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或之年開始實踐兒時的夢
記得少年時,看了當時的革命樣板戲芭蕾舞“紅色娘子軍”, 回到家裏就像是著了魔似的,一個勁兒的跳啊跳啊, 覺得跳舞在我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子眼裏幾乎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當時是隨軍家屬,住在偏遠的軍事實驗基地, 上學也隻能上附近鄉鎮裏的農村小學, 父母親把我們生下來就接著去忙新中國的建設了, 能有個小學讀書已經不錯了,哪裏有什麽文化藝術方麵的培養。 可是小孩子的天賦真的是來自上帝, 當時的小學裏隻記得畫畫課和體育課我最喜歡,家長讓我:“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特別要求背誦什麽語錄啊,古詩啊! 我總是能逃則逃。一到看革命樣板戲,不知道什麽內容, 就是喜歡跟著跳舞,“白毛女”、“紅燈記”、凡是舞台劇跳舞的, 就不由自主的跟著跳。當時鄉村裏唯一教的是中華武術, 我跟著老師學的是武術,可連老師都說我怎麽把武術當舞蹈在練.. ....
後來好不容易,因為唐山大地震,基地撤銷, 我們家有機會搬到大城市南京了。那年我十歲上小學五年級, 看到報紙上中央芭蕾團全國招學生,年齡正好卡在十一歲上。 我興致勃勃的告訴家長,求問能不能讓我去試試, 母親一向是我跳舞的忠實觀眾,母親被我說動了。 父親是浙江鄉下長大的,小時候是鎮上唯一考上清華大學的高才生, 他看了看報紙上豆腐塊大小的招生廣告,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這種職業,三十歲就失業了,不許去!” 再問的時候父親幹脆放了一句狠話:“打斷你的腿也不會讓你去的! ”。年少時的夢想就這麽快斷了氣,後來考上重點中學, 發覺不少同學是“南京小紅花藝術團”的, 原來大城市裏的家長早早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了, 而我是到了南京才第一次聽到“少年宮”、“小紅花藝術團” 之類的事兒。以前在鄉下哪裏有這些東西, 所以想想自己根本不可能再在跳舞上有什麽作為,雖然不甘心, 卻也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不僅學了理工,還念了研究生,當了工程師,按父親的標準, 我事業有成,也就再沒想過要學跳舞的事了, 可是對舞蹈的熱愛卻越來越濃了,特別喜歡去看芭蕾舞演出, 早期的“紅舞鞋”和前幾年的“黑天鵝”都是我欣賞的經典作品。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有了可愛的孩子,兩個男孩, 沒有一個對跳舞有興趣的,對其他的愛好不少,不論是畫畫、 音樂還是體育項目,隻要他們喜歡我一定盡力支持, 既便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不想孩子們長大了之後, 我後悔什麽。想想沒有多彩文化的人生該如何進行下去?
定居美國之後,物質上的相對容易滿足, 對新移民來說真正難的是文化上的滿足。 首先年少時接受的是中國文化, 移民過來全盤接受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 美國是多元文化並存的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被接納, 這也是美國的魅力所在。 我們的華人協會也是在這樣的宗旨下發展的越來越大, 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弘揚了中華文化,深入華人社區, 讓紮根在北美土地上的華人兒女引以為傲。特別讓我感興趣的就是“ 舞蹈班”,舞蹈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對於我個人來說是圓了我一個少年時代的夢, 讓我在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重新開始學跳舞, 雖然身材不可能象少女時,但心是回歸了,舞蹈可以讓人身心愉悅, 變得年輕起來。我們的舞蹈團,平均年齡早超過三十了, 幹什麽工作的都有,但聚到一起就一個目的,跳出人生最美的舞, 而且永不退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