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王朝更替

來源: 2014-07-09 09:03:05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所有球迷都是民族主義者。在世界杯的賽程表上,巴西曾經是我的祖國。
 
1982年我隻記得奪冠後佐夫舉著大力神杯帶著意大利隊繞場一周的場景。
 
在我童年的足球世界裏,貝利是神。1986年我當然為神的祖國呐喊。我永遠記得1986年巴西和法國的四分之一決賽濟科場上射失的點球,點球大戰時蘇格拉底罰失的點球,普拉蒂尼踢飛的點球,當然還有法國隊的點球中柱彈出後又擊中撲救倒地的巴西門將後背再彈入球門的那個妖怪球。巴西被淘汰了,我很傷心。
 
我也記得1990年巴西隊圍攻阿根廷轟門不下三十腳中柱不下三次卻無功而返,阿根廷隻有三次像樣反擊卻進了兩球(一球越位無效)並罰下巴西隊長後衛戈麥斯,老馬率領風之子們淘汰了卡雷卡、鄧加和阿萊芒的驕傲的巴西隊。意大利夏天看台上哭泣的巴西球迷令我心碎。
 
我記得1994年的鄧加帶領貝貝托、羅馬裏奧以及初出茅廬的大羅、裏瓦爾多一幹天才在美國毫無懸念地登頂。當然還有1998年的齊達內如何擊碎了大羅和卡洛斯的冠軍夢。
 
2002年,巴西再次奪冠,但是桑巴軍團已經開始變得醜陋。裏瓦爾多在角球旗邊的表演不堪入目。2006年,地球上最貴的天才左後衛卡洛斯居然在齊達內罰任意球時跪在地上係鞋帶,導致亨利在無人盯防下輕鬆接球破門。2010年的巴西似乎無人能敵,一球未丟殺入八強的他們經不起任何逆境,被荷蘭奇跡般逆轉。這支號稱最天才的球隊,似乎過於不可一世了,開始令人討厭。
 
然後,有了2014年7月8日這場將被記入史冊的足球賽。如果巴西隊11個隊員和德國隊11個隊員一對一踢小門,他們也許能贏10場。但是作為一支球隊,這支巴西隊不是德國對手。
 
在我看來,昨天比賽前十分鍾尚未進球但勝負已見分曉:注定是巴西的悲劇。那十分鍾裏,巴西控球雖多,但艱難邁過德國中場後,他們依然麵對11個德國人。德國隊雖然控球不多,但過巴西中場如入無人之境,幾次在禁區附近得到機會。如果不是巴西豪華的後衛線極強的個人能力,德國在七分鍾之內就破門了。強弱已分。
 
然而,這是巴西的主場!一個國家大概要幾代人才能辦一次世界杯。何況這是巴西隊,全世界多少球迷的足球祖國!桑巴軍團沒有選擇。必須進攻,隻有進攻!必須先破門,否則死無喪身之地。他們毫無警覺地向德國陣地發起猛攻。而德國隊象耐心與獵物周旋的狼群,象無情的坦克集群,冷酷麵對揮舞冷兵器衝鋒的古老騎兵。
 
作為中國人,隻要想象一下李連傑參加UFC將帶給中國武術怎樣的恥辱和尷尬,就不難理解巴西足球昨夜的悲慘境地。電視解說員都希望比賽盡早結束。我雖然對這支巴西隊無感,也難民心生同情。巴西隊既象失去玩具的孩子,又象被奪去權杖的國王。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巴西昨夜在幾十年一遇的主場舞台演出了一幕完美的悲劇。
 
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或者書讀多了,德國隊所代表的理性足球,逐漸得我鍾情。德國以及風格類似的美國隊成了我足球世界新移民的國度。風格類似的還有法國隊和荷蘭隊。
 
德國隊代表更高級的足球,更接近足球戰爭的本質。無論防守還是進攻,德國隊在場上似乎永遠比對手人多。隻要對手在德國半場得球,兩米半徑內至少有兩名德國球員上前逼搶。這顯然是科學計算和艱苦訓練的結果。德國人嚴謹的陣型象機器般運轉,不知疲倦的奔跑總是能夠扯出敵人陣地前的大空檔,然後給予簡潔的致命一擊。更不要說德國隊的鋼鐵神經讓大多數對手顯得像一隻未成年球隊。無論場上比分是多少,對德國隊而言永遠是零比零。還有比這更令人敬畏的敵人嗎?!
 
巴西曾經是足球王國,絢爛的個人技巧曾經俘獲了多少足球少年的心魂。但足球的專業化已經令早年匪夷所思的技巧成為平凡的專業技術。速度和對抗不停提高的今天,個人技巧意義已經不大。一個人擊敗一支隊的情況隻能是麵對中國隊這樣的近乎業餘球隊的結果。對一流球隊而言,再好的個人技巧也毫無意義。大羅、小羅也許達到了人類足球技巧的巔峰,但是他們所在的巴西隊一樣被法國兵團碾過。
 
再見,巴西,我曾經的足球祖國。巴西與德國現在的足球差距,就像二者GDP的差距一樣。但願巴西的足球好好認識自身差距,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爭取早日重鑄輝煌。也但願占據金磚一角的巴西,經濟上早日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