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發,請勿置頂,請勿放城頭—War and Peace讀書花絮

來源: 2021-11-11 16:46:5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近在讀War and Peace, 讀到1/4了。 Kindle就可以下載免費的ebook & audio版本。 我是因為先追了BBC2016年的8集電視劇,然後動心去讀書的。這本書一共1200多頁,看劇後再讀容易跟上,否則書中幾百號人物,一會兒就糊塗了。 
https://www.amazon.com/War-Peace-Vintage-Classics-Tolstoy/dp/1400079985 
 
第一印象是,當代小說往往是大量對話和行動推動情節發展(比如前一陣子匆匆讀的Normal people), 而古典小說往往大量描述, 比如景物人物描述,心理描述,社會環境描述等等,所以古典小說的劇情推動比現代小說要緩慢很多。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書的確是看了劇之後追書更容易些,
 
讀書的一個樂趣是,會發現讀過的書之間的互相借用。去年讀了a gentleman in Moscow, 這會兒讀War and peace, 才後知後覺地發現gentleman一書的作者是托爾斯泰的崇拜者。Gentleman書中很多人名都借用了war & peace裏麵的人名,行文風格也很相似。比如Gentleman裏麵的男主Count Rostov,名字來源於托翁的這本書裏麵女主一家名字。再比如Gentleman裏麵有隻貓Kutuzov,原來就是借用托翁書裏打敗拿破侖的俄國大元帥。再然後發現Kutuzov是曆史上的真人,打敗拿破侖也是曆史上的真事。
 
後人寫的前言裏解釋, 這本書開創了historical fiction的先河。從此文學裏麵多了這個分支。 
 
這本書的年代背景是1805~1812年,是以俄國幾個貴族家庭的起落為主線。 書中有生死離別,有兄弟情誼,有男情女愛,場景可以從戰場到舞會到閨房。 我的解讀是,其中一個角度是青年男女撞撞跌跌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位置, 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 
 
讀著讀著的一個疑問是,作者怎麽跟曹雪芹一樣,無比熟悉貴族生活,包括他們的思路和想法? 好奇的查了作者的wiki. 原來托爾斯泰是世襲伯爵,出身富貴,書中兩個男主,Pierre是以他自己為原型,Prince Andrei Bolkonsky是以他的表哥為原型, 女主Natasha Rostova 是以小姨子為原型。他這本書,是以他爺爺那個年代背景來寫的。難怪有一句俗語說是“三代看吃 四代看穿 五代看文章”。
 
還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話。托爾斯泰這本被同時代的文人批評為美化19世紀初剝削階層的貴族,他寫了一段話辯解, 意思是他的當代(1860年代)跟1800年代的人們沒什麽區別。 其實幾百年後的今天,又有什麽區別呢。
In those days, people loved, envied, sought truth and virtue, and were carried away by passion
 
一個感觸是,不能想象沒有文學,藝術,曆史和哲學的世界, 那將是何等的荒蕪。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