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荊江分洪工程】

來源: 偃月劃戟 2020-10-13 22:56: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781 bytes)
回答: 【解放軍第48軍簡史】偃月劃戟2020-10-13 21:58:47

(陳義華)長江穿過三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奔入廣袤的中下遊平原,其間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磯這一段麵通稱荊江。

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說,洲灘棋布,河道彎曲,河床日益抬高,每當汛期,形成“帆船樓頂駛,江水屋上流”的險惡形勢。如果大堤潰決,洪水將以高出地麵10米以上的水頭傾泄而下,荊北廣大地區將盡澤國,後果不堪設想。有史料記載,從1499年至1949年的450年中,先後潰堤成災186次,平均約兩年半一次。可見荊江之險,曆來是江漢平原人民心中的一大憂患。 

1949年夏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南下,國民黨軍節節敗退,新中國勝利在望,荊江大堤衝和觀一帶,因經受不住洪水的衝擊,大部分堤身已經崩塌江中,眼看就要發生潰堤,幸好洪峰持續時間不長,僥幸躲過了一次滅頂之災。緊接著淮河水災,黃河大水……引起了開國領袖毛澤東的牽掛和沉思。 

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當天,日理萬機的毛主席又想到了荊江防洪問題,慶典一過,他就召見中南局代理書記鄧子恢談荊江分洪工程建設,鄧子恢將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設計方案遞到毛澤東麵前,又將荊江的近況和長委主任林一山準備的荊江分洪工程建設草案製定經過說了一遍。毛主席看過工程設計書後,遞給在座的周恩來和劉少奇,毛主席說,當前國家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財政相當緊張,但是,為了解除湖北人民的洪水威脅,國家再困難,也要幹荊江分洪工程!     

北京的冬夜,大雪籠罩在中南海,豐澤園紫雲軒燈火通明,案頭上擺放著荊江分洪設計書和工程運算,毛主席正在親自審閱,竟然看了三天兩夜。之後又找林一山詳細了解了一些技術問題,並特別問林一山,這個荊江分洪工程可以保用多少年?林一山滿有把握地說,荊江分洪工程可保用40年,至少20年。毛主席高興地說,夠了,我隻要20年就夠了。於是毛主席以共和國主席的身份鄭重地在設計書上簽上了他的名字,正式批準了長江有史以來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 

兩個月後,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政務院第67次會議,將荊江防洪工程列為重點。然而,由於曆史上就存在著“舍南保北”的矛盾,在對於荊江分洪工程的問題上,湘鄂兩省的決策者態度截然不同,荊江分洪區雖然建在湖北境內,但蓄水後,就等於在洞庭湖頭上頂了一盆水,萬一南線大堤決口,就要水淹湖南,正因為湖南方麵的顧慮,荊江分洪工程遲遲沒有開工。 

1951年,長江委員會投資把分洪區原先群眾修的老堤進行了加固。這樣一來,湖南從當地利益考慮向中央告狀,反映長江委的做法損害了洞庭湖濱湖地區群眾的利益。毛主席將信件轉給周總理處理。 

1952年2月20日,周總理召集水利部及湘鄂兩省有關人員會議,專題研究荊江分洪工程問題。23日毛主席收到並審閱周總理關於荊江分洪工程會議情況的報告和《政務院關於荊江分洪工程的決定》後,當即作了如下批示,“周總理:(一)同意你的意見及政務院決定;(二)請將你這封信抄寄鄧子恢同誌。”這是毛主席向周總理作出的支持,也是對中南局和荊江分洪工程表示的鞭策和鼓勵。 

政務院關於興建荊江分洪工程的決定作出後,毛主席立即作了三點指示:一是要把荊江分洪工程當作全國的事情來辦,全國支援;二是荊江分洪工程關係到兩湖人民的生命財產,兩湖要全力以赴;三是工程一定要在汛期前完工,調一個兵團用打仗的方法來完成任務。對於工程的領導問題,毛主席提出如下原則:“為勝利完成1952年荊江分洪各主要工程,應由中南軍政委員會負責組成一強有力的荊江分洪委員會和分洪工程指揮機構,由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南、湖北兩省人民政府及參加工程的部隊派人參加,並由中南軍政委員會指派得力幹部任正副主任。工程指揮機構的行政與技術人員由各有關單位調配。”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和政務院的要求,中央軍委調正在桂北、湘南一帶剿匪的21兵團和湖北軍區部分部隊近10萬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參加荊江分洪工程建設。4月初,荊江分洪工程委員會和荊江分洪工程指揮部成立,工程委員會由李先念任主任委員,唐天際、劉斐為副主任委員;工程指揮部由唐天際任總指揮,李先念任總政委,王樹聲、林一山、許子威、田維揚任副總指揮,袁振、黃誌勇任副總政委,組成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指揮機構。 

1952年4月5日,荊江分洪工程破土動工,帶著一身硝煙開赴工地的10萬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承擔起最艱苦最困難的工程任務,他們是分洪工程建設的一支勁旅,他們把工地當成戰場,把工具當成武器,發揚英勇頑強、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近20萬的民工,是一支剛剛翻身得解放的農民隊伍,第一次以當家作主人的精神參加工程建設,煥發出了巨大的勞動熱情和無窮的智慧。 

全國人民大力支援,工程器材、物資和30萬大軍的生活資料,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運往工地。天津、上海的機器,東北的鋼材,廣東的水泥,廣西的木材,宜昌的石頭,都按時運到了工地。工地需要什麽?什麽時候要,就能什麽時候運到。這是解放了的中國人民為了盡快過上幸福生活,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下,互相支持,緊密配合,生機勃勃,頑強拚搏的一支凱歌。 

5月下旬,當得知荊江分洪工程建設熱火朝天時,毛主席揮筆題詞“為廣大人民的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請水利部長傅作義代表他到建設工地進行慰問,並叮囑,荊江分洪,隻準搞好,不準搞壞;隻準成功,不準失敗。 

6月20日,荊江分洪工程勝利竣工。工期比原計劃提前15天。工程建設者以無比喜悅的心情,給毛主席報告了這一喜訊。他們在信的字裏行間,洋溢著對毛主席為治理荊江而操勞的萬分感激之情。信中寫到,親愛的毛主席:偉大的荊江分洪工程,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已經在6月20日勝利完工了。我們以極大的興奮和愉悅的心情,向您報告這個工程的完成。所曆時間為兩個半月。我們按照您的指示,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中南軍政委員會所批準的計劃,建築了一座54孔,長達1054公尺的進洪水閘,和一座32孔,長達336公尺的節製水閘。同時完成了可蓄洪5.60億立方公尺的分洪區圍堤工程和133公裏的荊江大堤加固工程。因為這個工程是為了荊江兩岸千百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以及數百萬畝良田的豐收,且對長江水利及全國交通都是有利的。所以,荊江兩岸千百萬人民都欣喜若狂。他們正在熱烈歡呼著您的名字。感謝您給他們解除了曆史上的水患與深重的災難,開始得到安全與幸福的生活。 

建成的荊江分洪區東瀕長江,西臨虎渡河;北起太平口,與荊州、沙市隔江相望;南達黃山頭,與湖南安鄉縣為鄰。總麵積921.34平方公裏。208公裏長的分洪區圍堤構成一座 

天然蓄水庫,蓄洪容量54億立方米。 

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荊江分洪區首次運用,分蓄超額洪水122.56億立方米,降低沙市水位0.96米。掀開了荊江防洪史上最光輝的一頁,結束了千百年來人們在洪水麵前無能為力的曆史。1998年,長江再次發生組合型大洪水.荊江分洪區實施了16小時33萬群眾的分洪大轉移,譜寫了分洪區轉移人員最多、轉移時間最短的曆史篇章。 

60多年來,荊江分洪區充分地發揮了蓄洪、泄洪作用,確保了荊江大堤、江漢平原、武漢三鎮和京廣大動脈的安全,保障了長江中下遊航道的暢通,奠定了在長江防洪上的重要地位。荊江兩岸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的生活。

 

===================

荊江分洪工程五十年代老照片

 

毛澤東為武漢防洪紀念碑題詞

 

 

政務院關於荊江分洪工程的規定

(一九五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

第48軍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軍。轄第142師,第143師,第144師,第161師,隸屬東北野戰軍。1949年4月,該軍編入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建製。6月,第161師調歸江西軍區建製。1950年12月,第143師改編為炮兵第21師,另將原第38軍第151師改為第143師調歸該軍建製。1951年2月,軍委撥廣西軍區第151師和湖南新組成的一個師編入48軍。1952年3月,第142師改編為公安第11師,1955年1月公安第11師調歸海軍,改編為海軍航空兵第5師;第143師調歸中南軍區荊江分洪工程部隊司令部,同年12月26日,該師機關在河北故城組建空軍第28師(強擊機),後移駐唐山機場。1954年12月27日,空28師調歸東北軍區空軍部,駐四平市。1958年11月空28師隸屬於新成立的空1軍,文革後轉隸南空,現駐杭州;1952年3月,第144師(1969年改為第163師,1985年改歸第42集團軍)調歸第21兵團第55軍。3月15日,第48軍軍部改為第21兵團兵團部,該軍番號撤銷。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