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種牙記(2)

來源: 2024-05-28 18:25:2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021年感恩節前一天,我終於了卻了苦等一年多的種牙心願,感想頗多。  
   前幾天,我分享了貼文《在美種牙記(1)》,記錄了我在馬裏蘭牙醫診所的拔牙經曆,7月份完成拔牙後,遵醫囑,三個月後才能種牙。
   11月1日一大早,我在女兒陪同下準時來到馬裏蘭一家專門種牙的醫院,開啟了我的種牙過程。
   作為初診,一位年輕的小帥哥醫生先替我檢查了牙齒,然後告訴我:你這個左上倒數第二顆大牙是可以種的,但這裏隻是種個牙根(他給我展示了牙根模型),種完後三個月,你再去原來拔牙的診所配上牙冠。原來美國的牙醫分工那麽細,我記得7年前在上海九院種牙時是一個科室全部搞定的。我點頭表示同意,然後進來了一位老太太,遞給我一張明碼標價表,初診48刀(因為我已加入一個牙科省錢計劃 A dental savings plan,所以有折扣),然後一星期後拍CT,   563刀,最後種牙根 1788 刀,這樣總開支在2400刀左右,再加上下次配牙冠的費用,估計總共應該在3000美元左右吧。在我表態可以接受後,初診就結束了。
   11月5日,我再次來到醫院,拍 CT 時間很快,隻是感覺為什麽他們不能直接在初診時一次性搞定呢?還得讓我們跑兩次,帥哥醫生檢查了片子後,確定預約了種牙時間。
   11月24日12點,我按約來到醫院,由於臨近感恩節了,醫院裏並不繁忙。一切按部就班,先是由護士漱口消毒,講解種牙後的注意事項,然後躺在椅子上等醫生,一刻鍾後,小帥哥醫生帶著兩名護士進來了,打麻醉、鑽孔、上螺絲、植入鈦合金牙根,幹淨利落,一氣嗬成,總共不到20分鍾就全部搞定,然後再去拍 CT,最後由醫生檢查,他說了句 perfect,我從片子上可以清楚看出,牙根已種好,大功告成。
   從 CT 室出來,我看到清潔工阿姨都已經在打掃衛生了,原來我是當天最後一批顧客,感恩節到了,估計醫院工作人員都準備早早下班回家過節了。
   回到家,麻醉過去後,牙齒一點也不痛,醫生給我配的止痛藥和阿莫西林,最後一粒止痛藥都沒吃,就吃點阿莫西林,防止發炎。
   接下來按醫院程序,就是12月3日再去 check 一次,三個月後再複查一次,如果沒問題就可以去種牙冠了。
   此次種牙與多年前我在上海九院種牙的經曆有差別,但也有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1、費用基本接近,3000美元左右的總費用還算公道(五、六年前我在上海九院種過一個牙,花費1萬7人民幣,但現在價格下來了),有意思的是我一位在西雅圖的同學說,怎麽她去牙醫那谘詢,種個牙得花 5000 美元,嚇得她望而卻步,她說是否你這裏用的材料有問題,據說有的人種了牙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了。聽了她的話,我請女兒特意在24日種牙前,問了護士小姐,她斬釘截鐵的回答,這個鈦合金絕對不會影響你做核磁共振的。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麽西雅圖的價格會那麽高呢?也許我選的醫院參加了我那個牙科省錢計劃 A dental savings plan,所以價格公道吧,說起參加這個計劃也是一位熱心博友向我推薦的,真的很感謝他。
      2、醫院的防疫措施非常到位,一進去就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和顧客都戴著口罩,每個房間都備有洗手的消毒劑,當我做完 CT 檢查後,護士馬上對所有設備(包括椅子)消毒一番,看了著實讓人感覺很放心。
      3、程序有點繁瑣,顧客需要一次次去醫院,確實有點勞民傷財。我記得在上海種牙前後就三次,第一次是專家門診檢查,拍片,確定方案,第二次就是種牙,第三次是一星期後複診檢查,全過程在一個月內全部搞定。而此次在美僅種牙根就先後得去醫院五次,三個月後種牙冠估計也至少要兩次,真是考驗人們的耐心了:)。
    俗話說得好:牙口好,吃嘛嘛香,所以上了年紀後,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我夢寐以求的美好目標!(後麵發生了一波三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