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陽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為何叫“重陽”或“重九”呢?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談道:“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人。”原來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正是兩陽數相重,故雲。
古代中國,重陽節的習俗很多,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重陽節登高這習俗起源於東漢。據梁朝吳均《續齊諧記》寫道:汝南人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你家九月九日災難,宜離家,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係佩臂上,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見雞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傳開來,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乃有登高之習。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 by (唐)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