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超:回憶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的一次談話】

來源: 偃月劃戟 2020-06-06 20:08: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843 bytes)

 

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Ru03uqm9HmH5IfOGk96iOA_Vi9Wz83APPR3kkrcf8K4JiEfIJu&s  

 

王卓超(1911年一2002年1月5日),參加中央紅軍長征老紅軍,曾任中共江西省常務委員、江西省副省長。中共七大候補代表。王卓超,1929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長征。建國後,曆任江西省公安廳廳長兼江西省檢察署檢察長、江西省副省長,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政法領導小組組長等職。2002年1月逝世。本文是2001年7月王卓超同誌健在時記者對他的采訪記錄。

記者:王卓超同誌,1965年5月您和張平化、劉俊秀、汪東興等一起陪同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可以談談基本經過嗎?

王卓超:可以。1965年5月,我正在贛南瑞金縣蹲點搞“社教”工作,突然接到江西省委通知,要我馬上回南昌。到南昌後,省委主要領導告訴我,毛主席要到井岡山來,要我與劉俊秀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去迎接,並負責接待和安全保衛工作。毛主席1965年5月21日從長沙出發,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陪同,當天到達湖南茶陵住了一個晚上。5月22日中午時分,主席一行到達江西永新縣。我們提前一天在永新縣等候。第二天接到毛主席,在永新縣委招待所吃的午飯。主席還接見了永新縣委的同誌,並和大家合影留念。午飯後,驅車經寧岡三灣、龍市、茅坪上山,走黃洋界,傍晚到達井岡山,下榻井岡山賓館115房間。毛主席在井岡山一直住到5月29日上午9點多鍾才離開。

記者:毛主席在井岡山上有什麽重要活動或重要講話?

王卓越:毛主席重上井岡山,當時沒有對外公布,是秘密的。在山上沒有舉行什麽會議,隻有小範圍座談。主席坐車到茨坪中心地區看了看井岡山的建設。在井岡山的7天中,主席每天習慣散步,散步時曾講過當年井岡山鬥爭的一些情況。記得張平化提前下山(因湖南省委開會)的那天(5月25日)下午,汪東興通知我和劉俊秀到115房間,主席有一次比較長的談話,主要是講井岡山鬥爭,還有對當時“反修防修” 的一些看法。

記者:請您詳細談一下,好嗎?

王卓超:主席是一種漫談的形式。關於井岡山鬥爭,主席談到革命青年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的作用,說犧牲了一大批青年人。他特別提到這麽幾個人,印象很深。第一個是盧德銘。原話記不準確,大意說:井岡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國革命最關鍵的一步。為了創建這塊革命根據地,不少革命同誌犧牲了。他們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負的年輕人。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是一個很好的同誌,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決定進軍路線的會上,就是他有力支持我退入萍鄉向羅霄山脈轉移的提議。他在蘆溪一戰犧牲了。

三十一團黨代表何挺穎,原是上海大學學生,北伐時在國民革命軍第八軍任團指導員。三灣改編任第一團三營黨代表,很年輕(1905年生)。還有二十八團第一任團長王爾琢,是黃埔一期學生。紅四軍成立時,王爾琢任軍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1928年 7月打郴州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回到崇義。8月,二十八團二營營長袁崇全和黨代表叛變,團長王爾琢前去追趕,士兵們一聽團長喊話,跟著回來。袁崇全從躲著的寺廟出來,掏出手槍打死了王爾琢,帶著幾個人逃跑叛變了。當時二十八團第一營營長是林彪,第三營營長是蕭勁。林彪比較會打仗,被提拔為團長。

還有張子清同誌,參加過北伐,是秋收起義三團第三營營長。三灣改編時,黃埔一期學生陳浩當團長。1927年12月,陳浩從茶陵率部隊沒有回井岡山,準備投降敵人,張子清和宛希先堅決反對。陳浩被逮捕後,張子清升任第一團團長。他很會打仗,立場堅定,1928年春下山接朱德的部隊,在都縣戰鬥中負了重傷。那時井岡山醫療條件差,有一點藥,張子清都先讓給戰士用,戰士們流著眼淚留給他,他堅決不肯。井岡山的官兵關係,比親兄弟還要親,還要真。人心都是肉長的。革命的理想使官兵上下一致,整個部隊團結得像一個人。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下山,張子清為了不給部隊增加負擔,主動提出留在山上做輔助工作,調任紅五軍參謀長。1930年犧牲在永新。張子清是一個非常好的同誌,犧牲時也隻有28歲。

主席那天很激動地說:“一回到井岡山,腦子裏重現出他們一張張年輕的麵孔,都是活生生的。他們都是有堅定信仰有犧牲精神的好同誌。犧牲時都隻有二十幾歲呀!井岡山鬥爭說到底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是一場槍杆子青年運動。井岡山鬥爭高舉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進一步反剝削反壓迫,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四青年運動的繼續和發展。井岡山鬥爭是偉大的,這些為革命犧牲的青年人是偉大的。”

主席還說,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麽多的好青年、好同誌,我就擔心。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沒有什麽權利,你提意見他們不聽。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忽“左” 忽右、形“左”實右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的比我多。報喜不報憂,也是官僚封建東西,做官的有特權、有政治需要、人情關係。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這些很容易造成幹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這一代不變,下一代、下幾代會不會變?有變的社會基礎嘛。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幹部中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麽辦?有沒有製度管住他們?當然,像“二十三條”講的,這裏絕大多數幹部包括黨的高級幹部還是個認識問題、教育提高的問題。怎樣教育提高?現在高幹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這和我們井岡山時期提倡的東西不一樣。條件好了,共產黨掌權了,過去的優良作風還要不要繼承?怎樣繼承?

接下來,主席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了解袁文才、王佐1930年被錯殺後井岡山各方麵的反應。主席那天講的第三個問題,主要是發揚井岡山精神問題。

記者:到 1965年 5月,建國已經 16年了,毛主席認為要怎樣才能發揚井岡山精神?

王卓超:主席認為,要發揚井岡山精神,首先要分清路線問題。毛主席很強調路線,這點給我印象很深。主席結合當年井岡山的鬥爭,說了這樣一些話。他說,路線對頭,也會出現打敗仗的時候,有時候是敵人太強大,有時候是我們的判斷出現錯誤。不能簡單地以一兩次失敗、挫折來判斷路線問題。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我們就會變得比較聰明起來。當年在井岡山,開始不會打仗,後來是“十六字口訣” 越用越活。戰爭時期,檢驗路線正確不正確比較容易,王明說自己的路線正確,根據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張國燾說自己路線正確,8萬人過了兩次草地,大隊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時期檢驗路線正確不正確就要難得多。這個勝仗和敗仗,不光看有哪些成績和錯誤,還要看舉什麽旗幟。看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記者:毛主席講這些話時,您當時能理解嗎?

王卓超:不理解。當時我們幾個人都感到蘇聯這樣的事情離我們國家、離中國共產黨很遠。記得主席一邊抽煙一邊說,事情不是那麽簡單,人家資本主義製度發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製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曆史長,地區發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上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隻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等許多方麵都有優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麽可能讓落後的中國獨立發展,後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利用。

主席說,我們要摸索出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要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的一些好製度,好作風。

記者:毛主席提到井岡山的好製度、好作風,具體是指什麽?

王卓超:記得那天下午主席像老師考學生一樣問我們井岡山精神是什麽。我們回答說艱苦奮鬥。他笑了,叫我們再想想,說艱苦奮鬥隻是一個方向,隻是一點,還差兩點,要從製度方向想。汪東興加了一條支部建在連上。主席點點頭,繼續說:在井岡山時,我們摸索了一套好製度、好作風,現在比較提倡的是艱苦奮鬥,得到重視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忽視的是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上,隨著我們掌握政權,現在全國各行各業都建有黨的組織,成為領導機構。黨的力量加強了。但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製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井岡山時期士兵委員會是有很大作用的。主席將井岡山士兵委員會的作用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地位,他重新提起《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他寫過的話:“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製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說全國都需要推行政治民主。

我記得,當時劉俊秀請教主席說:現在工廠都有工會,農村有貧下中農協會,這和士兵委員會是不是差不多的組織?主席說:兩者不一樣。土兵委員會可以監督連長、營長、團長,它有很大的權利。現在工廠的工會可以監督廠長書記嗎?誰又來監督我們的市委書記、省委書記?誰來監督中央的領導?主席還說:我們這支軍隊為什麽能成為新型的軍隊,就是在改造舊中國的同時,也改造了我們自己。人的思想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改造的。井岡山上的袁文才、王佐,就是被改造了過來,為井岡山根據地作出了貢獻嘛。紅軍中的不少幹部原來是舊軍官,一個月拿不少大洋,後來不是心甘情願和士兵一樣嘛。關鍵還是要有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才能官兵一致。一、四方麵軍會合時,一方麵軍有1萬多人,四方麵軍有8萬人,張國燾說他的人多,隊伍要聽他的。其實人多人少不是關鍵問題,要緊的是問題的本質,就是路線正確不正確。

記者:毛主席那天談到黨內外一些問題,落腳點仍然強調的是要發揚井岡山精神,對嗎?

王卓超:對。主席那天最後總結說,今天的井岡山比38年前是大不一樣了。上山有汽車,有樓房,吃飯是四菜一湯,穿的是整齊幹淨的衣服,和過去是大不一樣了。將來,井岡山和我們整個國家一樣,前程是好的,光明的。現在日子好過了,井岡山艱苦奮鬥精神不要丟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丟了。這個精神不簡單地是幾根燈芯。(1927年上山不久,毛澤東向大家宣布了一個關於用油的規定:各連及機關辦公時,可以用三根燈芯,不辦公時,連部隻留一根燈芯,供帶班、查哨用,大家都嚴格遵守。)

主席繼續說,我早就說過,絕不要實行對少數人的高薪製度。應該合理地逐步縮小而不應當擴大黨、國家、企業、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員同人民群眾之間的個人收入的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享受任何特權。蘇聯修正主義正是由於有了一個特權階層,把列寧的黨變成了修正主義的黨,國家也變了顏色。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要在怎樣防止特權階層方麵有一整套好製度,要繼承井岡山的好製度、好作風。井岡山精神不僅僅是艱苦奮鬥,士兵委員會和支部建在連上意義一樣深遠。它們都是井岡山革命精神。

主席再次談到幹部特權和幹部子女教育問題,說現在的幹部特權對我們的孩子也有影響。他們比一般工農子弟條件優越,別人沒有的東西,他們能有;別人不能去的地方,他們能去。他們可以看內部電影。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我們的幹部子弟中,有些現象令人擔心。井岡山革命精神不要丟了。

那天下午,毛主席情緒激動,又有幾分憂鬱。那是我一生親聆毛主席講話並相互交談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約兩個多小時。

值得收藏家們一探究竟的珍貴老相片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