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新加坡執政黨在昨天大勝?
9月11日新加坡大選,執政黨總得票率高達69.86%
等到三點多,終於看到反對黨保住阿裕尼集選區,大多數反對黨支持者終於鬆了一口氣。
是什麽原因讓執政黨的成績如此亮麗?
大多數人都知道執政黨肯定保住執政地位,但是沒有想到執政黨總得票率會比上屆大選提高9.7%之多。
原因何在:
選區劃分,政府媒體,這兩項是執政黨的傳統優勢,但這一次顯然不是主要因素。因為執行黨的得票優勢是全島性的。在媒體方麵,個人感覺政府媒體的表現比以往公平,反對黨人士也得到足夠的版麵,鏡頭和平等待遇。而且,在社交和網絡媒體方麵,反對黨表現一向不錯。
這次大選對執政黨的明顯優勢是:李光耀先生的葬禮,建國五十年大慶。這種優勢是眾所周知的。
執行黨2011年大選失利後,李顯龍政府在政策上作出很大的改進,大力提升中下層的社會福利,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執政黨在這次大選前有很強的危機感,從部長到基層領袖都全心投入。在選前集會中,李顯龍,尚達曼和傅海燕的幾場長篇演講非常動情,內容也有很強的說服務。
還有一些選票技術性改進,比如在選票上印製候選人的照片,大多數人不覺得這有什麽影響,其實這個小細節對執政黨候選人是明顯有利的,因為他們常年累月出現在大眾媒體,對選民來說非常眼熟。
但是有一個影響巨大的原因,執政黨永遠不會說,但是我們可以從合格選民的統計上看出端倪
1997年 1,800,000
2001年2,036,923
2006年2,158,439
2011年2,211,102
2015年2,462,926
18年間,選民增加了66萬。而新加坡的自然出生人口是負增長,所以這些增加的全部是新移民,占到總票數25%左右。在選票政治中,這是一個絕不應該忽視的團體。而反對黨基本都在打反移民的牌,完全不顧這個選民群體的反感。這個群體在媒體上是沉默的,但是在選票箱前,他們票有著同等份量。反移民的政策雖能吸引一部分本地選民的票,這一部分人在社交媒體上的確聲音很大,但在票數上可能遠遠不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