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不如從命---應馮墟兄之邀,閑談莫內。。。
暫時不談他的教堂油畫。。。
約1969年,我胡亂畫著革命樣板畫---有人說畫的不錯,有人說畫的很好--可是我心裏明白---隻是純學習、練習繪畫技巧而已---我沒有享受藝術的感覺,更沒有創作的情趣。。。這時候,一個來自香港的前輩,給我看了下麵這張畫的印刷品,他也沒多說--那時候,也不方便多說--誰都知道--這是資產階級的東西,可是,不是誰都會象我那樣--被閃電擊中一般--這陽光、這天空、這少婦自在、隨意的回首---震撼了我原本平靜又不安的心----整個畫麵充滿了生命和陽光,什麽透視、解剖、立體、陰暗和技巧。。。啟蒙老師都沒講,隻是說,印象派繪畫,走出畫室,連樹葉都是透明的--這個少婦,不是也象透明的晶體麽。。。我立馬臨摹了一幅。。。後來,啟蒙師看了,給我留下一句話-----今天還在我腦子裏。。。他打破文革中的禁忌---和插隊農村的我一直保持了通信---那時候,他分分鍾有“資產階級”“教唆犯”的嫌疑啊。。。
看畫,跟著感覺走就行了--不求甚解,多去感受色彩、光暗、和整個畫麵的氣氛---要是具體的看MOMA收藏的莫內巨幅荷花--要花上多少時間去研究每一個細節,然後,忘記了作者的本意?。。。
我個人看到令我驚歎的作品,我時時會胡思亂想:他是怎麽吃喝拉撒的?他有怎樣的愛人?他有怎樣的家庭?他有怎樣的朋友?他有怎樣的老師?。。。。
再說個真實的故事:大雕塑家羅丹在寫生裸女的課堂上,突然走近模特兒用手摸她的肌膚。。。模特兒嚇得驚叫,指導老師將他趕了出去---以為他是大色狼了。。。其實,他有深度近視眼!-----沒辦法,他隻能自己請模特兒,而且請不起專業的,隻能去工廠門口,找到一個下班的女工。。他的大近視眼下的作品,感情真摯深入,可是,肌肉、輪廓又不那麽精致細膩---正與當時盛行的繪畫的印象派吻合--成為世界一流的獨特雕塑大師。
說回莫內的那幅教堂印象畫的具體技巧---不要盯著技巧,並不是沒有技巧---距離感,立體感,可以是目視的,也可以是心視的,更具體點,甚至可以用到望遠鏡、放大、縮小。。。隨意,就象話打仗的作品--有時退後檢驗一樣。。莫內究竟用什麽方法畫、他是否象羅丹一樣近視眼?是否大霧天剛出太陽?。。。我也說不上來。。。
藝術是什麽?
吳冠中說的,藝術就是真性情。。。
所以,多了解藝術家的性情,可能對欣賞他的作品更有幫助---我的管見,不是專業,僅供參考---並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