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悲催的看中國足球之路–續

來源: 2013-07-30 13:15:12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感謝版主加精和各位大俠捧場,我就繼續灌水,想到哪寫到哪。

中國足球最矮的前鋒線:
黃德寶(左),趙達欲(中),古廣明(右)。
那時廣東隊還有池明華,王惠良,楊寧等

最老的中鋒可能是遲尚斌,中國隊青黃不接,34歲的大遲踢中鋒。

國足喜歡參加的國際邀請賽: 法國土倫杯,麒麟杯,尼赫魯金杯,泰王杯,北京長城邀請賽等。東亞杯等是後來的事。
最牛的成績是尼赫魯金杯國足1:0勝阿根廷,足球世界雜誌通篇吹牛。

地區比較有名的比賽有省港杯,滬港杯是後來的。

弱隊出好門將,中國足球的門將們有些挺悲催的:
李富勝:從工人到八一最後成為國家隊門將。喜歡魚躍撲球。成名在3:0勝科威特守住點球。可惜英年早逝。
楊寧:條件天賦都挺好,李的替補,一直沒有出頭日子,後來正打當年就退役去了美國,也沒入選當地球隊,相反秦國榮入選了。
傅玉斌和張惠康:一對冤家。張好像因為性格等原因最後生病,一聲歎息。
江津現在在牢裏,他的弟弟是江洪。
最高的門將好像是天津的李繼明。天津還有個不錯的門將是施連誌。
愛脫手的門將有北京的路建人。

愛射高炮的後衛有呂洪祥,攻上去回不來的是黎兵,毛手毛腳的是藏蔡林,踢人腿的是王文宗。轉身慢的是徐弘,被高光人球分過的是範誌毅。
82年國足的後衛線好像是藏蔡林,林樂豐,遲尚斌和蔡錦標。

國足比較牛逼的換人後贏球的有:
天津二虎(金剛,樹發)換北京二福(祥福和利福),最後4:2勝沙特。

亞洲杯:
一次換李華筠,一次換高峰。記不太清了。

米盧的世界杯:
找回孫繼海,撤下申思,祁宏打前腰,馬明宇踢後衛,李霄鵬踢左前衛。最後老米盧陰了一把,沒帶李明和申思去世界杯。

第五屆全運會足球比賽產生了第一批接班容誌行那批人的球員,這批人也是曾雪麟和高豐文手下的主力。

五批年輕球員曾給國足和球迷帶來過希望:
李華筠,柳海光這批。
高洪波,宮磊這批。
謝育新的國少隊。
根寶的國奧,這批有郝海東和範誌毅等
還有就是留巴西的健力寶,孫繼海也是這批,隻是骨齡沒去成。

最接近容誌行水平的組織核心球員;
秦國榮:身體條件,技術,意識,體能都不錯,是幾個可以控球傳球組織的球員之一。但是事業心不行,球風軟,思想品質不夠。不受曾雪麟和高豐文的重用。

彭偉國,趙達欲控傳球,技術意識都挺好,身體條件太差,體能,防守都不行。

遼寧/大連的王軍不錯,但太自由,好像不服管,隻有在李應發和蓋增君手下才踢得好,不太記得了。

北京的李輝其實更像箭頭,不是組織性的球員。不知為何宮磊最後沒踢出來。

第一份足球報紙是廣州的足球報,主編是嚴俊君。

年維泗:老年其實是有機會把國足的體係搞好的,他是少數幾個從優秀運動員到國足主教練又到領導的人,同時他的年齡也好,事業心也強。可是由於自身對足球的理解認識能力不夠,以及國足一直沒有機會向外學習,老年沒能把國足的體係建好。女排是有了大鬆博文的教導,又出了袁偉民這樣的人才。男籃裏則有錢澄海和老蔣這樣的人才。

不灌水要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