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鷸蚌相爭的故事

來源: 2013-07-16 20:21:2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今天,我說了世界上飛行最遠的鳥,叫做“塍鷸”。可以從北極附近的阿拉斯加,一口氣飛到南極附近的新西蘭。

這個鷸,就是鷸蚌相爭的鷸。一種水鳥。

鷸蚌相爭的故事如下所附。

可是,我有個思考很久的問題。

蚌用寬大的嘴,夾住了鷸尖尖長長的嘴。雙方咬住不放。

那麽,他們倆怎麽還能喋喋不休地吵架呢?一說話,不就張嘴了麽?百思不得其解啊。


==== 故事 =====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互相征戰不休。有一次,趙惠王打算攻打燕國,有個叫做蘇代的謀士,認為兩國互相戰爭,必然生民塗炭,又擔心燕、趙兩敗俱傷,最後都會 被趁機坐大的秦國並吞,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希望他能夠停戰。蘇代見到趙惠王,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反而說了一個故事︰

「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 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曬太陽。

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

鷸說︰『如果今天不 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曬死!』

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

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 誰。有一個漁夫經過,就毫不費力地把牠們一起給抓住了。」

蘇代接著說道︰「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兩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國 就是那個漁夫,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趙惠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國的計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 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