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維度中的江戶時代(3)

來源: 2022-12-07 09:19:5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江戶幕府和清朝的對比

日本的江戶時代大體跟中國的清朝同步。兩國文化相通。當時麵對相同的國際局勢,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方迅速崛起、強勢擴張。江戶時代結束之後,日本開啟了卓有成效的明治維新,富國強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中國並沒有發生能跟明治維新相媲美的社會變革。其中的緣由值得深究。從信息的維度,兩國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包括社會結構、文化普及程度和信息自由度等方麵。

清朝社會層級很多、繁瑣複雜,皇帝身邊有內閣、雍正年間始有軍機處,下有六部。地方上有省、道、府、州、縣、鄉、村。另外滿清為防範漢人,在安排高級官員時大體維持滿漢各半,相互牽製。官僚體係層級複雜,造成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折衝損耗過多、效率低下。而在江戶時代的日本,幕府將軍身邊有幕閣,下轄勘定方、觀察方等。地方上有大約250個藩,藩轄村莊成百上千。幕藩體製結構扁平,層級不多,信息傳遞途徑簡潔高效。

當時中日文化普及程度,難以定量比較。學者們對於文化普及的標準有著不小的分歧,也缺乏有效的統計手段,已經發表的估算結果差別很大。但兩國教育體係的差異明顯。清朝教育以科舉為中心,其內容無外乎朱子學。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設官學,學政管理嚴格,就連書院都官學化、受官方控製。官方意識形態也深入到私塾教育中。不獨如此,各級官學到嘉慶以後,日漸廢弛,有名無實;教育凋敝,文化零落。日本沒有科舉,雖然官學也以灌輸朱子學為重點,但是民間的寺子屋主要教人識字算數、屬於功能性的文化普及。而遍布城鄉的私塾成為江戶時代教育的菁華,傳播鮮活的知識和思想。寺子屋和私塾基本遊離於官方意識形態之外。江戶時代教育的持續發展,為幕末開始的社會變革儲備了必要的人才,包括幕末以及明治年間眾多的維新誌士。這是教育方麵清朝遠不及江戶時代日本的地方。

在信息自由度方麵,江戶幕府也有壓製思想言論的若幹時候。早先防堵基督教義流入日本,包括漢語基督教義。十八世紀末葉,鬆平定信主導寬政改革(1789-93),獨尊朱子學為正宗,而有“寬政異學之禁”;但國學、蘭學仍得到發展,鬆平允許幕府收藏西書,以防止這些書籍流落到社會上不恰當的人手中。也是在寬政年間,林子平作《海國兵談》,遭受軟禁。幕府忌憚民間議論國事,倒是比較一貫。1838年,曾從Siebold習蘭學的高野 長英作《夢物語》,批評幕府對馬禮遜號事件的處理、尤其是評定所的頑固態度,令老中首座水野忠邦震怒,次年包括高野在內的數名蘭學者受嚴厲懲處,史稱“蠻社之獄”。但在江戶時代,像這樣強力壓製思想言論的時候並不是很多。

清朝壓製言論就要嚴厲得多。僅在乾隆三十八至四十七年間,清朝即先後焚書24次,銷毀書籍538種、13862部。康乾前後三朝大興文字獄,以思想言論定罪,多達108起,實際上還不止。嚴厲的思想言論管製導致中國人的思想不但不能進步,相反出現萎縮。清朝雖然零星引進了一點西學,但終究沒有出現像日本蘭學那樣有深廣影響的學術運動。日本古學雖然重視考據,但著眼於幹預社會;跟日本古學平行發展的清朝乾嘉學派,卻隻陷入故紙堆中以求自保。清朝不乏碩學鴻儒,但卻少有國際胸襟,像佐藤信淵和古賀侗庵那樣,不光堅守,更進取開拓。思想的生命在於自由,被閹割的思想是沒有生命力的。

日本社會得益於不同的思想觀點交鋒折衝。1853年黑船來航,不久俄使也威逼長崎。鴉片戰爭前後日本朝野的危機意識,發展成為一場場現實的危機。當時日本並沒有有權威的政治領袖,接連兩位將軍家慶和家定都弱勢,孝明天皇也不是一位強勢人物。實力人物、水戶的德川齊昭為海防顧問,堅決主張攘夷。但兵臨城下,幕閣中多數老中和海防官員主張以避免衝突為第一優先。參與其事的大目付筒井 政憲和勘定奉行川路 聖謨更指出,林則徐極力維護清朝榮譽,卻陷清朝於萬劫而不複,是前車之鑒。老中首座阿部 正弘雖然傾向攘夷,但折中務實。在空前的危機麵前,日本的對策符合中庸之道,在保持國家尊嚴的條件下,避免了大規模的戰爭,以最小的代價走上了開國的道路。

 

江戶遺產

江戶時代給日本留下了豐厚的社會遺產。教育的普及和出版業的發展,既催生了一批思想文化精英,為明治維新儲備了必須的人才資源,又提升了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開啟了民智,為維新積累了必要的民意基礎。國家交通和通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員的流動、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傳遞。外貿的長期保持,使日本免於陷入與世界完全隔絕的境地,來自先進國家的思想、知識和信息陸續進入日本,最終和外部強力一起促成了幕末開國。幕末開國是江戶時代日本社會的空前變局,構成後來明治維新的重要社會條件。

最重要的,江戶時代給明治維新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資源。

“尊王攘夷”本由水戶學者會澤正誌齋提出,在幕末成為外樣大藩薩摩、長州倒幕的旗號。尊王意味著倒幕。而其時東西方力量此消彼長,1863-64年間的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中,薩長二藩領教了西方的實力,知攘夷不可行;攘夷祗是倒幕派批評幕府的借口。所以尊王攘夷落到實處,就是倒幕。幕府麵對西方列強,被迫放棄鎖國政策。孝明天皇雖然支持攘夷,但堅持公武合體,並不同意倒幕。所以在1867年孝明天皇駕崩之後,倒幕運動才有實質進展,先大政奉還、後王政複古,明治登上曆史舞台,開啟了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的政策路線是“和魂洋才”,並不是全盤西化。“和魂洋才”由幕末思想家佐久間象山提出。所謂“洋才”,是在一切技術方麵包括政製、法律、軍事、科學、技術和醫學等全麵學習西方,而摒棄漢學、包括漢方醫。所謂“和魂”,是在倫理道德方麵繼承發揚國學和儒學,一方麵藉神道將天皇神化,另一方麵繼續借助朱子學在國民中鞏固忠君思想,以維護明治政權。明治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並不成功。

江戶後期思想家佐藤信淵主張廢藩、平等、興學、尊王。明治維新實行的王政複古、廢藩置縣、大力興學和簡化等級的政策,讓佐藤的主張基本得以實現。

江戶時代本多利明、佐藤信淵、古賀侗庵等主張日本積極對外擴張。本多主張向蝦夷地區殖民,佐藤主張入侵滿洲裏、吞並中國、建立大東亞,古賀主張占領南海諸島。這些政策主張在明治時期開始逐步實現。明治時期的軍國主義其實植根於江戶時代,但是大大發展了,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埋下了禍根。

所以明治維新王政的實行、變革的推展及其成敗得失,大多可以在江戶時代找到思想和知識的根源,可以看成江戶時代信息遺產的繼承和發揚。不從信息的維度深入考察江戶時代,就難以真正了解明治維新的成敗得失。

 

全文完。大家多討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