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病”初愈
不知道吃壞了什麽,新年不久就開始斷斷續續拉肚子,找不到原因。終於風平浪靜後,拍了這組照片,紀念重獲健康的珍貴和重得自由的美好。
iPhone拍照時如果選擇的Portrait檔,會同時出來兩張照片:第一張是原片,第二張是主題清晰背景模糊的portrait片。第二張可以同期或後期變換不同的light設置,我選了安娜阿姨建議的studio light,謝謝安娜!
1. portrait-natural light原片 vs 後期portrait-studio light。和iPhone6相比,iPhone11室內光下拍照相當給力,我個人是相當的滿意,雖然“一看就是剛剛病過的”。
 
2. 原片 vs 後期portrait-studio light。經過一個暖冬,2020疫期恣意暴曬留下的斑斑點點持續淡化中。
 
對Portrait light設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試:Camera --> Portrait --> studio light (or natural light,stage light, stage light mono...)。有朋友說natural light更生動,studio light更藝術 。二者我都挺滿意的。
3. 平時再瘦也瘦不到臉上,這次居然立竿見影清秀不少,遊泳圈也小了一號。拍粉描眉換裙子特意留個苗條念想,當時的實際比照片上更苗條些。

4. 然後,持續恢複中。
 
5. 跨進新年的時候 vs 恢複到目前的樣子--丟失的體重已經風一般殺回來了。
 
平時的穿著順色或隨意搭的時候多,這次受bronzegoat美眉的激發,本來想認真拍一組亮色一些的撞色嚐試,人一不舒服啥都泡湯了。 改貼幾張2016到2020的舊照,青黃不接的時候,紀念一下勞苦功高先後殉職的兩副禦用墨鏡:國旗墨鏡和紅色墨鏡 。
二. 國旗眼鏡
2016到2018,留下不少單反照片。有一個時期,斑竹美眉規定群曬照片必須單反,對我這樣拈輕怕重又喜歡參加活動的人是相當的管用。
6. 長發飄飄的2017。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脫離主題稀裏糊塗地著迷一樣“技術”,學的時候認真到迂腐 ,勁頭一過又忘得精光。完全記不起來這張照片的邊框是怎麽出籠的了。

7. 2017,南方冬雪。

8.

9. 2018,盛夏。這幾張撞色搭配是蹦達著跳出舒適圈留下的曇花一現的五彩畫麵。

10.

11.

12.

三. 紅色墨鏡
國旗墨鏡之後,紅色墨鏡曲裏拐彎兒地成了禦用接班人,直到前不久被撞斷了鏡腿。
13. 2018年底,“步步珠花”作業照。

14. 2019,人在旅途。

15. 2020,拍於夏洛蒂花園。

四. 揚長避短
好幾位朋友調侃過,說老聽我說揚長避短揚長避短,相反的例子是不是好歹也給一個。實在不好的留不多久就刪了。
15. 這裏是保留至今,想要分享,卻一直沒有勇氣分享的一張。
16. 同一條褲子不一樣的搭配。

上周朋友打電話來說,拿到的結果明明是陰性,還是很鬱悶很沉重的感覺,生活工作孩子攏在一起,真的有點摟不住了。朋友的感受應該不是孤立的吧,大家多動動,家門口走走也是好的。這個時候,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