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閨女88的娘:2023夏秋回國探親文圖寫真

來源: 2023-11-15 02:09:2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老媽其實是三六年生人,今年八十七歲,但卻一再強調分辨說自己八十有八。一大通相背相向的理論,反正我是沒太聽明白。

時間長,觀感多,感概深,文圖雜,掛一漏萬都還是嫌太長。大家挑感興趣的部分,跳著看吧。

1. 離開台灣,踏上歸途。當時覺到了自己的黑沒有覺到自己的瘦。



2. 機場候機時象征性比劃了幾下,表示鍛煉這塊咱還是拿捏得比較穩的。



3. 闊別近四年,千山萬水迂回輾轉,終於回到媽媽身邊。以前我在家裏最白,這次回去,走到哪我都是最黑的擔當。眼前的媽媽也不再是記憶中矯健利索健康豐滿的熟悉模樣,身形單薄,動作遲緩,滿臉皺紋,皮包骨頭,外加無法自控隨時蔓延的恐懼焦慮自哀自憐,對外界沒有任何喜怒哀樂有意識的反應和表情。我和媽媽都是胖乎乎的肉肉臉,能夠瘦到支楞凹陷的程度,是相當不容易也相當殘酷的一件事情。媽媽一直無法接受外請保姆,近年來都是弟弟妹妹各家輪流悉心陪護。非常感恩終得機會可以和媽媽單獨長待一段時間,耐心地陪伴,盡心地照顧,多少彌補身爲長女常年在外的心中虧欠。



4. 媽媽的急速消瘦與我年初囘美簽證期間磕壞牙齒後營養極度失調且不足造成的麵部凹陷及全身瘦削太像太像了,麵對皮包骨頭極度虛弱的媽媽,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心中有定。實踐證明,之前經曆崩牙遭遇巨瘦又成功複原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環節所有的苦都沒有白受,樁樁件件都是上天對我提前的預備,有神的美意在裏麵。媽媽恢複神速,令人驚喜卻並不令我意外。圖為從極度虛弱中緩過勁來的媽媽第一次踏出家門,前往探望因為跌傷延誤治療癱瘓在床的老姐妹。途中突遇大雨,媽媽卻一直不肯放棄,怎麽“威脅利誘”都不肯打道回府。那股失而複得的倔強傲嬌勁兒,太熟悉太惹人疼太惹人愛了!



5. 主意打定後,陪媽媽仔細挑選老姐妹愛吃的水果。



6. 很快的,媽媽開始隔三岔五出門散步,偶爾逛超市買菜。我這邊提籃小買做飯打掃陪媽媽,數月如一日。弟弟驚訝於我的踏實與堅持,“以為你比劃幾下肯定會停下的,沒想到一路堅持下來,從頭到尾”。往年回家都是蜻蜓點水,貴賓待遇,根本逮不到任何機會做觀光享受之外的任何事情,難怪弟弟這樣想。



7. 回家沒幾天媽媽就告訴我說,前幾年賣舊樓房的時候,年輕的買主沒打招呼就把家中所有零碎自行給處理了。一個多月後才從弟弟和返家的妹妹那裏得知,我所有的日記書信和家中的影集都已經由弟弟周轉提前搬去了妹妹家中!失而複得,爸爸的老照片。驚訝於大合照中一群年輕男兒的帥氣周正坦然,每一個都是那麽的舒服養眼(左圖)。右圖是從爸爸與友人的合照中切下來的,年輕英俊脆弱的叔叔不久後絕然了結了自己的生命。是因為運動還是因為別的原因,我沒問過,爸爸也沒說過。這次舊事重提,媽媽再次確認說,是因為運動。從兩人表情看,應該是運動前或運動中,從年齡看,離文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從學子的青蔥羞澀,到踏入社會的朝氣蓬勃,再到漸生狐疑絕望冷寂,片中人被曆史歲月裹挾而致的表情更替,令人不勝唏噓。爸爸,我愛你~~~

8. 陪媽媽囘訪少年時期住過的老屋。爸爸當年種花的地方就在媽媽身後妹妹跟前那小塊地方(右圖)。搬去樓房後,爸爸改在陽台上瓶瓶罐罐,自得其樂。發帖時再看一眼右圖,媽媽前凸後翹的標誌性特點,完全瘦沒了。



9. 時不時陪媽媽會會老朋友。左圖是媽媽的同齡閨蜜老姐妹,消瘦前媽媽和阿姨是同款飽滿臉頰。右圖老伯是老屋後來的主人,一直到現在。

10. 後院在老兩口手中草木蔥蘢,果實累累,愈發的生機勃勃。“哪裏的老房子?舊城都拆得差不多了,沒看見老房子了。” 誰説不是呢?:)



11. 為方便更好的照顧媽媽,這次住的地方沒有以往的住處安靜,也沒有妹妹的房子寬敞,最大的便利和好處是,客廳臥室廚房,每個房間都陽光充足敞亮之餘,從陽台和臥室可以俯瞰樓下熱火朝天的的運動場和多功能廣場。陪伴照顧媽媽之餘,每天早走晚舞的個人項目基本我都堅持下來了。健身之外,堅持鍛煉的首要考量,一是我自己不能倒下,否則沒法照顧媽媽。另一個好處不太説得出口,就是胡吃海噻無法自控的時候可以少一些顧慮和愧疚。左圖為與隊友一起學習西藏舞,右圖是極其偶爾地在家中自己練習。舞姿比較粗糙渙散,姐妹們不要笑話俺。:)



12.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在台灣獨有的烈日下零防護留下的暴曬“成果”(滿臉曬斑和深色皮膚)緩慢持續有效地消退著,冬天捂捂白效果應該會更好,但我發誓來年絕不再這樣簡單粗暴地傻待自己了。圖為第一次陪媽媽冒著酷暑步行至老城購物後,老媽請我吃涼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隻要有機會就犒勞我。整個假期中最典型的日常形象如圖,常年淡妝的我沒把妹妹弟媳給影響了,自己反被俘虜,頭髮,妝容,衣飾,啥啥都給和諧掉了,素顔 + 一把抓髮髻,別説習慣了還是挺灑脫挺過癮的。:)))



13. 同學請,媽媽請,弟弟妹妹請,自己請,這個夏秋,包子和涼糕吃得最是過癮。圖為媽媽第一次辦招待請女兒吃的涼糕(左),風卷殘雲,瞬間光盤(右)。



14. 這次帶回家的衣服類別特別單一,同學家聚會和偶爾的酒店宴會也是安排交代好媽媽,翩翩然施施然一身休閑裝就去了。圖為在高中同學JF家深宅大院聚會,有同學調侃說,從沒見過這麽黑的你。:)



15. 好些朋友不知道我有兩個妹妹。圖為天生細腰翹臀矯健肌肉腿的大妹妹,可惜她自己很不待見這些,老是想方設法去遮掩。跟她說在美國那邊好多人花錢花時間專門請教練練這些,妹妹還是不為所動。這次回去發現妹妹的觀念有所鬆動,但對拍照還是非常的抵觸。左圖是姐弟郊遊時的偷拍,右圖2016年妹妹陪我一起試旗袍。妹妹小我一歲。



16. 小妹妹是唯一繼承了媽媽遺傳的有“凶”一族,照片是大街上晨走與從成都返家的妹妹不期而遇時在街對麵及時的跨街抓拍。我是家裏唯一的大餅臉,兩個妹妹臉型都比我好看,可是妹妹幾次一本正經地說希望能夠和我調換,説是最近兩年老有種五官在臉上舖排不開的感覺。:)



17. 躡手躡腳從街對麵躥到了人跟前兒,這張清楚了很多。有朋友驚訝於妹妹穿著高跟還能健步如飛,覺得不可思議。正所謂一娘生九子,九子不一樣,大妹從不穿高跟,我是基本不穿,小妹不僅可以平地如飛,穿高跟爬山也完全不在話下。和大妹妹一樣,小妹也不喜歡拍照,但比大妹妹配合度高,偷拍抓拍時候尤其樂意奉陪。



18. 和兩位妹妹一樣,弟媳也是疏於保養從不化妝一族,飽滿Q彈的細膩皮膚和濃密黝黑的健康秀發應該和營養豐富搭配得當的一日三餐有關。




19. 媽媽狀態允許的時候,弟弟妹妹偶爾會陪我來一次周末短途郊遊。圖為由弟弟相陪的第一次短遊,蜻蜓點水,興致勃勃。



20. 另一次郊遊。



21. 中秋國慶遊園會的長條秋千,晨走時路過,遇到膽怯而勇敢的小男孩想要挑戰,孩子外公外婆爽快付錢買了票卻不敢爬高陪護,我自告奮勇說可以代陪,替我拍幾張高大上照片就可以了。那天少有的化了淡妝,動態照片居然能夠如此的清晰。總之一句話,大人小孩,老板路人,各得所需,皆大歡喜。:)



22. 這次長假,除了充分領教了老人的倔強任性,也實實在在體會了老人對晚輩既依賴又脆弱的孩子氣,返老還童,乖巧聽話,以及偶爾的不講理。把老人當作“受尊重被體諒的老小孩”,這是瑣碎日常的母女相處能夠輕鬆愉快溫馨溫暖之我的秘訣。這張休業時的不旋轉木馬(右圖)是社區清潔小妹幫忙拍的,送媽媽回家後,特地下樓感謝仍在工作中的拍照小妹。拍照前後她都有點惶恐,說不會拍,拍不好。看我選了她拍的照片發朋友圈,幺妹兒開心得不得了。



23. 隨著媽媽的持續恢複,越來越多母女協同外出散步。圖為運動場內的悠哉遊哉,閑庭信步。悠閑母女和突然闖入視頻鏡頭瞬間飛逝而過的專業跑步帥哥互為襯托,魚龍混雜,各得其所。



24. 除了媽媽的盡快康複,這次回家的另一個大“抱負”是協助媽媽穿戴搭配。多番嚐試說服試穿之後,帶回去的衣服媽媽留下了三分之一不到。第一次和妹妹一起哆哆嗦嗦給媽媽換衣服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一人繡花般地牽著衣服,一人小心翼翼護著媽媽,生怕一不小心把媽媽的細弱胳膊腿兒給碰傷了弄折了。



25. 對於我的美媽計劃,媽媽願意並且配合,妹妹們也表示了毫不質疑的一貫支持,隻有弟弟旗幟鮮明堅決反對,說我把媽媽打扮得層層曡曡上緊下鬆像演滑稽戲的卓別林一樣。



26. 我理解弟弟的質疑,也有自己堅定的理論支撐。媽媽極度單薄瘦削的身形配上厚重板紮風格的衣服,不協調不好看不説,被厚衣闊服擠成皺巴巴的一小團,愈加地惹人難過惹人憐。基於這個敏銳發現,這次應用在媽媽身上的搭配理念基本是同一個路數的。以本圖為例:藍色繡花麻衣露出藍色的領邊起隔斷和襯托作用,阻隔褐色衣服與黃色皮膚的蕪雜混融;不係紐扣的開衫平添一份隨意瀟灑;棕色荷葉邊層層曡曡掩飾瘦削的身板以增加適當的飽滿厚重感,遙相呼應媽媽被極度消瘦抹殺掉的超級有凶一族的昨日輝煌。



27. 假期中唯一一次離開媽媽,是由小妹陪著去省城辦事,沒叫出租,也沒動私車,全程地鐵公交加大腳板兒步行。過程曲折複雜但有路可走有章可循,蜿蜒流暢,有足夠耐心就成。這次回去帶給媽媽一大箱衣服,我自己則一身短打,一副返鄉閨女買汏燒的形象。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其智慧的決定。同樣風格同樣衣服,在老家是買汏燒工作服,在台灣是健身服,在成都就變成了休閑服。賺大發了!:)



28. 辦完正事,外甥請客犒勞我們。



29. 飯後外甥領著去了由成都東郊老工業區改造而成的特色音樂公園”東郊記憶“。驚鴻一瞥,印象深刻。成都之行成為四個月探親之旅中途一個忙碌辛苦的華麗點綴。



30. 返程時再度途經成都,妹妹安靜體貼地陪著發呆,漫無目的地閑逛,更用外甥送的新手機反過來抓拍沉默寡言離情別緒中的大姐,一切盡在不言中。



31.



32.



33. 探親四月,媽媽遏止住了持續不斷的體重下降,螺旋上升著總共增重有七斤之多(隻有媽媽和家中弟妹知道這個多字的艱難和深切含義),女兒這邊也沒帶含糊,圖為剛回家時的黃瘦丫頭 VS 三個多月後的白胖閨女。臉真的是白回去了也胖回去了,崩牙後流失的肉肉全數回歸還有多,臉尤其是遊泳圈為最。以至於假期末尾去上海參加大學同學聚會前不得不刻意克扣自己力圖象徵性略略瘦身。右圖的白胖閨女是媽媽N年來唯一的攝影作品,獲全家上下一直的由衷讚揚。



34. 心裏非常清楚,在我離開之後,媽媽很快會恢複自己原有的穿戴習慣。但母女同心玩鬧過嬉笑過,那些絢爛過程點滴,充實了記憶,也飽飽足足地滋養回饋了我們。母女倆握手躺床上碎碎聊天,手牽手一同開聲禱告,陽光明媚的飄窗下一邊曬太陽一邊互相按摩鬆肩骨,沒有比這更雋永更美好更值得反複回味珍藏於心的母女時光了。媽媽的皺紋去不了了,媽媽的巨“凶”也回不來了,但一步步親身經曆和見證媽媽恢複體力,恢複表達能力,恢複書寫能力,恢複行走能力,恢複meaningful姿態表情,心裏的感恩和幸福是語言無法真切描述的。圖爲離別前夕為假期中新結識的老姐妹做決誌輔導前,拙口笨舌的女兒在媽媽的鼓勵下做麵對麵的練習。



回家第二天收到弟弟發在家群裏的“三朵金花”(媽媽,弟媳,輪班陪伴媽媽的當值妹妹)合照。夫唱妻和,弟媳加了一條文配圖解說:“大姐這趟回來,功勞大大的,你親愛的媽咪心情很美麗。” 弟媳是我們家唯一把媽媽叫著媽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