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子繼承製是怎麽來的?還有歐洲改朝換代頻繁的原因其實是基督教一夫一妻製導致人丁不旺

來源: 2025-04-08 07:43:4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中國在商朝也並不是長子繼承製,到西周才慢慢確立起來的,還是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在歐洲,希臘羅馬時代有長子繼承的做法,保證土地和權力不分散,但是古典時代晚期和中世紀早期流行的諸子均分,是日耳曼蠻族的習慣,隨著日耳曼人征服歐洲,象墨洛溫朝的法蘭克國家,包括查理曼的法蘭克帝國,都是把國家平分給幾個兒子,統一的帝國分裂。到了奧托朝神聖羅馬帝國以後才逐漸改成長子繼承的,也就是中世紀盛期,high middle age那個時代。蒙古人也是諸子均分,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托雷分了蒙古帝國,托雷那一支在中國受中國封建王朝集權製度的影響,元朝很快改成了嫡長子繼承,但是草原上的察合台地區那邊還堅持傳統很長時間,所以總是分裂。草原遊牧民族很多是諸子平分的。

歐洲王朝容易給近親繼承,由繼承而改朝換代,是因為人丁不旺,國王動不動就沒有兒子了。這是因為基督教堅持一夫一妻製,而且情婦生的私生子沒有繼承權,所以後代數量就少,古時候孩子長大不容易,還動不動夭折,所以一個家族很容易就絕嗣。東方帝王後宮三千這種,隻要帝王本身功能正常,兒子的數量是不缺的,中國奧斯曼帝國都是如此。至於說清朝到鹹同兩朝以後人丁不旺,乃至出現繼承危機,那是醫學方麵的原因,皇帝本身功能不行,而且應該是家族遺傳的,同治光緒都沒有兒子,這兩個雖然死得早,沒有兒子可能還正常,但是宣統帝溥儀活到了老年,也沒有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