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突然打破沉默再爆猛料
美國“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7月31日突然打破沉默再度爆猛料,將美國更大規模監控計劃“Xkeyscore“的細節曝光,美國情報機構分析人員可以通過該計劃對全球每個人的互聯網活動進行“實時監控“。
2012年該計劃在1個月內存儲的各類監控數據記錄高達410億條。
美國官方再次陷入被動,“棱鏡門”事件進一步發酵。
再爆猛料
覆蓋所有網上信息30天存儲410億條
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發布的文件資料顯示,這項名為“Xkeyscore”的監控計劃“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網上信息”,可以“最大範圍收集互聯網數據”,內容包括電子郵件、網站信息、搜索和聊天記錄等等。
根據相關資料,美國情報機構分析人員甚至可以通過“Xkeyscore”計劃對個人的互聯網活動進行“實時監控”。2012年“Xkeyscore”在1個月內存儲的各類監控數據記錄高達410億條。
雖然美國法律要求在監控美國人時必須有相應的批準書,但“Xkeyscore”在技術上也可以監控任何美國人,分析人員即使沒有批準書亦可獲得相關數據。
資料也顯示“Xkeyscore”計劃已經協助美國情報機構抓捕了數百名恐怖嫌犯,但外界對如此大規模的監控計劃仍感到非常擔憂。
可監控任何人數據
最長能存放5年
斯諾登稱,他受雇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時,曾有機會使用“Xkeyscore”計劃。他曾形容,隻要有相應的電子郵件地址,他可以對任何人進行 監控,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法官總統。但是美國官員強烈否認了斯諾登的說法,共和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傑斯稱:“他在撒謊,他不可能做到他所說的 那些。“
《衛報》指出,由於“Xkeyscore”產生的監控數據太過龐大,內容隻能保存在係統裏3到5天,元數據可以儲存1個月。NSA因此建立了新的數據庫,分析員可以將其“感興趣“的情報“另存”在那裏,並可存放長達5年時間。
有分析人士說,《衛報》當天公開斯諾登提供的大部分與“Xkeyscore”相關的資料和技術信息。斯諾登曾表示,為了獲得俄政治避難地位,同意“今後停止損害美國的利益”。
官方否認
白宮把“球“踢給安全部門
稱不知道這事兒
對於斯諾登披露的Xkeyscore項目,白宮方麵拒絕透露國會是否知曉這個項目。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尼爾稱,他不能保證國會是否已被告知這個項目的存在。麵對記者的提問,他說:“對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稱這個問題需要向美國情報
辦公室主任了解。兩名美國情報部門高級官員隨後也辯護稱,“泄密者斯諾登今天公布的內容並沒有來龍去脈,他公布的項目圖片完全是不準確的。”
NSA在發給《衛報》的聲明中說,有關情報對象隻限於“美國境外目標“,其中也包括“Xkeyscore“計劃在內,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及其作戰部隊”。
答疑解惑
1.斯諾登為何冒險繼續爆料?
時至今日,斯諾登還未獲得俄羅斯臨時避難的許可,可以說是前途叵測,但是他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再次拋出如此重磅炸彈呢?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法專家楊勉上午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根本上來說,斯諾登的本意就是要把美國的監控項目全部揭露出來。雖然他向俄羅斯申請 了避難,普京也對他提出了“停止損害美國利益”的要求。但是目前他還沒有真正進入俄羅斯,所以他要利用這個時間來盡可能地完成揭秘事件。 ...華嶽論壇 - "http://washeng.net"
2.繼續爆料是否影響俄羅斯庇護?
楊勉分析稱,斯諾登再次拋出美國“監控”項目,對俄羅斯為他提供政治避難的影響不會太大。雖然表麵上普京要求斯諾登停止繼續爆料,俄羅斯也遲遲沒有為斯諾登提供
手續相對容易的臨時避難。但從背後來講,其實俄羅斯
和美國是在進行一場博弈,俄羅斯本意是想把斯諾
登留下來,所以不會輕易讓美國將他引渡回去。
如果俄羅斯因為這個事情不願意再接受斯諾登,或者讓美國把斯諾登給弄了回去。那麽,這場背後的博弈俄羅斯就是滿盤
皆輸,俄羅斯是不會這樣做的。
3.俄羅斯為何遲遲不完成避難申請?
楊勉分析說,俄羅斯之所以遲遲沒完成斯諾登的臨時避難申請也是有所考量的。9月份,奧巴馬即將前往俄羅斯參加二十國集團會議,此前有媒體稱奧巴馬將會因為斯諾登事件拒絕前往俄羅斯出席該會議。但是斯諾登隻要還沒進入俄羅斯境內,普京就有把這個事情撇開的理由。 ...華嶽論壇 - "http://hua-yue.net"
同時,這樣對斯諾登的安全來講也是最好的考慮,他沒有正式進入俄羅斯,奧巴馬就無法直接讓普京交人。
快評曼寧斯諾登的“棱鏡”?
北京時間昨天淩晨,2010年將美國機密情報公布於眾的前美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被裁定犯下間諜罪等重罪。依據美國的反間諜法,曼寧還麵臨其他 20項指控。這其中12項指控的每一單項都可判處最高10年監禁,曼寧最高可能麵臨136年徒刑。如果這些罪行都成立,那麽他的餘生都將在監獄中度過。
在曼寧的命運即將被定格的同時,他的“後輩”斯諾登的命運同樣讓人擔憂。英國著名小說家奧威爾曾在《1984》中寫下一句經典:“欺騙無處不在時,實 話實說就是革命行動。”因此,有人將斯諾登形容為一個揭秘數據時代的“革命者”。但是這位“革命者”在大多數美國人眼中卻是一個“叛國賊”。
此前,美國雖然曾透露,美國不會尋求判處其死刑或是施加嚴刑,但是如果把斯諾登引渡回國將會以間諜罪對他進行指控。而自6月23日由香港飛抵莫斯科,斯諾登至今仍“流浪”在謝列梅捷沃機場中轉區。
如今曼寧已被“懲戒”,那麽,曼寧的今天會不會就是斯諾登的明天?
本版文/記者蔣伊晉實習生葉攀實習製圖/廖媛
斯諾登揭秘大事記
6月5日斯諾登向英國《衛報》爆料,從2013年4月25日至5月19日,美國電信巨頭威瑞森公司須每日向美國國家安全局上交數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涉及通話次數、通話時長等,但不包括通話內容。“棱鏡”監控項目由此暴露
6月7日在加州聖何塞視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做出回應,公開承認“棱鏡”計劃
6月9日斯諾登接受《衛報》專訪,公開其身份
6月23日斯諾登離開香港,前往俄羅斯
7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領事機構證實,斯諾登已通過該機構向俄羅斯提出政治避難請求
7月12日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與多名人權組織代表會談,並向俄提出庇護申請7月31日斯諾登再曝美國“Xkeyscore”監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