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微博:“君子遠庖廚”是什麽道理?

來源: 2011-04-30 21:32:2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周末節日,呼一二狐朋,嚼三兩小菜,啜三杯五盞,大快朵頤,身意俱暢,其樂融融。但是,下廚做飯,卻不是人人都喜愛的,特別是男人   除我以外。甚至有人拿來亞聖孟子的教導來做擋箭牌 -“君子遠庖廚”麽。


有朋友問我,你會做什麽菜?我總是玩笑地說:“秀才四寶”-  即“兩個黃鸝鳴翠柳”(蛋黃韭菜)、“一行白鷺上青天”(蛋白青菜)、“窗含西嶺千秋雪” (碎豆腐)、和“門泊東吳萬裏船”(蛋殼湯)這三菜一湯。不過玩笑歸玩笑,本漁樵秀才雖然落魄貧寒,卻喜好口腹之欲,口舌要挑剔得多,拿手的菜遠比“四寶”上乘得多,象鹽水鴨、五香鳳爪、油爆河蝦、熏魚、香辣蟹、火腿鱔段、醃篤鮮、醬牛肉、魚頭豆腐、麻辣肚絲,水煮肉片、幹絲馬蘭頭、涼拌海蜇頭等家常菜基本可以信手拈來;生煎包、炸春卷、烙餡餅、包粽子、甜酒釀等小吃也不在 話下。所以,如果按“君子遠庖廚”的字麵意思,俺漁樵秀才簡直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孔孟叛逆,應該口誅筆伐  打倒漁樵耕讀!


            其實,孟子“君子遠庖廚”這句話,已經被後世很多人支離曲解了。這句話是孟子勸說齊宣王愛護百姓、以仁義治國時說的,原文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孟子 . 梁惠王》)。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君子,隻會願意看到禽獸活生生的樣子,而不忍心看到它被殺的慘狀。如果聽到它們被宰殺時的慘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了。所以說,君子遠離庖廚,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見,孟子這句話的原意是宣揚好生之德,悲憫之心,並非用“庖廚”來定義君子。所以,近庖廚卻並不嗜殺的漁樵子依舊可以勉強算一個君子?


                                        (辛卯仲春  草於“美麗家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