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與科學之歌——《磁力玫瑰》(上篇)

來源: 2023-01-26 18:08:1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原創:靈隱士)

幻想與科學之歌——《磁力玫瑰》(上篇)

      《Magnetic Rose》是日本動畫大師大友克洋在1990年出版的故事書籍。時隔五年,大友克洋把它搬上了大屏幕,名字改為《她的回憶》,作為電影《回憶三部曲》中的開篇第一部分,並邀請動畫達人今敏(後來導演了《千年女優》、《東京教父》)來操刀編劇,從而賦予了這部動畫電影卓爾不群的魂魄。

      求真,還是求幻?——這需要考慮嗎?不需要吧。

      答案真的那麽簡單?——會嗎?諸君不妨看完之後再做定論。

      電影對於這個哲學命題的表述頗有獨到之處。它的最初創意可能來源於1972年的蘇聯科幻電影《索拉裏斯星》/《Solaris》。對於思辨理念的刻畫也存有其它電影的身影——比如說1985年的《天使之卵》/《Angel’s egg》,同年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Soul in the Shell》,有些意念與橋段的設計甚至可以看到1968年《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的痕跡。

幻想·孤寂靈魂·記憶永恒

      夜幕之下,星空在上,仰望那一閃一閃亮晶晶,宛若點燈的星星,在廣袤宇宙的彼處縹緲,神秘而未知,我們的心裏會湧出什麽樣的感覺呢?清冷如風?起伏如林?坦蕩如山?顫悠如火?

      磁力玫瑰(Magnetic Rose)是一個女人。

      她的前世是藝伎蝴蝶,那是一個孤獨的女人。愛之浪漫與芬芳,讓她接受了美軍軍官平克頓的求愛,熱戀的兩人舉辦了婚禮,可是不久之後平克頓就離開了她。——“我會帶著紅色玫瑰,在世界充滿歡樂、知更鳥築巢的時候回來找你。”平克頓對著自己的東方戀人,溫柔地許下了諾言。

      她的今生是歌手伊娃,也是一個孤獨的女人。伊娃生長於富貴之家,天生麗質,磁性的音質宛若天籟,黃鶯初啼,即冠絕全場,廣受嘉譽,榮獲重量級大獎,為整個世界所矚目。那一曲《蝴蝶夫人》唱得透人心脈,讓聽眾如癡如醉。——因為她投入,她傾注了自己,自己的渴求,自己的心,她唱的是是一個孤單寂寞的靈魂。而音樂是一把鑰匙,傳達著她的愛意,等待著,希望有緣的那個人,能夠懂她,來開啟她的心鎖。

      蝴蝶夫人是一個相信夢幻的女人。她一直在等,等待這一份沒有歸期的諾言。三年之後平克頓回來了,並不是一個人,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女人,那是他的美國妻子。他來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帶走自己的兒子,當年和蝴蝶一起,之後出生的孩子。

      伊娃也是一個相信夢幻的女人。她覺得她找到了心中的那個男人,她愛得如此全心全意,無所保留,甚至希望讓對方的歌聲在台前散發著光芒,而自己從此隱退,成為一個光芒背後的小女人。隻是花無百日紅,她又怎能料到辣個男人開始膩了,開始厭倦了她,也開始有了新歡。

      蝴蝶夫人是一個受傷的女人。她擦幹重逢的喜悅,隱忍著內心的苦楚,親自埋葬了自己的希望之心,選擇以死來守候自己不渝的愛戀,以此求得曾經那個諾言的永恒。

      伊娃也是一個受傷的女人。背叛如同一把刀,深深地插在她的心房,血不停在滴著,形成了一條無法愈合的傷口。於是受傷的心失去了愛,嗓音之中也失去了光彩,她的生命因此不再動聽。

      蝴蝶夫人是一支槍炮玫瑰。她答應了丈夫的要求,把年幼的孩子留給了他。與此同時,她用一把利刃刺進了自己的喉嚨,用死去證明自己愛的純真,來鄙視丈夫人格的虛偽,讓後者終一生都活在愧疚的陰影之下。

      伊娃也是一支槍炮玫瑰。錯愛讓她失去了一切,心裏於是有了執念,她舉起了一把複仇之刃,用一種決裂的辦式讓對方再也無法離開,永遠留在了自己身邊。她為自己建造了一艘鋼鐵飛船,把自己的一切情感都傳授給了控製飛船的“超級電腦”,為自己展現出了一個完美的虛幻世界。這樣,那甜蜜的愛就會永遠伴隨自己,即使海枯石爛也永不褪色。即使是刻意人造的虛幻,虛假的,她也願意。

      她倆一樣,都是回憶的女人。

      ——那是一朵夜色玫瑰,傲然開放,散發著自己的芬芳,顯得如此孤寂。

      ——那是一曲槍炮玫瑰。執念與愁怨賦予了她攻擊的那一麵,或者讓對方愧疚終身,或者親手毀滅所愛之人,讓愛的甘醇定格封存。

      ——那是一片回憶玫瑰。選擇讓自己沉浸在回憶的愛河,即使如此虛幻也心甘情願,直到自己無法自拔,百年而孤寂。

      當我們曆經了蒼蒼與無奈,再次仰望星空,注視著夜幕之上一閃一閃的星星,依舊在那浩瀚無邊的宇宙彼岸,雖然看似沒有什麽不同,但是在心裏會不會有什麽感觸呢?會回憶以前那些曾經發生過的嗎?會因此而內心惆悵感傷嗎?

      或許,在療傷的時候,夢幻是一支必不可少的麻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