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楷書和行草也並非一個寫得好,另一個就也寫的好。
一個人楷書寫的好,行書並不一定就能寫好,甚至會寫的很糟糕,這樣的例子很多。
王羲之並沒有練過唐楷,因為王羲之時代唐揩還沒有產生,可王羲之的行草,卻是中國書法史上很難再被後人到達的一個高度。
楷書的難度其實遠遠小於行書。寫楷書很象我們學理工科寫仿宋體,其實很格式化,反複練習就能寫至少的不差。但行草卻不是僅僅靠反複練習就能寫好的,行草需要創造性。這也是為何王羲之的書法比顏體楷書更讓人著迷得原因。
另外,顏真卿在行書上的造詣,實際上並不低於他的楷書的造詣。他的行書祭侄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是行草和楷書都很有名的不多的例子。其他幾個楷書名家,如柳的行書的水平就不太好,歐陽詢的行書也不是很好,很一般。
從文字史說,楷書和行草幾乎同時誕生,甚至草書可能更早產生;楷書在書法上的成熟,可以說是在唐代。可唐代之前,行草在書法上已經十分,成熟並早就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高度。
所以我覺得楷書和行草之間,並沒有必然聯係。楷書是要學一學的,但如果你想讓自己向更需要創造力的行草發展,楷書還是少學一點好,寫多了楷書會禁固人的創造力。就好比一個練習跑步的田徑運動員,並不一定要把正步走練習的像儀仗隊員那樣。
這些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對的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