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 (1)
那時在社區街道上經常會有一些中老年人在走路運動。有時在大清早或黃昏過後,會看到有一對大約年齡在60左右的夫婦拿著一根長棍在快步行走。他們看上去不拘言笑,似乎缺乏運動人士常有的放鬆模樣。他們運動的時間點比較特殊,可能對我來說是這樣。因為我的時間往往在早上8點至10點之間走一段路,時間長度大約40分鍾。這樣的行走有時會持續一段時間,持續的時候天天步行。不過有時會間隔一個季度,然後不知哪一天突然又積極起來,又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們碰到的機會不多,有時看到也大多是我開車路過時看到,或許在停車時碰巧他們經過。
有一次他們再一次路過我家前院時,我們打了一個招呼,那時我突然意識到了她手中木棍的用處。
我也不是經常看到土狼出入在這個社區的,特別是這一兩年。我記得有一年的冬天看到土狼幾次,都是在清晨時分。它們瘦小精幹,總是一副驚覺的樣子,幾次看到它們從人家的停車場出入,或走近或走出,我都嚇一跳,想象著它們是怎樣地從容不迫地從我家前院經過。
我是沒有聽到有關這個社區的居民被土狼襲擊的消息。事實上它們都避免與人類正麵打交道。所以我想它們之所以出現在社區可能是因為食物的原因。或許我與鄰居平時熱絡交流的也少,所以也沒聽說哪家的垃圾桶被翻到。隻有有時從電視上偶然聽到哪個社區的垃圾桶被土狼或黑熊關顧的新聞,
終於第二次與那對夫婦相碰的時候,她親口告訴了我她經常看到清晨時分土狼出入街道的事。說完她揮了揮手中的木棍,也就是防身,她補充了一句。我聽完點點頭,心裏想著如果土狼要強硬襲擊,那木棍真的頂用嗎?
那一天清晨,是個陰天。天迷朦朦的,山上的霧氣還未退去,街道的樹梢與草地彌漫在潮濕中。我開著車正要離開社區往外的一片丘陵地帶開去。在轉彎的片刻,突然看到一隻土狼慌慌張張地從一家車庫門跑出,然後快速地閃入了路的側道,一會就不見了。那時,我突然有點難過,我不知土狼是真的瘦小還是真的餓瘦了。或許山上真的是越來越難找到食物了。
土狼吃昆蟲、齧齒動物和各種各樣的水果。它們往往在灌木叢群中活動。這裏的居民區原先是一大片的曠野之地,那密密匝匝的灌木叢群,是大量土狼生存活動的地帶。開拓之後土地的開發,民房的建造逼迫著原生的曠野之地漸漸地縮小了它們的領地直至到了山脈的腳邊。
這裏居民對野生動物的情感即複雜又單純。似乎文明帶走了原始的情感,剩下了隻是俯視的眼光。他們無意中偶爾性地喂食過路的土狼,但也腐蝕了它們的飲食習慣;或許也有土地的變遷,野生食物的獲得不足,它們處在不為人知的生存困境之中。於是,遷徙,它們向更遠的偏僻處走去。
剛過去的冬季末期,還是在社區內的街道路上,我看到了一隻土狼。也是清晨,有些霧氣,迷蒙透著一絲蕭索。我剛從山下回來,那是靠近灌木叢離大路很近的一棟房子。它正從草坪跑過,象是要穿過木柵欄,進入人家的停車位。我的車速很慢,它也似乎察覺我的靠近。它停住了腳步,往這注目了一個,沿著草坪的邊角往上跑了去。以前看到幾次瘦弱模樣的它們是一副躲閃的樣子,而這次截然不同了。我看清了它的樣子,中幹強壯。看來山上的食物比以往要豐富了。
不知為何又進入社區?或許迷路了?或許隻是路過。
今晨,從社區街道開車經過時,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影子,我猛一驚,它很健壯的樣子,似乎在啃草地上的一個東西,像是小動物?陽光很燦爛,已不是清晨迷蒙霧氣或暮色時分,我看到了它突出的嘴部,是土狼。我有點心驚,車子已滑過,我沒回頭再看一眼。回來時,遠遠見到了那一對經常清晨散步的老夫婦,他倆還是戴著草帽,老先生手裏拿著一根木棍。他們拐入了另一條街道,我則直直地往前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