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記事(1)-AI說服我去手術

來源: 2025-05-16 14:01:4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不少星壇的朋友知道我前段時間做了個手術,身體在慢慢恢複中。這次算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手術,在醫院呆了兩天半,於我也是新鮮的體驗,遂記錄點雜事。

 

說起來我決定去做手術,專科醫生的建議肯定是主要因素,他從兩三年前就動員我做手術,但我覺得病情不嚴重,怕手術反而傷身體而一直拖著。是什麽促使我下決心呢,除了手術指征的變化外,主要的是AI說服了我。

 

春節前AI應用Deepseek橫空出世,熱度還挺高,我也下載了一個試用。當時正好需要把幾個去年回國做的體檢結果翻譯成英文,就把圖片丟給了它,在它翻譯完後順便要它分析一下。本來也沒有指望太多,但它提醒我重視某幾項結果。我於是把過去做的相關的B超和血檢結果都給了它,它出具了長長一篇分析並建議盡快手術。它的分析讓我信服的關鍵是,它能把不同類型的檢查如多項血檢、B超等的結果交叉引證,以支持它的結論。

 

兩年前AI應用剛出來時我也曾試用過Chatgpt,那時發現AI還不太能處理複雜點的問題,有時還會瞎說,所以後來就沒怎麽用了,仍然是習慣用穀歌搜索。以前我曾經用穀歌一項項地查詢體檢結果各代表了什麽,看得半懂不懂,也不能互相關聯。

 

沒想到現在AI已經進化得這麽強,Deepseek就像站在一個全科醫生的角度下,把各種體檢結果聯係在一起通盤考慮,它給出的分析深入淺出,很有說服力。為了驗證Deepseek的建議,我又拿同樣的問題去問了Chatgpt和穀歌的Gemini,它們都給出了差不多的分析和結論,也是建議手術。

 

但我對手術還是有一些疑慮,告訴這幾個AI後,它們給我詳細分析了做手術和不做手術各有什麽利弊,我若有新的問題,它們再次解答。我猶猶豫豫了幾天,反複提問,AI們24小時在線解答,博引旁征,關鍵是態度和藹、不厭其煩。

 

 

(圖片來自網絡)

 

 

對比起來,我去見專科醫生時,他一般會比較快地打發我。他是個很有經驗的醫生,也不能說態度不好,但他病人實在太多,時間有限不會詳細解釋,他說是否做手術決定權在我。當我想問些關聯問題時,他會說這不在他的專業範圍內,要我去問我的家庭醫生。等我去問家庭醫生時,就更別提了,他會說這些指標不代表什麽、不要緊,我如果說有問題,他就要我去和專科醫生商量,前後五分鍾就把我給打發了。

 

我覺得和我的這兩個醫生比較起來,AI的知識麵更廣、知識更新更快、能觸類旁通,當然最讓我滿意的就是百問不厭和隨叫隨到。我甚至感覺以後除了要找醫生開化驗單、取藥單等之外,其它需要問醫生的問題AI都能解決。

 

AI說服了我做手術,我趕緊找專科醫生安排。手術之後,我的專科醫生也是手術醫生來和我交談了幾分鍾,告訴我手術結果,然後就匆匆去其他病人那了,他當天做了好幾台手術。我故計重施,拿到手術報告和病理檢查結果後又發給這幾個AI,問它們手術中的發現是否符合術前的推斷,它們一項項地分析,告訴我基本符合。

 

我然後問了一個紮心的問題,我問既然病理結果顯示是良性的,那麽這個手術是否還有必要做?我這樣問是因為我自己心裏有一點點後悔。AI們回答說,手術還是應該做的,否則光靠B超等輔助檢查不能很好地判斷是什麽程度的問題,萬一不好呢,現在通過手術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是良性的,也把病灶切除防止以後惡變,這樣我就不用再擔心了。好吧,AI你很會說話,不管你的真實想法是什麽,你說服和安慰了我。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