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語天上人間 第九章 風流人物

來源: 法雨千春 2020-06-18 18:32: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6097 bytes)

臨安是南宋的故都,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商業、水運極其發達繁榮,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近幾百年間出現過嶽飛,文天祥,陸遊,李清照等憂國憂民的曆史風流人物,留下一段為後世所熟知的文化。

因為山河破碎,他們整個一生都在演繹著一種精忠報國,卻憂鬱不得誌,隻有留下浩氣長存的這樣的一種曆史文化。眾生皆為法來,包括曆史上曾經留下的各種文化,也都是為大法所造就,奠定著後代世人的思維方式。

他們都留下了警醒後世的千古絕唱,如嶽飛的“滿江紅”,以及文天詳的正氣歌,在六百多年後的抗戰時期,仍被國民政府推崇為國軍官兵的座右銘。

嶽飛在前麵的故事中,已經是提到過了,接下來就來說說其他的三位。

文天祥在曆史上演繹的是一種寧死不屈,浩氣長存的曆史文化。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

在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大地超過了其它的宋臣。

因此文天祥經受的考驗之嚴峻,其意誌之堅定,也是曆代所罕見的,從《正氣歌》的驚天地泣鬼神,就可以體現出文天祥那種誓死不屈,看透生死的精神。

《正氣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陸遊在曆史上所演繹的是一種憂國憂民,至死不渝的文化,在文藝的創作上也是一直堅持不懈,富有思想的內涵。

陸遊許多詩篇中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對敵人和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憂國憂民的內涵,在思想和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陸遊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神州的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陸遊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世人廣為傳誦。

陸遊以現存詩作9000多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詩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詩人,創造了一項詩歌中國之最。

紅樓吹笛飲酒大醉中作

——陸遊

世言九州外,複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虛,僅可容吾愁。

許愁亦當有許酒,吾酒釀盡銀河流。酌之一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樓。

天為碧羅幕,月作白玉鉤,織女織慶雲,裁成五色裘。

披裘對酒難為客,長揖北辰相獻酬。一飲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卻駕白鳳駢斑虯,下與麻姑戲玄州。錦江吹笛餘一念,再過劍南應小留。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李清照在文學領域裏取得了多方麵的成就,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李清照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提煉富有表現力的“尋常語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融,渾然一體。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隻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當年的曆史風流人物,現世的正法弟子,在經受這個無比殘酷的迫害後,他們依然是堅定信念,坦然不動,善用著曆史上的種種文化,向世人說清真相,救度眾生,他們才是人類曆史上永遠的風流人物。

但在曆史文化上有正的就有負的,有好的就有壞的,有衝天報國之誌的,也有貪圖荒淫安逸的。這裏接著介紹在一次類似於催眠的經曆中,正法弟子了願進入到了自己曾經三世之中的回顧。

在此次經曆中,了願首先看到的是,在西湖邊的月泉寺,暫住進了一個落魄書生,這個書生就是了願的那一世。

書生當時在病危之中,他本來有滿腔的報國之誌,他想通過考取功名,為國效力,因此屢屢進京趕考,不料卻屢屢落第。

這一次,書生是變賣了家中田產,孤注一擲進京,誰知揭榜後又是不第,他灰心喪氣到了極點,憂鬱懊喪而悲切致病,後被月泉寺主持收留在此養病。

由於對前途的迷茫,對多災多難的國家和人生的絕望,還有辜負家鄉父老鄉親厚望的慚愧,及羞於見江東父老的沉重心理負擔,使他很難再有信心來戰勝病魔。

在漫漫的長夜裏,書生仰望著窗外星辰,感慨自己的人生旅途是如此的無奈,歎息人生無常,不知自己能否有信心拖過這嚴寒的冬季。

在極度悲傷絕望之餘,在一次的睡夢中,書生的魂魄來到了郊外的一處被廢棄的王爺府,他看到斷牆殘壁,雜草叢生,野狼出沒,烏鴉枯樹,一片無比淒涼的景象。

雖然這裏很淒涼荒廢,但在書生的生命潛意識處,卻對這裏似乎非常熟悉。書生環視著在廢墟中的斷柱,廢基,枯井,忽然眼前似海市蜃樓般展現出一幅生活畫麵,那是他三世以前在王爺府中的生活,曆曆在目。

當時,這裏是金碧輝煌,歌舞升平,張燈結彩,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長廊曲展迂回,王爺的妻妾成群,百人服侍,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放浪行骸,隻知荒**爛,卻不知百姓疾苦,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由於縱欲無度,使王爺的福德元氣喪盡,正值壯年即魂歸西天。王府不久就被一場莫名其妙的天火,燒成了斷簷殘壁,眾妻妾傭人也四散奔逃,尋找各自的歸宿去了。

好一會,荒涼淒慘的景象又回到了書生的眼前,就在那一霎間,他了悟到了人生的真諦,不再被人間的功名利祿所迷所惑,毅然決定在月泉寺出家,勤於修行。

就象現在世人所熟悉的《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徹悟了“好了歌”中的內涵,成了一名遊方僧人。

站在世人的角度來看,會說這個人的命運太過悲慘了,最後是看破了紅塵。但是站在神的角度來說,這個理剛好是相反過來的,就是說,這個生命的佛性出來了,修煉之心出來,回歸天國有望了,這是無比珍貴的正念。

其實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人間所謂的榮華富貴,其實都是鏡花水月,虛幻一場,轉眼即逝,迷住了常人心。而人的根源來自高層的世界,通過修煉,回到天國去,永樂無苦,才是生命的正見所在,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所在。

又不知經過了多少生世,這位當年的僧人,在這一世找到了釋迦牟尼當年跟弟子所講的,不脫離世緣修煉圓滿的高德大法——宇宙根本的大法,成了一名堅定的正法弟子。

在邪惡勢力惡毒誹謗大法,瘋狂鎮壓正法弟子的時期,了願不斷的向世人講清真象,風風雨雨走過了六個年頭,洞穿生死,了悟得道。

站在世人的角度來看,也許會覺得正法弟子是太傻了,是在自討苦吃;但是站在神的角度來說,會說這個正法弟子太偉大了,金剛不動,正念正行,慈悲救度眾生,圓滿自己的大威德,是新宇宙未來的神主,法王。

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們相聚在一起。午飯後,因為夏天氣候炎熱,大家微微發困,就提議休息一下,有的躺在沙發上,有的躺在地毯上休息了。

這時,一位躺在沙發上的朋友,在他自己的眼前,呈現出一副古印度時,身穿全身通白絲織長衣長褲的一位印度哲學家的形像,這個就是這位朋友的某一世。

哲學家的房子坐落在半山腰,背山麵水,房屋前麵俯瞰下去是一個天然湖,環境非常寧靜幽雅,是一個出世修道者居住的好地方,其實古代的哲學家也就是修煉人,追求一種對宇宙法理的覺悟。

這個哲學家已經多年沒有下山了,他在山上看書寫文章,和弟子們談經論說,經常有朋友和學生到訪,他們席地而坐,常常談論哲學,宗教,曆史,文學,詩歌和時事。

他們有時會高談闊論,暢所欲言,有時會低沉歎息,捶胸頓足,往往在夜深人靜時才熄燈就寢。夏天炎熱之時,他們就移到後山邊一個石桌子邊,喝著茶水,談古論今,這時絲絲的山風徐徐吹來,增添了許多的涼意。

在眾多的弟子中,有一位女弟子,她家境較好,受過非常好的教育,但是她不象其它的印度少女,早早找到青年男子結婚生子。由於對真理的渴望,對世界的關注,這位女弟子自然而然的經常去山上聚會。

這位知識淵博的長者,開闊了女弟子的視野,提升了她的精神層麵,她非常尊敬她的老師,她把老師視為自己終生的精神導師。這位哲學家也非常讚賞這位女弟子,畢竟在這個群體中,這樣的弟子也是鳳毛麟角。

有時候,在大家談累的時刻,女弟子會陪著她的老師,到山坡上走一走。兩人都被那湖光山色所吸引,那時彼此之間,不需要用語言來溝通,而是用心靈來交流,他們都感歎造物主的偉大及大自然的美妙。

月色星辰之夜,湖麵上泛起了鱗鱗波光,有時風平浪靜時,隻有對麵山頭的倒影,整個湖麵就象一幅巨大的水墨畫,偶爾會被遠處飛來棲息的野鴨,拍打翅膀劃破了湖麵的寧靜,有時會被躍起的魚兒蕩起陣陣的波紋。

他倆站在那,幾乎忘卻了時間,忘卻了整個世界的存在,他們忘我的陶醉在這個自然幽靜而美麗的環境裏,如果不是其他的弟子呼喚他們回去聚餐的話,他們真還不知道,還有時間的存在。

歲月飛逝,這個女弟子終身未嫁,當這位哲學家晚年的時候,大家推舉這位女弟子細心照顧著他的飲食起居,並整理他的學術資料,為此她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這位當年印度著名的哲學家及弟子們,創造了當年印度那無比璀燦的文化,輝煌的曆史,真是人間的一代風流人物。

在這一世,他們卻陸續選擇轉生到了神州大地,隨著機緣,相繼得法,在宇宙根本的大法中修煉,了悟人生的真諦,洞徹自然宇宙之奧秘,天高地闊,如意安然。

更多精彩故事,敬請期待下一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