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裏的NPD 自戀型人格障礙

來源: 2025-07-14 14:40:5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寫下子,也會有人點,也會有人指,甚至可能被推到條。但一切,我來,已無所了。
分享出來,不是了爭論對錯,也不是了博取同情,而是給這段漫、複的婚姻生活,畫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句號。

既是向大家的傾訴,也是我自己的一次告與交代。真正的告,不是對過,而是於學會好好自己一聲:謝謝你,撐來了。
所有的評論也不會答複。

三十年來,我一直困惑,始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麽。無努力去改自己、去迎合、去理解,始找不到答案。
直到後來,在心理醫生的一番點下,我才明白,原來些年,我一直與 NPD(自戀型人格障礙)共存了三十年。一切,於有了一個解

,我也想經曆寫成一本小,或者改成一部電視劇,把那些複細膩、撕裂的情感完整記錄下來。可如今,寫的衝消退,也失去了太多趣,隻剩下零零散散的片段,隨手留在裏。

,將來會有某個人,有看到些情,願意替我把故事繼續講下去,也算是一種了吧。


NPD,即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健康狀況,其特征包括誇大的自我重要感、對過度關注和美的烈需求、人關係困,以及缺乏同理心(根據 Healthline 法)。根據《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患有 NPD 的人通常表出誇大的自我形象、相信自己獨一無二,以及一種得感。他也可能缺乏同理心,利用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鋪墊家人的事, 也更能理解行念, 盡量具體例子:
 

1。首先,到他爺爺

他曾告我,相敬如是他小腳奶奶婚姻的要求(在她那個年代,是女人婚姻能抱持的最高期望了)。
爺爺能把她逼到撞,幸好他奶奶後來守寡,才不必再撞受苦,又碰上大孝子,便有了奶奶,姑姑,爸,他三兄弟的大家庭。

我,奶奶從不火。如果我是個七十幾的寡 70得了子,我可以肯定不會對孫火。事上,就算是我,她也不是寡,但七十多歲時從未女、外孫發過火。

但我提醒他,我並不是一個七十的老太太。不要用七十老太太的準來要求我。IF我被弄要撞,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奶奶就撞


2. 再來他爸爸:

媽媽60歲時提出離婚,曾離家出走半年, 究竟如何回去的, 回去,自己自己一個台掛衣服需要人扶一把。 在他那個年代那個年 這樣的決定非常罕,可她當一定是承受了很大的力,才會做出這樣選擇

一件小事,比如她隻是提醒不要刮底,他爸爸也會把這歸因於她的更年期情,而完全忽略了她的真感受和合理求。種做法其缺少了有的理解和體相敬如度也就無從起了。

另外,他把大學分配的房子讓給人,卻又接受他兒子的房子。在外人看來,可能是出於高尚或謙讓,但也可能是一種外界同和讚揚度需求,希望被認為道德高尚。

怪他媽媽,如果隻靠她一個人的工,她一可以把生活得很好。


3該輪到主角出

利用我來滿足所的「盡孝」需求,以及其他自己道德感的滿足。

當我因他把我的喂奶像(有暴露鏡頭 和泳裝照片偷偷家人而我生氣,他就無端指我是「女人」,我不你孝父母。我我父在我喂奶都有回避,果一句我爸看了又怎 But相敬如,是不可能把客人的照片隨便送的。

老二他要我媽媽讓前座, 之前不久我坐在後麵暈車吐一 是因他把我當自家人」,而把他父母當客人,因家隻會外人客氣,自己人neglect。可當我生氣,他又上拿「相敬如」來束我。

臥槽, 很擅spin(扭)」來自己解,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卻完全忽略了我的感受。種做法,其就是用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地,在很多事情上也表出了極大的缺乏同理心。
比如,我曾經說過不要刮子、不要製造大的噪音、吃飯時不要了最後一粒米而拚命刮碗 (因他父要求的), 他卻認為這是我的問題,而不是他的問題

於我把家裏的碗、筷子、匙都成了木的,因我不想再他提供些「製造噪音」的工具。如果他真的持要出那些聲音,自己去工具吧。

90年代,當我一個人在美國邊懷工作,你隻有三周假期從國外回來陪我坐月子。可是,這時收到爸爸寫的信:
1)要你哥哥買藥
2)要你弟弟做什麽,
3女的中文名字,
卻隻字未提我一個人孕、獨自承擔的辛苦,也沒有提到他三周應該好好照我、陪伴我。

此表達不滿,他連續三周板著臉給我端雞湯 幸好我堅韌,沒跌入鬱症。 ,我的父母就提醒我,以後和你一起生活會非常艱難這時我決定離開他。 可有了孩子,到底是心了。

細節可以看得出,他和他父都缺乏人的感受和需求的理解。 都表出明的「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征。


接著來個Finale:

2年前當著人的麵,他希望我走在他前麵離開個世界,這樣他可以照我,不我感到孤獨。WOW 們說說 如何感受啊

首先,他有沒有真正問過我的選擇

法,其就是典型的「NPD」(自戀型人格障礙)式的自我感,用來提升自己的道德感,看似關心,實則更多是在滿足你自己的情感需求。

我想清楚地告他:
當我離開,我不需要他再像坐月子板著雞湯,也不需要他用種方式來「照」我,更不想成他用來彰道德或感自己的工具。Just Say NO!


看來意平,再來幾個百思不解的段子:有好笑的, 更多的是心酸

 

2

習慣性地利用自己的兄弟、侄子,來滿足他那種關注和美的烈需求。於是,電話,你隻能聽到他滔滔不、指點江山。 背後,映射出的正是他期以來缺乏界感(boundary),以及同、被崇拜的念。

當初,好隻是借錢給他弟弟讀書。等到他開始慢慢償還時,他卻當著眾人的麵大聲喝:你看,他們還錢,我就不要他們還了吧!” 那一刻,如果我不表,就立刻被推成了壞人成那個不近人情的人。我沒表

後來,他還瞞著我,我的中學同學——一位科學家,替他弟弟寫推薦信,了很久我才知道件事。

錢給他哥哥下父母家的房子。他的媽媽希望嫂子能下借錢協議,但嫂子不肯;而有虔基督信仰的哥哥,也沒有任何擔當,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得不明不白。

於是,我慢慢明白,如果我無如何都做不了好人,我也不願意再裝成好人,索性選擇不再與他家人係,這樣至少可以保住內心的平靜。

心理學家曾耐心分析我聽,很可能他的母親長期活在抑中,常因家族而爭吵。於是,他就把我投射成那個阻止、限製他自由的角色,仿佛我每一次提出界,都在重演他母阻止他父的那一幕。

一切,於看清了,他的無界,他的需求,他的投射,而我,也於不再自,不再困惑。

 

3.

有一次,我特意安排了去看他最喜的歌《卡》,並托居家的母女幫忙照看孩子。等我去接孩子,她正好在看電視,他當怎麽又在看電視居立刻回了一句:就看了一小會兒。

一般正常的夫妻來,我本可以直接告他:這樣說得不愉快。但我太了解他了,指出他的缺點,就等於自己主撞到口上。

第二天一早,地上了幾白雪。我出送孩子去中文學校,他正在雪。我便了一句:便也幫ZZ一下吧,她做完腰部手,老公又在日本出差。我的本意很簡單,隻是想借舉動對鄰居幫忙照看孩子表達一點友善和感激。

下午我回到家,發現他不在,就打電話問他。電話裏,我隨口了一句:你有幫ZZ沒想到他當電話裏就火了。等他從Costco回來,更是歇斯底裏地大吼:你就跟你,老是指使你爸做事!

我當時對 沒有必要把我的父母扯來,我從來沒有主把Ta的父母扯事情裏。我隻是針對具體的事提出意和感受, 比如月子裏的那封信、照片、些事是我的底

 

之後,生了一幕非常堪的……
 
心理治療師說又是他把自己父母的互模式投射到我身上。
患有NPD的人,很真正做到團隊合作;當人要求他做事,那種原本可能來自豪感和被讚揚後的高尚感,都會被大大削弱。

因此,人往往隻能依靠來行,需要靠自我感滿足。他缺乏與他人的情感接,人關係普遍比差。
也就明了,他什麽必拚命抓住他兄弟和侄子稻草,因他迫切需要有人或某件事,來不斷滿足他那種被讚揚、被崇拜的烈需求。

要麽,就會選擇gaslight(情感操 的人,以此來托和明自己的高尚

gaslighting 了。

最近,我邀請鄰居那ABC夫妻來家裏玩。我聊得很烈,討論退休賬戶的投資規劃,他卻在旁突然用英文插了一句:“There are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an money.”(有比金更重要的西。)

朋友當困惑,他:你是意思 what do you mean?) 他卻並沒有回答,隻是自自地露出一副自己十分得意的微笑。這對夫妻平從不缺席女兒的體育比,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教堂,是非常虔的基督徒。

 不是的,是



4
關於他父的骨灰,北的大學本來隻同意種,沒有允把骨灰埋去。但最後是被偷偷埋下,我能理解他們對長輩的感情,但這樣的做法以理解。

他父是湖南村出生的,他母在北京大,後來她的骨灰被運回他父的湖南老家安葬。那次他從湖南回來,我幫他在上海酒店,也我去LAX 接他。 可是接到, 在路上,他才著一部分骨灰,準撒到太平洋裏。

,如果他能提前告我,我也會有更多心理準。如果我心裏有所迷信忌,他也完全可以考打出租,而不必為難
另外,當在上海,黃浦江其也通到太平洋。 後來他又告我,也在XXcity撒了一些。當我他是否也有撒在YYcity的家裏,他似乎一下子跳了起來。

我知道他出於父母的思念和孝心,但有候,是否也可以考慮讓骨灰安眠,真正得到平靜和安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