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故地重遊,2022人在旅途。

來源: 2022-06-21 04:24:4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這篇超長流水由微信朋友圈連續七個九宮格匯集而成,圖文略有刪減合並。除了山頂的幾張單反,照片大多是手機,陰雨天的手機。

六月的這趟旅行是幾個月前就提到議事日程上的了,至於目的地則很費了一番周折。兒子用排除法從附近幾個州多個景點一一篩排選出了兩個:一個是Mammoth Cave, 另一個是我們五年前去過的Chattanooga。二選一時拿不定主意,最後根據十天天氣預報敲定了重遊Chattanooga。在當地的具體活動則由我負責初篩,最後協商確定下“登山為主,Segway或自行車為輔“。

抵達當天發現天氣預報有變,超過一周都是陰雨天!當即調整計劃,改以室內吃吃喝喝拍拍為主,雨停的空檔隨時外出騎車為輔。連雨幾天幸遇突然放晴,大半天空擋裏趕緊著把Rock City和Sunset Rock兩座“大山”一並”征服”。圓滿!凱旋!

一. 民以食為天

因為連天碎雨,吃一度成為最有儀式感的主要保留項目之一,有旅館供應的美味玲瓏西式早餐,有精挑細選的餐館堂吃,也有民宿裏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啥啥都能慢條斯理細嚼慢咽細細品。

1: 到達當天的晚餐是在這家Yellow Deli吃的,室內的風格,戶外的花園,餐館氛圍和食物本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點的是店家推薦的搭配酸麵包的Chef Salad,吃得心滿意足。照片是第二天補拍的。



2: 第二天也是點的同樣沙拉。簡單攀談之下,知道當天服務我們的是老板娘夫婦。得知我們的來處,老板娘驚訝地說,他們第二天正要出發去我的州!再往深聊幾句,“哇,就是去你的城市”!驚訝歡喜之餘彼此互留了信息,期待著後會有期。



3. 愛屋及烏,不用餐的時候,前院後院的我們也去過好幾回。



4.



5: 旅館提供的three-course早餐美名在外,最吸引我也最應該克製的是甜點。還真不能小覷這其貌不揚,真的是香糯甜軟妙不可言。對不起,我不單吃了,還全給吃完了。放在樓道的夜間甜點我也每次必嚐,旅客們留下的美評沒有絲毫的誇張。



6: 從旅館搬去民宿的當天,最後一次自行車騎行後,兒子坐在汽車裏四處電話問詢,終於找到N公裏外一家有售小龍蝦的中式小餐館。按慣例為自己要了三磅,居然沒能吃完,圖片是帶回民宿第二頓吃了一會兒後才想起拍下的。一共吃了三頓才徹底消滅光,難道真的是寶刀見老,胃口大不如前?有意思的是,內陸餐館小龍蝦的味道比海邊城市來得還要地道。



7: 天氣放晴,Rock City山頂上的午餐。全素沙拉,平衡一下旅途中的自我放縱。



8: 回家半道上按例拐去Montgomery在韓國餐館刹了一腳,圖為就著韓式小碟等辣味海鮮麵Jjamppong時隱隱克製暗自激動的瞬間。



二. 風裏雨裏單車行

9. 2017在Chattanooga的整個旅程中,Segway是男女老少全體喜愛的唯一項目,圖為受到激勵臨場加入,裙子都沒來得及換就興奮上路了。



10. 這次因為連天夏雨,完美錯過Segway,更沒法爬山,順勢上位的是自行車騎行。



11. 當地租車費用是八塊錢一天,二十四小時內隨便騎,但每小時需要存入取出一次,錯過這個環節,每半小時罰款五元。記憶沒出錯的話,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正經碰過自行車,一開始真的有點發怵,老是忍不住腦補路遇危險突然刹車前仰後合的係列場麵,活靈活現,不緊張是不可能的。甫一上車,秒適應,騎得溜順,一下子愛上風裏雨裏“飛起來”的感覺。乘風破浪,歸來仍是少年!



12. 雨實在太大或者淋到一定尷尬程度的時候就打道回府,洗浴更衣稍事休整,雨一停或稍微緩和一點就又往外麵跑。天人合一,配合相當的默契。



13. 雖然錯過Segway,單車騎行還是盡興了的。



14. 特別強調一句,Chattanooga的道路設計對自行車騎行者太友好了。手工點讚!



三. 雨中即景

15. 下雨天氣裏不能騎車的空檔,基本都在躲雨和等雨停中不急不躁地交替進行。



16.



17. 一邊聊天一邊熨衣服的場景,時長和頻度都超過了之前任何一次的旅行。



18. 或者室外凹造型。



19. 或者室內讀讀書。



20. 嘿嘿,一看就是裝樣子的~~~



21. 第一次租到車還沒騎上幾分鍾就不得不返回住處躲雨,之後掐時間前往附近停車點換車的路上,冒著細雨在路口牆角互相拍照留念,拖拖拉拉耽擱有一分多鍾的時間。還完車返回旅館的路上,警報聲大作,好幾輛消防車工程車擠在馬路的一邊:就在我們剛剛拍照的地方,不偏不倚地砸下一根枝繁葉茂帶花帶朵的大樹枝,整個街麵給蓋得嚴嚴實實。趨前秀出手機上的相關照片,工作人員見慣不驚地哦了一聲,等到看清照片的拍攝時間後,馬上誇張至極拉長聲調地感慨了一聲:哇~~~~~



四. 突然放晴,再次登頂

22. 和傳統意義上有一定難度的大山小山不同,石板路的Rock City容易很多,適合我這樣的登山小白。



23. 當年上山路上,恐高的難兄難弟一路消極,磨磨蹭蹭到底還是捱到了山頂。這是怎麽都不肯下石梯繼續往前走的弟弟閉眼為我們忽悠的背影,注意勇敢靠邊的哥哥透著害怕的站姿。



24. 哥哥為老媽拍的新一代“到此一遊”,效果青出於藍。但憑良心說,更多的時候老爸還是要更勝一籌。嘿嘿,這馬屁是一定要拍的。:)



25. 天突然放晴,五年後重登Rock City的心願得以實現。 



26. 天空足夠澄明的時候,登臨此點可遠眺七州:田納西,堪薩斯,弗吉尼亞,北卡,南卡,喬治亞,阿拉巴馬。我這個睜眼半瞎就算了。:)



27. 天高雲不怎麽淡。



28. 好天氣不易,傍晚時分再接再厲徒步Sunset Rock,上山下山各一個小時多一點。和五年前相比,兒子嚴重的恐高症已經大為緩解,但沒抓沒撓的邊角地帶還是會莫名緊張,身腰腿不由自主地佝僂下來。心有靈犀疼愛有加的,老媽會情不自禁上前攙一把,哪怕隻是象征性的輕輕一碰手。“好樣的,媽媽proud of you。”



29. 沒能等到美麗的落日餘暉,因為沒有辦法在日落之後的黑暗裏於崎嶇小徑上抹黑步行下山。“太遺憾了,要是像我們在的城市那樣早一個小時日落就好了。”“嗬嗬,早一個小時晚一個小時都無濟於事的。關鍵詞是日落,不是什麽時候日落。”對不起,我真的是很費了一通腦子才把腦回路給理順過來,真的是老年癡呆了嗎?:)))圖為遊客小姑娘用我的手機為我們拍下的夕陽to be,真實完美地呈現了小夥子被老媽“威逼利誘”強拽入鏡的懸崖效應。



五. 五年彈指一揮間

這次旅行,原本希望仍舊住在五年前住過的Lookout Mountain山腳下的民宿小木屋裏,上網一查,發現小木屋已經不在List上麵。想著可能因為新冠暫停了業務,沒有深究,轉而做了不一樣的選擇和安排。返家前一天,心裏隱約的牽掛突然彌漫開來,沒太費功夫就勸動兒子陪我走一趟,願意開車為媽媽護航。

30. 荒蕪的前院與當年的景象完全不同,主屋裏亮著燈,但敲不開門。



31. 唯正門前的草木花草們,天生天養,依然錯落有致生機勃勃著。



32. 轉去後院我們住過的小木屋,一回頭,發現原先種滿奇花異草的溫室大棚裏堆滿了各樣的家居雜物,旁邊空地上更有新近焚燒過的大堆灰燼......



上車準備離開,又有點不甘不舍。車裏包裏找不出一張紙片,最後翻出一隻不知道什麽時候買甜甜圈時店家給的船形紙帽,在空白處匆匆寫下幾個字:“Dear L & D, 我們來看你們,可惜錯過了。”

回到屋前,把紙帽夾在正門的邊框下麵,圍著屋子又轉了一圈。我甚至都搞不清楚,離開的是L還是D。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人剛走不久,但這間民宿不營業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

返程途中,兒子默默開車,我也悶聲不響開始研究民宿網和當年與DL的來往信息,最後順藤摸瓜,查到L個人名下的民宿依然營業著。很明顯,去世的是D。

當年接待我們時,D和L已是離婚的前夫前妻,在一起就吵架過孽不得消停,離婚後L幫著D打理民宿出租,盡心盡力,工作拍檔的兩個人反而變得非常的高效默契。

33. “我酷愛園藝,也擅長裝飾和布置房間,但我不會算賬,完全不會。我一個人開不了民宿。”D這樣告訴我。



34. D的家居風格是我喜歡和偏愛的民宿中的一種。



35. 院子和溫室大棚裏曾有過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奇花異草。



36. 這張照片是當年征得同意後我替D拍的,除了回答我一聲表示默許的“嗯”,拍攝前後D就這樣一動不動了很長一段時間。D服役期間以及退役之後去過幾十個國家,“我喜歡眼前的鄉下生活”。期間他談到他中學時代的sweetheart,說你不知道我有多愛她,說的時候用拳頭輕輕捶著自己的胸口,表情和眼神裏的落寞脆弱令人心疼,到今天我都記得。



林誌炫這首低吟淺唱的中文歌曲,我第一次聽到時自然而然聯想到的是遠在幾百公裏外的Lookout Mountain腳下說英文的D。這首歌就像是量身定做為D而做的,那位畢業後隨父去了它國杳無音訊再沒返回的曹姓台灣女生,這些年,你去了哪裏?

 

37. 那天從Rock City山頂回到小木屋,洗漱晾曬,非常的享受。有那麽一刻,難言鄉愁咕咕湧流,突如其來地想要打道回府。是誰說過,再好的地方,遊著遊著就想家了。右圖為五年後模仿左圖的刻意而為,也是這次旅途唯一刻意而為的“行為藝術”。



38. 恍惚間看到在烈日下收納床單的D,打了聲招呼遂下樓搭手幫忙。雪白的床單幹幹淨淨,舒舒爽爽,真的能聞到太陽的味道,心情也慢慢化開來。上一次太陽底下晾曬衣被,是在哪一年?2022右: 景依舊,人不在,五年彈指一揮間。



39. 隔天快到日落的時候,我說特別想看夕陽。D和兒子匆忙交代比劃了一通,我們就雲裏霧裏貿然駕車而出拐進彎曲起伏的山間小路。兩個人都忘記帶手機,一腔孤勇東彎西拐,就在快要放棄的邊緣,突然發現我們已經順利抵達目的地,並且趕在了日落之前。



40. 圖片右下方是當年驅車離開時,D和L向我們揮手道別歡迎我們隨時回去看他們的情形。照片是我透過車窗模糊拍下的。



六. 獨遊

以往全家出遊的時候,我和先生會趁著小年輕酣睡的時候起早獨遊,把夕陽紅only的節目先行體驗起來,日上三竿了再上全家桶,往往豐富多彩一大圈下來,屋裏人還睡得死沉死沉的。這次的獨遊是在旅行結束母子倆在民宿門前擁抱道別之後。我沒有直接上路回家,而是拐去了我們已經騎行過多次的Walnut Bridge步行橋。

41. 兩人騎行改一個人悠閑獨步,T恤短褲人字拖,走得更遠,更隨意,也更任性。



42. 前幾次錯過掠過的都給一一補上了。



43.



44. 因為加油迷路,最後還陰差陽錯開上了供汽車通行的大鐵橋,劉姥姥進大觀園,還真是第一次。



七. 裙裾飛揚

六月主題我是記著的,除了T恤背心短褲,這次旅行還特地帶了好幾條長裙準備好好飛揚一下,無奈連續雨天,裙裾始終沒能飛起來。

45. 這張五月裏的裙裝照片,裙裾人為手動飛揚一下,與六月主題扣個題碰個瓷兒。



疫期這兩年,外出旅行變得相對稀少和不易。去之前憧憬,旅途中體驗,返家後回味。一趟旅行,三重享受,餘味無窮~~~

細碎長文,謝謝大家跟讀跳讀零散著讀!問候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