愛戴的總理形象有時候並不真實,因為他是由一個政權為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刻意塑造的。同樣,我也無法完全論證書中事件的真實性,不過高文謙當年的身份是真實的:"周恩來檔案研究室"成員。同樣是“天安門”時代的知識分子,同樣的流亡海外,高文謙的這本書跟老辛的書一樣,我們唯有謹慎的品讀...... (作為領導人的野史,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王明五十年》以及《張國燾回憶錄》)
No.7 《劫殺》 作者:唯色西藏問題是中共的尷尬,文革是中共難以掩飾的恥辱,那麽文革中的西藏......你可以不相信流亡海外者的驚人報料,可以嘲笑反華人士的信口開河,但你無法忽視這部照片集所呈現給世人的那段“藏著的曆史”。前一段時間,唯色的blog被取締了。(同樣展現西藏曆史的還有唯色之夫王力雄的《天葬—西藏的命運》)
No.6 《曆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 作者:笑蜀 越靠前的書籍,其真實性越可靠。這本書沒有一張照片,但是它卻比《劫殺》更為令人震撼--來自曆史真相的震撼。這本書太有名了,就不過多介紹了。
No.5 《往事並不如煙》 作者:章詒和也許你不認識章詒和,但你應該聽說過她的父親--章伯鈞,以及章老的摯友儲平安,他們都在反右中被打為右派,而且還是所謂的“四大右派”成員。的確,往事並不如煙,曆史中往往夾雜著血淋淋的傷痕。該書曾在大陸發行,但刪改較多,網上有台灣版全本。
No.4 《共產主義實錄》作者:Richard Pipes 這是一本著重從社會學角度上宣告共產主義--蘇維埃以及其他第三世界的共產主義--注定滅亡的訃文。作者認為,要用共產主義實現絕對平等是根本不可能的。共產主義的失敗,是人為的失敗還是運動本身的先天缺陷呢?看過本書,每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No.3 《廬山會議實錄》 作者:李銳也許我們可以通過種種渠道得到這本書,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廬山會議實錄》仍舊是一本禁書-原因就是因為它太真實了。廬山會議上的毛是甚麽樣子?林彪是甚麽樣子?周是甚麽樣子?彭帥又是怎樣應對的?我始終相信,李銳是在對彭德懷深深的緬懷中寫完此書的。兩個有良心的老黨員,在書中再一次心靈相會。(李銳其他著名作品:《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
No.2 《中國底層訪談錄》 作者:老威(廖亦武) 當我看完這本談話錄形式的書後,我堅信這將是一本載入中國文學史冊的偉大作品。一個個最底層的人物,他們的生活竟是如此的多彩。種種是非悲涼在當事人久經滄桑的雙唇間娓娓道來時,我發現了一個真實的中國,以及這部真正屬於“沉默的大多數”的《史記》。(老威其他著作:《沉淪的聖殿》(99年中宣部發布的禁書榜榜首);其他關注下層人民的著作:《中國農民調查)
No.1 《海耶克全集》 作者:海耶克 無法形容我對這位經濟學與政治哲學大師的崇敬。他的任何書籍都不會出現在國內的書架上。甚至 H-a-y-e-k這5個字母的簡單排序也會令某些人徹底的惶恐,馬克思在海耶克麵前。。。。
“Hayek是對的,我們都錯了。”海耶克的書都是必讀的,大師不朽! ——————————————————————————————
三、國內著名作家被禁書目(2004年)
(一) 2004年初,《往事並不如煙》、《中國農民調查》兩書出版不久,即被主管部門限製發行,導致盜版書猖獗。對兩書的討論幾乎持續整個年度,被媒體封為2004年年度事件之一。
(二) 2004年2月初,憑借長篇小說《受活》獲得老舍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閻連科觸碰到了一絲敏感的神經。他的新作中篇小說《為人民服務》遭到嚴厲批評,被禁止傳播;刊登這篇小說的廣州文學雙月刊《花城》第一期也被禁止發行,已售出的雜誌被責令收回。有關各方對此事都不作回應,拒絕媒體采訪。祖籍河南的閻連科今年 47歲,以前是軍隊作家,現在已轉業到北京作協。他被稱為中國“最具爆發力的作家”。
(三)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Q版語文》的這本書,封麵上標有“全國重點幼稚園小班優秀教材”和“全球神經康複醫院推薦讀物”的字樣。作者林長治以無厘頭的手法改寫31篇經典語文教材課文,在中小學生中廣為流行,銷量可觀。但部分學生家長和老師擔憂該書對孩子心靈產生負麵影響。據《江南時報》報道,雲南省新聞出版局已正式向雲南人民出版社下達停止發行《Q版語文》的書麵通知。雲南人民出版社也表示,將停止《Q版語文》的銷售。
(四) 2004年夏天,創刊10年之久的學術雜誌《戰略與管理》,因為沒有掛靠單位而被停刊。
(五) 2004年秋天,經濟學家茅於軾出版了《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一書,但被查禁。同期,《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因為發表有關該書的書評,也被停刊。
(六) 2004年冬天,西南師範大學教授郭元(日希)以自己在四川德陽市掛職副市長的經曆為素材,寫作了《市長手記》一書,披露德陽官場的黑幕。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首次印刷10萬冊。但該書在舉行發行新聞發布會後,被當地省委宣傳部門叫停,已經印出的書籍被“暫時封存”。
(七) 2004年底,福建作家陳希我的小說《抓癢》被有關部門審查。該書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被提名為2004年度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獎侯選作品,據稱上市不到一個月已賣掉幾萬冊。該小說的性描寫、性虐情節,被某些人指稱為色情文學。作者本人很無奈,稱隻有等待。 ——————————————————————————————
四、28部網絡禁書
《重建帝國》
《共和國之怒》
《中國特工》
《曆史篡改者》
《2008,小鷹號沉沒》
《民殤》
《共和國士兵》
《新中華戰記》
《紅旗漫漫》
《共和國2049》
《國之利刃》
《百年慶典》
《我在黑暗中》
《北京戰爭》
《角落裏的槍》
《阿裏不達年代記》
《金鱗豈是池中物》
《狡猾的風水相師》
《躲不開的桃花運》
《風月大陸》
《江山如此多嬌》
《紅樓遺秘》
《怒之典章》
《海盜的悠閑生活》
《巨輪》
《荒唐傳說》
《晚年周恩來》
《胡j濤傳》 ——————————————————————————————
??星期六亦即1月20日晚七點,諸子原創文學網邀請我去與網友互動,回答了三個半小時,問題都還沒有回答完,準備在最近有閑時再去逐一回答網友的提問。因為我在回答中,說到新聞出版的不自由。有位網友問,一旦新聞出版自由後,你最想出版的一本書是什麽?我不假思索地說,
我最想出版的一本書《1949年後禁毀書目研究》。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章詒和先生的《伶人往事》等八本書,已被新聞出版署副署長鄔書林定為必須立即銷毀停售的書。但以我對中國現代史的熟悉,對四九年後諸種災難的了解,以及對獨裁政府本質的認識,我知道這種無恥地扼殺新聞出版自由的行徑,是沒有絲毫減少之跡象的。果然,在憲法早已寫進新聞出版自由條款,在參加了一係列保障人權及相關權利的國際組織後,中共依舊如此出爾反爾,對自己所簽署的各項法律和條約,實行陽奉陰違的策略。這是對自已國家的人民,以及整個世界上負責任的國家及人民的一種公然挑釁,是與民主自由大潮背道而馳的可恥行徑。以前他們對於所謂有礙的書籍,還處於半地下的禁毀狀態,現在這個無恥無畏的新聞檢查官和出版行業的劊子手鄔書林跳將出來,公然宣稱要禁毀這些書籍,而且還說要對章詒和這樣的人要“因人廢書”。這是撕掉《憲法》麵具後,一種公然的無恥,可謂狗急跳牆。像鄔書林這樣扼殺出版與言論自由的劊子手也因此“名垂千古”了。我曾說過,壟斷是人類生活中的毒瘤,經濟生活如此,政治領域尤甚。獨裁政權、一黨專政,要剝奪他人的利益,當然要對批評自己的聲音,說出真相的書籍加以控製,不然喚醒了那些爭取自己權利的人,他們是恐懼的。他們是不願別人獲得自己的權利的,果真讓每個人都獲得自己的權利,他們便不能坐享其成,便不能大肆揮霍,便不能不勞而獲。此前一家一姓之獨裁統治,當然也是禁毀書籍的,如清代之修《四庫全書》便是借機禁毀一些“有礙”的書籍,到了民國時,許多學者研究清代的禁毀書目,學者陳乃乾先生就著有比較全麵的《清代禁書目錄索引》(書名大致如此,待查);而關於國民政府時期的禁書,現在亦有人研究,目前雖然還沒有比較權威的著作誕生,但零零星星的研究,如龔明德、倪墨炎等人,畢竟做了不少梳爬基礎資料的努力。但對於四九年後共產黨所搞的一係列禁毀書籍的情形,至今缺乏真正的研究,這不能不說是研究者的缺失以及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失職。不必隱諱,我自己是個有心人。
我手上就搜羅了一係列中共從五十年代開始的禁毀書籍目錄。
如一九五五年十一月《處理反動、淫穢、荒誕圖書書目》(文字圖書,四川省暨成都市處理反動淫穢荒誕書刊圖書辦公室編印)很多輯,上麵印的是“內部文件,不得外傳”。
其禁毀“說明”不提禁毀理由:“解放前出版的書,有很多書性質複雜,
?如陳果夫所出的《小意思集》
處理理由是“戰犯所著,為蔣匪、陳匪等歌功頌德”;
葉青的《反共問題》
理由是“作者是托派、戰犯,此書專寫反共的各種陰謀”、
葉青的《統一與民主》,《中國的政治問題》的禁毀理由均是“反共反人民”;
丁作韶的《共產黨的把戲》、《鐵幕後華北》、《揭穿共產黨的黑幕》的禁毀理由均是:“汙蔑共產黨,反共反人民”;
克拉夫青科《我選擇了自由》的禁毀理由是“著者是蘇共叛徒,此書係作者汙蔑蘇聯而作”;
(美)傑羅.彌特爾敦《蘇聯見聞錄》的禁毀理由是“作者係美國記者,汙蔑蘇聯政府、領袖、人民、各方麵建設及社會主義製度等”;
張鐵君《中共問題評議》的禁毀理由是“反共、反人民”;齊世傑《延安內幕》的禁毀理由是“汙蔑黨的領袖和歪曲延安革命幹部及人民的生活”;
張君勱的《立國之道》的禁毀理由是“作者是民社黨匪首、是戰爭罪犯”;
王雲五《訪英日記》的禁毀理由是“作者是戰爭罪犯”(這書其實也是禁毀不完的,我手中就有);
徐訏的《兄弟》、《風蕭蕭》、《荒謬的英法海峽》的禁毀理由分別是“宣揚國民黨特務間諜活動”、
不勝枚舉。
??以《處理反動、淫穢、荒誕圖書書目》(文字部分)(第一輯為例),“沒收部分”禁毀政治類53種、小說類81種、其他類7種;“交換部分”計有政治類5種、小說類282種、其他類4種。“交換部分”的“交換理由”(其實也就是禁止)隨舉兩例,以見其荒誕。
徐訏的《成人的童話》,其“交換理由”是“書中有一篇‘文學家的臉譜’,侮辱魯迅”、
李宗吾的《孔子辦學記》,其“交換理由”是“胡說孔子是共產黨中堅分子,歪曲共產主義”。
32開,薄薄的40頁,就禁毀書籍達432種。這樣的圖書目錄,如果大家多作些搜集,其禁毀數目,一定是個更為驚人的數字。至於關於四九年後武俠小說的查禁,朋友ernie兄的一相帖子
,大值得大家注意。至於八十年代以降的禁毀書目,如果有有心人來個整理(其實他每次查禁時,作一個記錄,十年後,就是洋洋大觀的資料,可惜此前不曾注意)出來,一定是非常令人驚駭的文化專製、扼殺言論新聞出版自由的行為。
總之,四九年後的禁毀書目,應該在總題《中共禁毀書目》下得到相應的研究,才能為我們爭取言論及出版自由做出貢獻。??
??下麵我附章詒和先生的聲明、沙葉新先生的抗議、劉蘇裏先生的我反對,請諸位觀看。
附列一份網上搜來的台灣交通大學政治學係教科書及參考書
交大
”Meritocracy”;Newman,
”The Educated Man”;
葛蘭西,
〈文化與意識型態霸權〉,
《文化與社會》,頁63-74。
讀本:
康德,
〈何謂啟蒙答客問〉,
傅柯,
〈論康德的〈何謂啟蒙〉〉。
《自由中國》、
《人間》、《文星》;
或選擇西文期刊,例如:
《哈潑(Happer’s)》、
《紐約客週刊 (New Yorker)》、
《大西洋月刊 (Atlantics)》,
Raymond Aron原著, 蔡英文譯,
《知識份子的鴉片》,
第三部:〈知識份子的疏離〉
Said原著、王誌弘等譯,
《東方主義》;
Edward W. Said原著、
彭懷棟譯,
《鄉關何處: 薩依德回憶錄》;
薩依德,〈總是失敗的諸神〉
胡適,〈容忍與自由〉
(及殷海光等後續各文);
柏林,〈兩種自由概念〉、
羅爾斯,《正義論》;
薩依德,〈對權勢說真話〉
閱讀:五四運動史等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
David Brooks,
“The Merits of Meritocracy”
逯耀東,〈又來的時候〉、
Said原著、單德興譯,
《知識份子論》第一章
教科書目或指定閱讀
費爾南˙布勞岱(Fernand Braudel)著,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卷一至三)(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awm)著,
《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
《極端的年代》(上、下)(台北:麥田)
Malcolm Waters,許偉傑譯,
《全球化》(台北:弘智,2000)。
Zygmunt Bauman,張君玫譯,
《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台北:學群,2001)。
Malcolm Waters著,許偉傑譯《全球化》 (台北:弘智,2000)。
(二) Zygmunt Bauman著,張君玫譯, 《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 (台北:學群,2001)。
(三) 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著, 沈宗瑞等譯《全球化大轉變》 (台北:韋伯文化,2001)。
(四) 自編教材
參考書目
1 Peter Singer著,李尚遠譯, 《我們隻有一個世界—全球化的倫理學》 (台北:商周,2003)。
2 Bernard Lewis著,湯淑君譯, 《哪裡出了錯?論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 (台北:商周,2003)。
3 L.E. Harrison & Samuel Huntington編著, 李振昌、林慈淑譯, 《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台北:聯經,2003)。
4 Samuel Huntington & Peter Berger主編,王柏鴻譯, 《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 (台北:時報,2002)。
5 Joseph E. Stiglitz著,李明譯,《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 (台北:大塊文化,2002)。
6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 (台北:立緒,2001)。
7 Anthony Giddens著,陳其邁譯, 《失控的世界》(台北:時報,2001)。
8 湯林森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
9 John Tomlinson著、鄭綮元/陳慧慈譯,《文化全球化》 (台北:韋伯文化,2003)。
10 Nathan Gardels,林添貴譯,《改變中的全球秩序》 (台北:立緒,1999)
11 Samuel Huntington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台北:聯經,1997)。
12 John Rawls著,《正義論》(台北:結構群,1990)。
段義孚原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
(二) 曾華璧,《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 (台北:正中,2001)。
參考書目
1 Rachel Carson原著,《寂靜的春天》 (台北:大中國圖書,1985,七版)。
2 Forrest Carter原著,姚宏昌譯,《少年小樹之歌》 (台北:小知堂文化,1992)。
3 Barry Commoner (1989)《環境的危機》,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4 Lovelock, J.E.原著,金恆鑣譯,《蓋婭,大地之母》 (台北:天下文化,1994)。
5 Aldo Leopold原著,張心漪譯,《砂地郡曆誌》 (台北:十竹,1988,三版)。
※ 或另譯本,吳美真譯,《砂郡年記》 (台北:天下文化,1998)。
6 William H. McNeil 原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 (台北:天下文化,1997)。
7 D. H. Meadows原著,《成長的極限》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8 Muir, John原著,張美惠譯,《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
(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9 B. Ward& R. Dubos原著,《隻有一個地球》 (台北:正中,1974)。
10 E. F. Schumacher原著,《美麗小世界》 (台北:九大,1988)。
11 Murray Bookchin原著,南方出版社譯, 《生態學與革命思潮》
(台北:南方,1982)。
12 D.Simonnet原著,方勝雄譯,《生態主張》 (台北:遠流,1992)。
13 Donald Worster原著,侯文蕙譯, 《自然的經濟體係:生態思想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4 H.D. Thoreau原著,孔繁雲譯,《湖濱散記》 (台北:誌文,1999)。
15 Garrett Hardin原著,曾華璧譯,〈共有地的悲劇〉 (待刊稿)。
16 《飛鼠、山豬、撒克努》、《大自然的獵人》等有關自然書寫之中外文著作,亦可列為閱讀書目。
華璧,《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 ﹝台北:正中,2001﹞
2 自編教材
參考文獻
1 Rachel Carson原著,《寂靜的春天》 (台北:大中國圖書,1985,七版)。
2 Barry Commoner (1989)《環境的危機》,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原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1992,三版)。
4 羅馬俱樂部原著,黃孝如譯,《第一次全球革命》 (台北:時報文化,1991)。
5 Paul Kennedy原著,顧淑馨譯,《創世紀》 (台北:天下文化,1993)。
6 D. H. Meadows原著,《成長的極限》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7 L.W. Milbrath原著,鄭曉時譯,《不再寂靜的春天》 (台北:天下文化,1994)。
8 B. Ward& R. Dubos原著,《隻有一個地球》 (台北:正中,1974)。
9 E. F. Schumacher原著,《美麗小世界》 (台北:九大,1988)。
10 Murray Bookchin原著,南方出版社譯, 《生態學與革命思潮》
(台北:南方,1982)。
11 D.Simonnet原著,方勝雄譯,《生態主張》 (台北:遠流,1992)。
12 Jane Ives主編、林俊義、楊憲宏策劃、陳映真校訂,
《公害大輸出:跨國公司和環境控製論文集》 (台北:人間,1991二刷)。
13 楊憲宏,《另一個公害現場》(台北:九大,1987)。
14 李剛,《悲泣的森林》(台北:台灣商務,1988)。
15 曾華璧,《人與環境:台灣現代環境史論》 ﹝台北:正中,2001﹞。
16 華玉洪,《生存的沈思—科技進步與全球性問題》 (台北:淑馨,1995)。
17 何博傳,《山坳上的中國:問題?困境?痛苦的選擇》
(香港:三聯,1991二刷)。
18 石磊,〈象牙與犀牛角:環保概念對中華文化的衝激〉,
《思與言》34.3(1996):287-297。
19 王鑫譯,〈為全球環境變遷致布希總統函〉,
《國家環境雜誌》3(1992.6):27-32。
20 程萬裏,〈由本回地球高峰會談全球環境變遷〉,
《國家環境雜誌》3(1992):26。
21 林俊義〈何謂環境保護運動?—美國環境保護運動的啟示〉,
見氏編,《綠色種籽在台灣》(台北:前衛,1989):31-44。
22 紀駿傑,〈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
第一屆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1997):71-93。
23 紀駿傑,〈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1(1998):141~168。
24 Jacques Leenhadt原著,曾雁鳴譯, 〈西方環境哲學關於東方自然觀之爭論〉,
《當代》104(1994.12):56-65。
25 Tessa Morris-Suzuki, 〈日本工業化初期的環境問題與環境意識〉,
見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致:中國環境史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1159-1192。
26 「帝國主義與殖民醫學專輯」, 《當代》170(2001.10):18-59。
費孝通 《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台印本)
2 林語堂 1988 《吾國與吾民》,台北:時報文化,四版。
3 梁漱溟 1983 《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台十二版。
4 周策縱 1992 《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
5 陳其南 1987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6 李亦園 199 《文化的圖像》(上、下),台北:允晨。
7 陳奎德 1991 《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台北:桂冠。
8 索甲仁波切 1996 《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9 Edward Shils,傅鏗等譯 1992 《論傳統》,台北:桂冠。
10 張琢 1993 《中國文明與魯迅的批評》,台北:桂冠。
11 杜維明 1987 〈對傳統進行反思〉,「傳統與反傳統專輯」,
《當代》,第13期,5月,頁16-23。
12 張隆溪 1987 〈傳統:活的文化〉,「傳統與反傳統專輯」,
《當代》,第13期,5月,頁23-34。
13 趙剛 1989 〈傳統的惡靈現代的血祭〉, 《當代》,第40期,8月,頁86-97。
14 周樑楷 1995 〈多元文化中的人與世界:建立台灣主體性的世界史觀〉,
《當代》,第110期,6月,頁108-117。
15 林毓生 1986 〈近代中西文化接觸之史的涵意〉,
《當代》,第4期,8月,頁44-51。
16 〈中國人文的重建〉, 見氏著《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
17 李弘祺 1987 〈世界史眼光看中西交通與文化交流〉,
《當代》,第17期,9月,頁86-99。
18 中村元 1989 〈東方與西歐:交流、激發後型塑新思想〉,
「東亞經濟發展的文化背景專輯」, 《當代》,第34期,2月,頁16-26。
19 馬小鶴 1992 〈東亞傳統文化的展望〉, 《當代》,12月,第80期,頁22-31。
20 西島定生 1993 〈東亞世界的形成〉,
收在劉俊文主編,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二卷「專論」,北京:中華書局,頁88-103。
21 趙毅衡 1992 〈性解放與中國文化禮教下延運動〉,
《當代》,9月,第77期,頁122-139。
22 餘秋雨 1992《文化苦旅》 1995 《山居筆記》,台北:爾雅。
1997 〈行腳深深:佛教旅行者給我的啟示〉,
《中國時報》,1月12日至1月13日,31版。
23 羅榮渠 1994 〈為什麼不會有中國的哥倫布?〉,
見黃邦和等主編,《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331-356。
24 胡佛等 1991 「台灣專輯:社會與文化」, 《二十一世紀》,
第五期,香港:中文大學,頁36-106。
25 鄭培凱 1994 〈【霸王別姬】的歷史文化隨想〉, 《當代》,
第95期,3月,頁70-87。
26 1994 〈豪華落盡見真淳:張藝謀的影片「活著」〉, 《當代》,
第99期,7月,頁72-99。
27 孫隆基 1995 〈世紀末思潮—前無去路的理想主義〉, 《二十一世紀》,
27期,香港:中文大學,頁31-42。
28 逯耀東 1969 〈城裡城外〉,原載《新時代雜誌》,9:1, 9:2。
29 水秉和 1993 〈在本土的裡麵還是外麵〉, 「沈思本土係列1」,
《中國時報》,9月28日。
30 呂正惠 1993 〈以「獨自」反對「群眾」:對本土文化論的責難〉,
「沈思本土係列1」,《中國時報》,9月29日。
31 詹明信(F. Jameson)《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台北:當代。
32 鍾明德 1991 〈P.C.主義和美國校園革命〉, 《中國時報》,3月19日。
33 李明駿 1991 〈分裂的世代〉,《中國時報》,4月29日。
34 杭亭頓 〈文明衝突論〉相關剪報
35 影片 【馬路小天使】、【活著】、【霸王別姬】、 【大紅燈籠高高掛】、
【摩登時代】、【河殤】、 【古馬雅人的死亡觀】
Lovelock, J.E.(1994)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
中譯本:《蓋婭,大地之母》, 第七、八章,台北:天下文化。
2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原著(1992) 《我們共同的未來》,
總論、第二章,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三版。
3 Steger, W. & Jon Bowermaster(1993)賓靜蓀譯,《搶救地球》,
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4 台灣生態神學中心文字組譯(1996), 《生態公義:對大地反撲的信仰反省》,
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5 羅馬俱樂部著、黃孝如譯(1991)《第一次全球革命》,台北:時報文化。
6 餘英時 (1976) 〈工業文明之精神基礎〉,
見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頁339-380。
7 Kennedy, Paul. (1993) 《創世紀》,台北:天下文化。
8 Milbrath, L.W.(1994)鄭曉時譯, 《不再寂靜的春天》,台北:天下文化。
9 Schumacher, E. F.(蘇馬赫)(1988)《美麗小世界》,台北:九大。
10 Commoner, Barry. (1989)《環境的危機》,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1 Meadows, D.H.原著,《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2 Ward , B. & R. Dubos(1974)《隻有一個地球》,台北:正中。
13 Carson, Rachel(1985)《寂靜的春天》,台北:大中國圖書,七版。
14 Leopold, Aldo(1988) 《砂地郡曆誌》,台北:十竹,三版。
15 Simonnet, D. (1992)方勝雄譯,《生態主張》,台北:遠流。
16 McNeill, J.R.(1995)〈由世界透視中國環境史〉,見劉翠溶、伊懋可主編,
《積漸所致:中國環境史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39-66。
17 Rhoads, Murphey.(1995)〈在亞洲比較觀點下的中國環境史〉,
見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致:中國環境史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67-112。
18 林俊義(1989),〈何謂環境保護運動?—美國環境保護運動的啟示〉,
見氏編,《綠色種籽在台灣》,台北:前衛,頁31-44。
19 蕭新煌 (1987) 〈從環境問題到環境運動〉,
收在氏著《我們隻有一個台灣》,台北:圓神,頁145-160。
20 曾華璧(1995)〈1970年代《中國論壇》有關環境主題論述的歷史意義〉,
《思與言》,33:4,頁1-28。
21 曾華璧(1995)〈試析《科學月刊》中
「水資源保育與水汙染防治」 之論述及其特色:
兼論科技社群與台灣環 境學知識傳介之關係(1970-1992)〉,
《台灣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九期,頁219- 258。
22 曾華璧(1996)〈由環境主義論環境史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
《通識教育》,3:3,頁1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