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來源: 2025-05-09 15:03:2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燕子

十幾年以前,我家搬到了一個有燕子的地方。在這之前,記憶中,隻是在電影或照片中見過它們。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燕子每年都到她們家堂屋的房梁上做窩,孵小燕子。那時人們認為,燕子在家裏做窩,預示著這家要興旺,是福氣。聽了之後,我便對燕子,情有獨鍾。

 

不敢指望發達,隻希望不要太凋零。我家房子快造好的時候,我去看了一次。房子基本成形了,門還沒裝。車庫裏麵的那層石膏牆還沒裝。門上的橫梁上,有兩個燕窩,每個燕窩上趴著一隻燕子。我一走進車庫時,有一隻燕子飛了。另一隻還堅持趴著。一隻圓圓的眼睛看著我,時不時眨一眨,非常可愛。我一看到此情此景,便怯步不前了,悄悄的在原地看著它。這時也還有幾隻燕子在周圍飛來飛去。不久,我就搬進了新家。

 

當我再一次進到車庫時,一切都是煥然一新,嶄新的大門,嶄新的牆,燕子們,無影無蹤了。我抬起頭反複的看著曾經有過燕窩的地方,仿佛有一個地方顏色稍有不同,我總覺得,那就是遺址。燕子沒了,但我總希望下一年燕子會到我家來做窩。鄰居家的陽台下麵,就有兩個燕窩,鄰居家搬來前,我去看過。我希望,燕子也到我家陽台下來做窩。十幾年過去了,燕子再也沒有來過。鄰居家的燕窩還是年年有燕子來,而我家,陽台下麵和前麵的鬆樹裏,隻有知更鳥和斑鳩來做過窩。我覺得,燕子是有記憶的,不僅有記憶,還有傳承,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記住了。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

 

  2015年的七月,我和婆婆到附近的小湖邊散步,這裏我常來,春夏秋冬,留下過很多照片。但七月的這一天頗為特別,湖麵上,翻飛著許多燕子,湖邊的紅亭裏,有兩個燕窩,一個在亭子的最頂上的中心,一個在最邊上。燕窩裏,是一群熬熬待哺的小燕子。燕子的媽媽辛勤的出外抓蟲子,回來喂它們。燕媽媽來時,小燕子們爭先恐後的把頭升出來,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燕媽喂食時是輪流一個一個喂的。喂過之後就安靜下來,下次又聽見嘰嘰喳喳的歡呼聲時,那就是燕媽媽又來了。

 

淡綠色的湖麵上,鱗波閃閃,燕子們翻飛著,湖邊是翠綠的樹木,很美。我們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兒,我照了幾張相。但我沒帶大炮,亭子的頂很高,照不太清楚。我一直想照翻飛中的燕子,但沒有成功過,它們是那麽的輕盈,那麽的快速,我已經很不年輕的身子,怎麽也跟不上它們。

 

如果是我一個人來,我會待很久,但是我怕婆婆累了,就回去了。我想,我明年一個人來,帶上我的大炮和三腳架。第二年的七月很快就到了,我興衝衝的準備去會會燕子們。這天老公非要和我一起去,我說,可以,但你要有耐心,我會待很久。他說沒問題。順便說一句,老公每次和我去商場,都會說快走吧快走吧,讓我感到很緊迫。所以我才會這麽說。言歸正傳,我們興致勃勃的來到了湖邊,直向著那個紅亭而去,快到時,但感覺有點不太一樣,進到裏麵,靜悄悄的鴉雀無聲。我抬頭望去,多年以前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嶄新的亭子,嶄新的頂。亭子也矮了許多。亭子,被重建了,以我的經驗,燕子,再也不會來了。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我的心中,又一次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鬥轉星移,時間飛快的到了公曆2018年八月三號,昨天。我們公司搬到新址已經一年多了,而這個地方,又是一個有燕子的地方。每年的春夏之際,許多的燕子,在車庫裏梁上築巢,生育下一代。昨天早上醒的比較早,四點多鍾就起來了,到公司也比較早,我辦公桌周圍方圓目極之處,空無一人,燈還沒開。但是當我走向辦公桌時,一路上的燈都無聲的逐漸的開開,仿佛在歡迎我。我心裏,竟有一點點的喜悅。昨天早上,稍稍的覺得有一些喘息的機會,這種情況,通常是稍縱即逝的。畢竟是周五,有一點點的輕鬆,有了看窗外的心情。車庫的頂上,排了一排的燕子,呢呢喃喃一片。輪番的飛著,飛一會兒,回來站一會兒。窗子上麵的簷上也有飛來飛去的燕子。

 

我想,怎麽一下子多了那麽多的燕子,是小燕子長大了,在練飛翔嗎?小燕子長大了,也回到這裏來築巢嗎?還是另辟蹊徑?它們,又是怎麽認得自己的老窩的呢?是天生的,還是燕子爸媽教的?燕子回到堂屋,認得自己的老巢,但車庫的梁上有幾個燕窩,它們能分得出誰是誰的嗎?不會搞錯嗎?不會爭吵嗎?都很君子?很多的疑問,我知道,這些問題,都可以到網上尋到解答。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什麽信息沒有?五花八門,目不暇接。重要的是分得出真假,辯得出是非,不去人雲亦雲。而對於燕子,重要的,是知道哪間房子是危險的。

 

  飛翔中的燕子是美麗的,看到它們,我常常會想到身輕如燕四個字,也會想到趙飛燕,但最常想到的是三年級時學的朱自清的匆匆裏麵的第一句話,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 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麽一去不複返呢?。是啊,我們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在這再也不能複返的今天,就看看明年還會轉來的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