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壇綜藝會13期】暖場—寫在星期一

來源: 2024-09-16 09:25:3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又是星期一了,中秋節就要到了,明天一早可以看中秋晚會了。很久沒看這樣的節目了,每天都是在追劇。一部接著一部的,又跟熊瞎子掰苞米一樣,掰一穗兒扔一穗兒的,如果不記錄一下看過的劇,很快就覺得那些看過的還是新劇呢:)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都要團圓,拎著月餅、禮盒的串門,回家。有點像美國的感恩節吧。現在也許很多人都做不到節日都能全家團聚了,但月餅還是會吃的。

我都好多年不好好吃月餅了,覺得現在的月餅又甜、又膩,真不如以前的好吃,當然也許因為以前吃不到什麽,現在不缺嘴兒。很多東西味道不一樣了,確實很多人說因為不缺了,其實細想想還不完全是,過去的東西沒有那麽的油,而且沒有什麽衍生的同類。現在的月餅很多都脫離了月餅原本的樣子,餡兒也花樣百出的。

記憶最深的是,小時候外婆在我家,那時候我們還生活在內蒙,到了過節媽媽買了月餅還有糖果,我們每個人拿個小塑料袋,媽媽分給我們,每人一塊月餅,幾顆糖,外婆也有份。那時候大舅舅家的小女兒在我家,她是特別貪吃的,剛剛分完她就開吃,我們都互相看著,你吃一點什麽,我也吃一點什麽,這樣最後大家一起吃完。

結果很快舅舅的女兒就把自己的月餅、糖果都吃完了,然後看著我們的饞,我們就說,你幹嘛那麽快就吃光了?她說,奶奶說的,不趕快吃完會壞掉的。外婆聽了笑,然後就把自己的那份給她吃。

在物質缺乏的年代,我們對兒時的記憶非常深刻,因為一點點的吃喝就會讓我們感到特別的快樂,對那些我們曾經在一起玩得歡天喜地的玩伴也是記憶深刻。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非常優越了,什麽都不缺,所以快樂感也少了很多,家裏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渴望的饞的零食,有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饞什麽。這是怎樣的感覺呢?似乎很痛苦,不幸福。

過不過節日子都差不多,我們現在也基本進入這樣的狀態了,Costco現在節日的貨越來越提前了,離聖誕節還早呢,但裝飾已經擺出來了,也有人開始買了。老人家在這兒站了半天了,是不是在琢磨著今年家裏兒孫都要回來,要不要買一個給孫輩們看看,讓他們有個驚喜,更加開心,這個裝飾不便宜。

萬聖節下月末呢,糖果已經擺出來一些日子了,現在萬聖節照一切差多了,以前非常認真過這個節的人特別多,現在少了,而且發糖的人家也少了,很多提醒在節日之前都會有,要小心你拿到的糖是不是安全,因為現在大麻合法化了,所以不安全因素確實多。

現在的賊多強盜也多,有時候開門進來的不一定是討糖的也許就是壞人。

小孩子們還是很喜歡這個節日的,很多時候每到這天都下雨而且降溫,因為已經十月末了,我們這裏比較涼了,但那些孩子依舊都穿著很少,女孩兒們都穿裙子呢,好多孩子都凍感冒,那也開心。

聖誕節還真是每家都要裝飾的,有些房子請人掛燈門前擺很多擺設,擺很久,不過現在這些擺設都很貴了。大家不會像過去那樣擺很多就是了。

商場過了勞動節就不那麽熱鬧了,因為打折過去了,東西都恢複了原價,挺貴的,大家失去了購物的興趣,高檔店裏購物的人基本沒有。加拿大鵝有專賣店了,貴得不得了,都上千甚至好幾千。那天聽老梁的視頻,他就說過去羽絨服上萬的都有,現在人們不買了,都買軍大衣,雖然不好看但暖和一樣穿。這叫性價比。他有一期節目講消費降級說得挺好的。

消費降級,吃喝不能將就,周末包餃子,過節。我不管過什麽節都得找空包點餃子,豬肉白菜餡的。非常好吃。

有網友推薦我拚多多上的包餃子工具,我一個朋友也買了,她說不喜歡,餡放不多,我喜歡大餡的餃子,所以就沒有去買。算了費事兒就費事兒吧,我現在都買餃子皮已經省了很多事兒了。

其實餃子自己擀皮香,但是和麵揉麵擀皮是個力氣活兒,能省就省了,過年估計得自己擀皮,以示重視:)吃餃子要一大家人一起才有氣氛,人少了沒意思,過去過年就是的,一家人包餃子圍著一個大桌子上,包一蓋簾一蓋簾的,煮餃子都是大鍋,特別有過年的氣氛。

昨天又做了一鍋豬蹄,非常成功,過節了,吃吃吃!

昨天去了韓國店,買了小黃瓜上周想買的不大新鮮,生吃的還是要新鮮最好。

我記不住哪天過節,見到有大批月餅就開始買,前段時間買了一盒稻香村的黑芝麻的也是酥皮的,這次買了五仁的。我不咋吃的,不喜歡天的油膩的,稻香村的點心也是甜膩的多,記得上次回國買回來一盒,拚命吃完長了幾磅,好不容易瘦回去了,要說不管什麽中國吃的,還是國內的味道更正宗,尤其哈爾濱紅腸還有點心,這裏做的還是味道不一樣。

記錄一下我過去的周末,明天早上起來看晚會吧。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