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一本書】普希金短篇小說《射擊》。。。。
時光倒退到1971年,安徽淮北---冬天,雪花紛飛,不用出工,晚飯糊裏糊塗填飽了,早早上床---不睡,穿著毛線褲,毛線衣,披著棉大衣,靠在床頭的牆上,我坐著,膝蓋支撐著我的小畫板,畫板的左角,點著煤油燈----畫板上,鋪著信紙。。。。
不知哪個角落,不知誰留下的----我居然在淮北農村撿到一本破破爛爛的《普希金短篇小說集》---那是社會上絕對要被批判被沒收的資本主義腐敗的作品!在這裏,居然沒有主人、沒有撕毀、沒有損壞--隻是封麵封底有點破爛--而已。
現在,入夜了---我讀《射擊》的第二遍的同時----是抄給我上海的妹妹看---家信,成了小說手抄版。。。
一個豪情灑脫的退伍軍人,受到眾青年軍官的好感、羨慕和尊敬。然而,他在受辱的當兒---居然沒有要求決鬥---互相射擊。令所有的人失望,尤其是最敬仰他的小說作者--開始疏遠他,輕視他。。。不過,退伍軍人要離開了,將作者留在家中,告訴他----當初沒有立即要求與侮辱他的人決鬥----因為,數年前相約的一場決鬥---他的複仇機會在等待著他,而如今,機會來了。。。
油燈在跳火了,信紙寫了好幾張---小說還沒抄完,信件不能超重---隻能叫妹妹分兩次看了。。。
普希金是個浪漫的詩人,他自己就和人決鬥過30次,直到死在決鬥上。據說,這故事來自真人真事----
一個高貴的、灑脫的、視死如歸的年輕軍官----可以一邊吃核桃一邊等待著對方的射擊。。。
而被他這種輕蔑神態羞辱的槍手(退伍軍人)-----不願意射殺一個對死沒有絲毫畏懼的軍官---放棄了回擊。
這位貴族軍官吐著核桃說----好吧,這一槍,留著,你可以隨時找我。。。
------數年後,退伍軍人趕回去補回複仇的一槍-----因為,聽說貴族軍官馬上要結婚了。。。
。。。。。
因為我抄過整篇的禁文《射擊》,印象深刻,還因為普希金對決鬥的心裏描述,非常獨特、精準和出彩。
年輕人,要瀟灑麵對榮譽和生死,很不容易;在婚後,有了家庭----那就更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