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民流行短語文

來源: 2008-02-06 14:03:0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長篇文學是少數人的工作,製造短語文,卻是全民的樂子。你也許沒有意識到,你也是這個時代語文的的創造者。
 
名詞解釋:啥叫短語文?
   “很好很強大”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遍地開花”,它被用來形容一個網站、一款手機、一部電影甚至一個搞笑的朋友。會使用這句話,代表你是網民,並且有點兒幽默感。
 

 
現在流行“電子式奔走相告”——短語文的領袖和地盤
 
“中國短信寫手第一人”——戴鵬飛
 
 

  傳播不出去,人便沒有了創作的欲望。所以,創作的百花齊放需要各種渠道的培養。混跡在各種平台上,你都會發現裏麵的能人高手,關於短語文的創作,他們有各自的道路和奇遇。

  戴鵬飛: 段子的娛樂意義

  ■短信無疑是最小的個人媒體單位了,做到想讓誰看誰就看的精準傳播。

從短信開始的段子是手機帶給全民最普遍的娛樂。

  “螞蟻懶洋洋地躺在土裏,伸出一隻腿,朋友問你幹嗎呢?螞蟻:待會大象來了,絆他一跟頭。”這就是戴鵬飛的作品,他被譽為“中國短信寫手第一人”,一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以創作短信為職業的創作人,再者他短信總計1億次的轉發量在國內也無人能敵。

  北漂的戴鵬飛最早在新浪上開設了鵬飛手寫短信專欄,預計自己的突破性職業應該能火了,沒想到這個火來得太快,專欄開設8天之後,就有人出價10萬買斷他短信的版權。很快,他從當初的創作一條60元漲到一條1000元。據他自己說,最貴的一條短信曾經賣過2000元。“平均每百字讓讀者大笑一至三次”,是他寫短信的信條,不過現在他又開始忙活更多的事情——短信文章、專欄短信書籍出版、短信原創大賽、短信歌曲推廣、短信體戲劇等等。他堅信短信有更多的前途:“一條短信最多70個字,把它擴展到幾百字就是短文,寫到幾千字就是小說。”戴鵬飛寫過一本短信體小說《誰讓你愛上洋蔥的》,就是源自一條短信:“黃瓜失戀痛哭,茄子安慰她:愛情不單隻是甜美、隻是沉醉,還有心碎、還有流淚。唉!誰讓你愛上洋蔥的?”

  千夫長: 手機小說成就的最貴作家

  ■手機小說,是以短信的形式連載的小說,在日本火得一塌糊塗。在國內,第一部手機小說的作者是內蒙古作家千夫長,2004年他憑借一部4200字的小說,賣出了18萬的價錢,被稱為中國最貴的作家。

  一次隻能看70個字的小說,肯定有人覺得不過癮,但一點兒也不影響有人追看。也有人質疑,70個字怎麽寫小說啊?70個字還能算文學嗎?

  千夫長的第二部手機小說《城內》第一篇是這樣的:“短信說:愛情真的來了嗎?回複:已經來了一個星期,我聽到了腳步聲。短信:我在家裏可還沒有出發啊。回複:哈!你的心已經抵達。好,我不會被心落下。”連載第二篇:“陽光一片一片像麵膜貼在臉上。自從感情出了車禍,丈夫駕車撞向另一條情感高速公路,紅的日子就鬱悶起來。愛情突然來了,毫無準備一夜暴富就擁有了愛。”

  千夫長創作過長篇小說《紅馬》,是一位知名作家,之前曾經醞釀一部作品,創作近六萬字的時候發現類似的作品太多,便雪藏不續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短信小說,覺得這是個新奇的挑戰,於是開始了第一部小說《城外》的創作。千夫長說,70字的篇幅裏要有起伏有轉折有伏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挑戰了他的創作新標準,4200字的小說創作完畢,他自稱一點兒也不比六萬字的容易,“你需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鋪陳,精煉到極點的文字還需要保留文學性和美感”。對於文學性降低的質疑,千夫長並不諱言手機小說的娛樂性:“現代的文學不光要教育人,還要娛樂人。要讓讀者在閱讀時很愉快,哪怕很快忘記。手機小說從文學作品變成文化商品,我們不能用傳統的文學標準來評判。”

  林凱洛:橫掃Twitter的短句女王

  ■Twitter:可以用手機、MSN、Gtalk等工具隨時把“現在你在做什麽”發送到這個網站上,每句話不能超過140個字符。台灣女孩林凱洛就是連喝紅酒、吃涮涮鍋,甚至洗碗丟垃圾都要發Twitter的人。她的閑話日記,擁有近千位“跟隨者”,把她捧成了當之無愧的Twitter女王。

  林凱洛隨時都在用手機向網絡上的九百多位“跟隨者”們報告自己的一舉一動。這種沒有隱私的生活每天都在刷新她的故事和朋友,讓她樂在其中。

  她平均每天要發出20條信息,諸如“去洗碗丟垃圾曬衣服也。”“竟然在路上撞衫!有人跟我一樣穿Mango的鬥篷。”“我聽到辦公室有人在聽風潮的水色這張專輯。”“今日身體不適,不宜移動,在家靜養。”……

  有一次,她深夜坐出租車,為了安全起見,把車牌號碼和上車時間用手機發到網上,通知朋友們:“如果我20分鍾後還沒出現,那情況有可能不妙。”真的就有網友守在屏幕前,直到看見她上線,立即發條消息“凱洛平安到家了”。

  凱洛把這種手機加網絡的組合當作聊天室、個人媒體和現場直播台三合一的工具。“我們用這種方式跟朋友交流,不見麵、不打電話,但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好像一起去玩、吃飯、去看電影了一樣。”

  Twitter把個人、手機和網絡捆綁起來。能讓每一個闖入你腦袋裏的念頭都能在第一時間被眾多的網友分享的,是最火的web2.0網站。國內也呼啦啦出生了一大片模仿Twitter的克隆者:飯否、嘰歪、做啥、MSN迷你博客、騰訊taotao……短句博客的時代到來了。

  ◎文/陳七妹


千夫長: 手機小說成就的最貴作家
  

  傳播不出去,人便沒有了創作的欲望。所以,創作的百花齊放需要各種渠道的培養。混跡在各種平台上,你都會發現裏麵的能人高手,關於短語文的創作,他們有各自的道路和奇遇。

  戴鵬飛: 段子的娛樂意義

  ■短信無疑是最小的個人媒體單位了,做到想讓誰看誰就看的精準傳播。

從短信開始的段子是手機帶給全民最普遍的娛樂。

  “螞蟻懶洋洋地躺在土裏,伸出一隻腿,朋友問你幹嗎呢?螞蟻:待會大象來了,絆他一跟頭。”這就是戴鵬飛的作品,他被譽為“中國短信寫手第一人”,一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以創作短信為職業的創作人,再者他短信總計1億次的轉發量在國內也無人能敵。

  北漂的戴鵬飛最早在新浪上開設了鵬飛手寫短信專欄,預計自己的突破性職業應該能火了,沒想到這個火來得太快,專欄開設8天之後,就有人出價10萬買斷他短信的版權。很快,他從當初的創作一條60元漲到一條1000元。據他自己說,最貴的一條短信曾經賣過2000元。“平均每百字讓讀者大笑一至三次”,是他寫短信的信條,不過現在他又開始忙活更多的事情——短信文章、專欄短信書籍出版、短信原創大賽、短信歌曲推廣、短信體戲劇等等。他堅信短信有更多的前途:“一條短信最多70個字,把它擴展到幾百字就是短文,寫到幾千字就是小說。”戴鵬飛寫過一本短信體小說《誰讓你愛上洋蔥的》,就是源自一條短信:“黃瓜失戀痛哭,茄子安慰她:愛情不單隻是甜美、隻是沉醉,還有心碎、還有流淚。唉!誰讓你愛上洋蔥的?”

  千夫長: 手機小說成就的最貴作家

  ■手機小說,是以短信的形式連載的小說,在日本火得一塌糊塗。在國內,第一部手機小說的作者是內蒙古作家千夫長,2004年他憑借一部4200字的小說,賣出了18萬的價錢,被稱為中國最貴的作家。

  一次隻能看70個字的小說,肯定有人覺得不過癮,但一點兒也不影響有人追看。也有人質疑,70個字怎麽寫小說啊?70個字還能算文學嗎?

  千夫長的第二部手機小說《城內》第一篇是這樣的:“短信說:愛情真的來了嗎?回複:已經來了一個星期,我聽到了腳步聲。短信:我在家裏可還沒有出發啊。回複:哈!你的心已經抵達。好,我不會被心落下。”連載第二篇:“陽光一片一片像麵膜貼在臉上。自從感情出了車禍,丈夫駕車撞向另一條情感高速公路,紅的日子就鬱悶起來。愛情突然來了,毫無準備一夜暴富就擁有了愛。”

  千夫長創作過長篇小說《紅馬》,是一位知名作家,之前曾經醞釀一部作品,創作近六萬字的時候發現類似的作品太多,便雪藏不續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短信小說,覺得這是個新奇的挑戰,於是開始了第一部小說《城外》的創作。千夫長說,70字的篇幅裏要有起伏有轉折有伏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挑戰了他的創作新標準,4200字的小說創作完畢,他自稱一點兒也不比六萬字的容易,“你需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鋪陳,精煉到極點的文字還需要保留文學性和美感”。對於文學性降低的質疑,千夫長並不諱言手機小說的娛樂性:“現代的文學不光要教育人,還要娛樂人。要讓讀者在閱讀時很愉快,哪怕很快忘記。手機小說從文學作品變成文化商品,我們不能用傳統的文學標準來評判。”

  林凱洛:橫掃Twitter的短句女王

  ■Twitter:可以用手機、MSN、Gtalk等工具隨時把“現在你在做什麽”發送到這個網站上,每句話不能超過140個字符。台灣女孩林凱洛就是連喝紅酒、吃涮涮鍋,甚至洗碗丟垃圾都要發Twitter的人。她的閑話日記,擁有近千位“跟隨者”,把她捧成了當之無愧的Twitter女王。

  林凱洛隨時都在用手機向網絡上的九百多位“跟隨者”們報告自己的一舉一動。這種沒有隱私的生活每天都在刷新她的故事和朋友,讓她樂在其中。

  她平均每天要發出20條信息,諸如“去洗碗丟垃圾曬衣服也。”“竟然在路上撞衫!有人跟我一樣穿Mango的鬥篷。”“我聽到辦公室有人在聽風潮的水色這張專輯。”“今日身體不適,不宜移動,在家靜養。”……

  有一次,她深夜坐出租車,為了安全起見,把車牌號碼和上車時間用手機發到網上,通知朋友們:“如果我20分鍾後還沒出現,那情況有可能不妙。”真的就有網友守在屏幕前,直到看見她上線,立即發條消息“凱洛平安到家了”。

  凱洛把這種手機加網絡的組合當作聊天室、個人媒體和現場直播台三合一的工具。“我們用這種方式跟朋友交流,不見麵、不打電話,但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好像一起去玩、吃飯、去看電影了一樣。”

  Twitter把個人、手機和網絡捆綁起來。能讓每一個闖入你腦袋裏的念頭都能在第一時間被眾多的網友分享的,是最火的web2.0網站。國內也呼啦啦出生了一大片模仿Twitter的克隆者:飯否、嘰歪、做啥、MSN迷你博客、騰訊taotao……短句博客的時代到來了。

  


林凱洛——橫掃Twitter的短句女王
 

  傳播不出去,人便沒有了創作的欲望。所以,創作的百花齊放需要各種渠道的培養。混跡在各種平台上,你都會發現裏麵的能人高手,關於短語文的創作,他們有各自的道路和奇遇。

  戴鵬飛: 段子的娛樂意義

  ■短信無疑是最小的個人媒體單位了,做到想讓誰看誰就看的精準傳播。

從短信開始的段子是手機帶給全民最普遍的娛樂。

  “螞蟻懶洋洋地躺在土裏,伸出一隻腿,朋友問你幹嗎呢?螞蟻:待會大象來了,絆他一跟頭。”這就是戴鵬飛的作品,他被譽為“中國短信寫手第一人”,一是因為他是第一個以創作短信為職業的創作人,再者他短信總計1億次的轉發量在國內也無人能敵。

  北漂的戴鵬飛最早在新浪上開設了鵬飛手寫短信專欄,預計自己的突破性職業應該能火了,沒想到這個火來得太快,專欄開設8天之後,就有人出價10萬買斷他短信的版權。很快,他從當初的創作一條60元漲到一條1000元。據他自己說,最貴的一條短信曾經賣過2000元。“平均每百字讓讀者大笑一至三次”,是他寫短信的信條,不過現在他又開始忙活更多的事情——短信文章、專欄短信書籍出版、短信原創大賽、短信歌曲推廣、短信體戲劇等等。他堅信短信有更多的前途:“一條短信最多70個字,把它擴展到幾百字就是短文,寫到幾千字就是小說。”戴鵬飛寫過一本短信體小說《誰讓你愛上洋蔥的》,就是源自一條短信:“黃瓜失戀痛哭,茄子安慰她:愛情不單隻是甜美、隻是沉醉,還有心碎、還有流淚。唉!誰讓你愛上洋蔥的?”

  千夫長: 手機小說成就的最貴作家

  ■手機小說,是以短信的形式連載的小說,在日本火得一塌糊塗。在國內,第一部手機小說的作者是內蒙古作家千夫長,2004年他憑借一部4200字的小說,賣出了18萬的價錢,被稱為中國最貴的作家。

  一次隻能看70個字的小說,肯定有人覺得不過癮,但一點兒也不影響有人追看。也有人質疑,70個字怎麽寫小說啊?70個字還能算文學嗎?

  千夫長的第二部手機小說《城內》第一篇是這樣的:“短信說:愛情真的來了嗎?回複:已經來了一個星期,我聽到了腳步聲。短信:我在家裏可還沒有出發啊。回複:哈!你的心已經抵達。好,我不會被心落下。”連載第二篇:“陽光一片一片像麵膜貼在臉上。自從感情出了車禍,丈夫駕車撞向另一條情感高速公路,紅的日子就鬱悶起來。愛情突然來了,毫無準備一夜暴富就擁有了愛。”

  千夫長創作過長篇小說《紅馬》,是一位知名作家,之前曾經醞釀一部作品,創作近六萬字的時候發現類似的作品太多,便雪藏不續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短信小說,覺得這是個新奇的挑戰,於是開始了第一部小說《城外》的創作。千夫長說,70字的篇幅裏要有起伏有轉折有伏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挑戰了他的創作新標準,4200字的小說創作完畢,他自稱一點兒也不比六萬字的容易,“你需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鋪陳,精煉到極點的文字還需要保留文學性和美感”。對於文學性降低的質疑,千夫長並不諱言手機小說的娛樂性:“現代的文學不光要教育人,還要娛樂人。要讓讀者在閱讀時很愉快,哪怕很快忘記。手機小說從文學作品變成文化商品,我們不能用傳統的文學標準來評判。”

  林凱洛:橫掃Twitter的短句女王

  ■Twitter:可以用手機、MSN、Gtalk等工具隨時把“現在你在做什麽”發送到這個網站上,每句話不能超過140個字符。台灣女孩林凱洛就是連喝紅酒、吃涮涮鍋,甚至洗碗丟垃圾都要發Twitter的人。她的閑話日記,擁有近千位“跟隨者”,把她捧成了當之無愧的Twitter女王。

  林凱洛隨時都在用手機向網絡上的九百多位“跟隨者”們報告自己的一舉一動。這種沒有隱私的生活每天都在刷新她的故事和朋友,讓她樂在其中。

  她平均每天要發出20條信息,諸如“去洗碗丟垃圾曬衣服也。”“竟然在路上撞衫!有人跟我一樣穿Mango的鬥篷。”“我聽到辦公室有人在聽風潮的水色這張專輯。”“今日身體不適,不宜移動,在家靜養。”……

  有一次,她深夜坐出租車,為了安全起見,把車牌號碼和上車時間用手機發到網上,通知朋友們:“如果我20分鍾後還沒出現,那情況有可能不妙。”真的就有網友守在屏幕前,直到看見她上線,立即發條消息“凱洛平安到家了”。

  凱洛把這種手機加網絡的組合當作聊天室、個人媒體和現場直播台三合一的工具。“我們用這種方式跟朋友交流,不見麵、不打電話,但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好像一起去玩、吃飯、去看電影了一樣。”

  Twitter把個人、手機和網絡捆綁起來。能讓每一個闖入你腦袋裏的念頭都能在第一時間被眾多的網友分享的,是最火的web2.0網站。國內也呼啦啦出生了一大片模仿Twitter的克隆者:飯否、嘰歪、做啥、MSN迷你博客、騰訊taotao……短句博客的時代到來了。

 長篇文學是少數人的工作,製造短語文,卻是全民的樂子。

  你也許沒有意識到,你也是這個時代語文的創造者。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 曲慧(除署名外)

  ■簽名檔和短信都接在你的名字後麵,理所當然地將成為你的“個人語錄”,當這個“語錄”被認同、轉發和效仿的時候,就證明了創造者的話語價值。

  ■它沒有“語文”那樣成熟、係統,沒有“短語”那麽乏味單薄,它來自靈機一動的智慧,精辟簡練是它的特點。它出現在一個人麵對很多人的媒介中,想要被奉為語錄,就要經得起群眾的審視。

  ■ “短”才是流行的王道。

  “很好很強大”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遍地開花”,它被用來形容一個網站、一款手機、一部電影甚至一個搞笑的朋友。

會使用這句話,代表你是網民,並且有點兒幽默感。

  現在還有人時不時較真兒這句話的出處,答案眾說紛紜,其實誰也不能確定是誰引發了這場全民“樂翻天”的話語潮流,吸引大家的,僅僅是這個看似蒼白、無厘頭,但簡短有力的“萬金油”式的表達。

  在百度上,你可以搜到45萬個有關“很好很強大”的網頁,有人把它寫成博客的標題,有人假裝解釋這個熱門詞匯來博得關注,有人直接拿它當成免費廣告語推銷自己的產品……還有人熱熱鬧鬧在百度裏為了這句話成立了貼吧,每天樂此不疲地用這個詞換著花樣兒形容不同的東西,自娛自樂。

  包括最近被惡搞的類似句式,它在一夜之間盡人皆知,也是借了“很好很強大”的光。

  類似這樣的流行短句在2007年不勝枚舉,出自名人的有,出自草根的也有。名人的語錄自古有之,但民間的語錄力量漸漸變得不可忽視。這一點,相信任何一個收發短信和經常更改MSN簽名的人都深有體會——收到一條堪稱經典的短信和看到一個朋友堪稱精辟的簽名檔都是一件很驚豔的事情,而且這種驚豔經常發生,你也時常是這種經典的製造者。

  短信、MSN簽名檔出現已久,你每天頻繁使用它們,但或許還沒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其實是給所有人一個公共話語機會,簽名檔和短信都接在你的名字後麵,理所當然地將成為你的“個人語錄”,當這個“語錄”被認同、被轉發和效仿的時候,就證明了創造者的話語價值。

  這感覺跟默默耕耘一部小說的效應可不同,我們稱這樣的語言現象為“短語文”。我們試圖區別它、“短語”和“語文”——它沒有“語文”那樣成熟、係統,沒有“短語”那麽乏味單薄,它來自靈機一動的智慧,精辟簡練是它的特點。它出現在一個人麵對很多人的媒介中,想要被奉為語錄,就要經得起群眾的審視。

  語文正在變短

  ■前不久,2007年度日本文藝類暢銷書榜單出爐,TOP10裏的前三名都是由手機小說出版而來。以短信的形式看小說,簡練易懂、隨身攜帶,它從澀穀開始蔓延到整個日本,終於在出現後第七個年頭登峰造極,2007年被日本文學界稱為“手機小說年”。

  ■在剛剛結束的2008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兩本“手機書”——養生保健讀物《吃什麽?怎麽吃?》和都市情感小說《眉姐》成為亮點,為符合“手機書”的特殊格式,出版社對兩書內容進行了精編,增強了閱讀便利性,很多讀者對此興趣盎然。

  ■《百家講壇》的出現,被稱為是另一種引導大家“淺閱讀”的新方式,大家都有求知欲,卻都缺乏時間和耐心,聽或者看一個內行做的精編版,何樂而不為?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花了237年曆史收錄了8萬個條目,而“維基百科”在短短4年間就收錄了近50萬個條目。它是電子閱讀時代“最大膽的網絡實驗”。從傳統閱讀吸引到“各取所需”。閱讀由厚變薄,深度和廣度被信息時代閱讀的速率打敗了。


“短語文”為啥這麽火?
 

  ■新型媒體幾乎沒有嚴格的守門員,沒有字數限製,沒有版麵概念,即做即發, 這就使“短語文”的迅速傳播有了可能

  ■ 短語文多來自民間,民間的語言是不需要準備的

  ■“短”的東西其實就是煙花或者匕首,對於讀者來說,就是“冷拚”

  ◎文/本報記者 黃健

  黃集偉,詞語筆記掌門人。

已出版6部詞語筆記。熱衷收藏當下新詞、新句,定時在博客上發布新詞新解。在出版人、書評人、作家等眾多頭銜的籠罩下,網民和讀者又給了他“詞語收集人”這個目前最著名的標簽。

  青年周末:目前人們對語言的短小、精辟的傳播有種近乎於膜拜式的追求,比如說您剛剛在博客上評出來的年度短信、年度MSN簽名、年度語錄等等,為什麽人們對於這種“短語文”如此熱衷?

  黃集偉:首先,大家喜歡“短語言”是因為平台的出現。過去,我們說的故事、笑話主要依靠吃飯來傳播,也就是說是吃飯順帶的“談資”,而現在互聯網、MSN、手機、視頻的出現,使過去需要一年兩年才能傳播出去的東西,如今經過手機短信幾秒鍾就可以分享了。

  而且在傳統媒介中,比如報紙,它是有字數限製的,編輯們就是傳播的守門員,他們會把不良信息和不合格的稿件撲出版麵。但新型媒體幾乎沒有嚴格的守門員,沒有字數限製,沒有版麵概念,即做即發,這就使“短語文”的迅速傳播有了可能。

  青年周末:因為網絡的興起,才使“短語文”有了存在和發展的可能,而那些曾經被視為經典的文學作品開始無人問津。大家不再喜歡華麗複雜的辭藻,而開始最基本、最通俗易懂的民間創造。

  黃集偉:我曾經說過一個話,為什麽18世紀的長篇小說會那麽盛行,因為那個時代沒有電視的快速傳播方式。那個時候看《戰爭與和平》、《複活》之類的長篇小說就相當於你現在每天在看的電視劇、或者看兩張DVD。而今天,真正有了各式各樣的娛樂媒體時,那些經典長篇自然要被邊緣化了。

  “短語文”為什麽那麽受歡迎,因為大家的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安安靜靜欣賞文學。短語文多來自民間,民間的語言是不需要準備的。隻要你是普通人,你就能理解,就能會心一笑,就能帶來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悅。但是如果你看文學作品,且不說什麽長篇小說,就是看《老人與海》這樣的短篇小說,你要沒有準備也是看不了的。所謂準備是要有閱讀經驗,你要知道誰是海明威,海明威的電報體小說是怎麽回事?而且要在腦子裏想象也許根本沒見過的畫麵。

  青年周末:最近有一條“短語文”十分火爆:“看了《色·戒》,覺得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狀》,覺得兄弟不可靠;看了《蘋果》,覺得男女都不可靠;看了《集結號》,覺得組織更他媽的不可靠。”就我所知,這條短信就是隨著電影的逐步上映,民間力量集結而成的產品。比起現在真正文學市場的“平平”態勢,是否可以認為“短語文”已經成為了民間的“話語霸權”。

  黃集偉:還沒有。“短”的東西其實就是煙花或者匕首。它很燦爛,但就是過眼雲煙,撂爪就忘。它的特點就是穩、準、狠,短、平、快。但是它的缺點是沒有經過精密的邏輯思維、審慎的分析和推理。“短語文”對於讀者來說,就是“冷拚”。“冷拚”通常都是爽口的,而且上菜速度快,吃了開胃,就像夏天三伏天嘴裏嚼著的冰塊。但是,人不能光吃冰呀,人的思維和精神生活是需要很多層次的東西,需要冷拚,也同樣需要大餐。

  文學作品的消費也是這樣,需要精辟爽口的短句子,也需要周密的文章和小說。這些大餐可以表達我們生活的複雜性,而我們說的“短語文”卻不能。舉個最時髦的例子——《色·戒》。如果你看了電影,你就會發現其中各種關係都非常複雜,而每人對於這種複雜性理解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文學的魅力。有的人說,有了短信之後,將來就沒有文學了,其實這些人都沒有讀過那些非常好的作品——表現人類生活、人類境遇、人類情感、人類可能性之無限豐富的東西。

  “短語文”隻能說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迅速的一個反映,它快速、尖銳、解恨、單一,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文學是延時的,是可持久的,是複雜的,是豐富的。

  你不能要求文學具備兩種屬性,也就是說不能要求冰塊既爽口又香膩,這不太可能。

  黃集偉版2007年度語文[選編]

  ■年度短語

  ★ 年度豪情:【死了都要二】

  ★ 年度撒嬌:【謀事在我,成事在謀】

  ★ 年度肉麻:【歡迎女孔子來到日本】

  ★ 年度透徹:【一切造假者都是真老虎】

  ★ 年度嗟歎:【我的青春都浪費在青春上了】

  ★ 年度勵誌:【好好活吧,因為我們要死很久】

  ★ 年度洞穿:【用媚眼瞟一下鏡頭以確認自己的存在】

  ★ 年度實誠:【外國朋友們的馬桶也是用來放屁股的】

  ★ 年度棒喝:【中戲的校花,最後嫁了一個胸口沒毛的屠戶】

  ★ 年度辛酸:【為了愛,我們怎麽會找不到一個希望我們找到他的人】

  ■年度MSN簽名檔

  ★【明朝那些事兒媽】

  ★【二到盡頭,覆水難收】

  ★【王朔之下,豈有完卵】

  ★【套牢是次要的,人生在於反彈】

  ★【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

  ★【士為知己者裝死,女為悅己者整容】

  ★【與其生活在別處,不如做一釘子戶】

  ■年度短信

  ★ 不可靠 看了《色·戒》,覺得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狀》,覺得兄弟不可靠;看了《蘋果》,覺得男女都不可靠;看了《集結號》,覺得組織更他媽的不可靠。

  ★ 十點半 趙兄托你幫我辦點事。

  ★ 雙節快樂 子曰:“人無信,不知其可也!”於丹的解釋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連短信也沒有,那還怎麽混呢?”祝賀雙節快樂!

  ★ 070809 今天是千年一遇的070809,收到後愛咋咋的,反正看到的工作順利,存儲的萬事如意,轉發的年輕美麗,回複的愛情甜蜜,刪除的天天都撿人民幣。

  ★ 一切都他媽白想了 工資真的要漲了,心裏更加愛黨了,見到老婆敢嚷了,敢嚐海鮮鵝掌了,閑時敢逛商場了,遇見美女心癢了,結果物價又漲了……一切都他媽白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