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壇綜藝會15期】一部好看的電影 -- 沼澤深處的女孩
沼澤深處的女孩,一頭海藻般的長發,赤足而行,來去如風,如同濕地的精靈,自由、野性、旺盛地生長。
沼澤深處的女孩,是一部電影。英文原名是《蝲蛄吟唱的地方》(Where the Crawdads Sing )。蝲蛄吟唱,鳥語呢喃,沼澤地荒涼又豐饒,野性又詩意。
電影運鏡極美,開篇便是沼澤的光影,水草搖曳,波光迷離,一隻水鳥低掠水麵振翅飛行。視線隨著翩然而飛的水鳥,我們看見一叢叢青草連綿成大小不一的綠色小島,間隔著一個個水平如鏡的湖泊,最後是白色的沙灘和通往天際的海水。
電影三條線交叉敘述,懸疑、愛情和成長。雖然懸疑部分貫穿影片,但這部分其實無足輕重。愛情和成長相伴相生。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獨自生活在沼澤的女孩,未經文明社會的雕琢,從濕地學習生活和生存的成長故事。
女孩也有過溫馨時光,那是有媽媽的時候。跟媽媽一起繪畫,跟哥哥姐姐一起玩耍,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可是酗酒的父親的家暴,使得家人們一個接著一個離家出走。最後父親也走了,留下小女孩孤單一人。被親人遺棄是女孩此生最大的痛楚和心結。
濕地旁的一個木房子裏,小女孩一個人如何生存? 濕地托起了孤苦無依的女孩。晨曦初露,她在濕地裏挖青口。步行到鎮上的雜貨店換錢、買食物。雜貨店的黑人夫妻心地善良,尤其是老板娘,送女孩鞋子、裙子,是女孩孤獨生活中的一抹溫暖。(下麵有劇透)
女孩長大了,出落得清水芙蓉般渾然天成的美麗。美好的初戀來臨,以女孩喜歡的羽毛為信物,一個自小認識的小鎮青年Tate走進了女孩的生活。他們在旋轉飛舞的落葉中初吻,在鹹濕的海水沙灘上擁吻,在雪雁棲息的湖邊做愛,唯美的鏡頭,浪漫的愛情,美得讓人窒息。最重要的是,Tate教會了女孩識字,為她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女孩繼承了母親的繪畫天賦,繪下了濕地上各種生物。Tate告訴女孩她可以出版這些畫本。
離別的日子到來,Tate要出去上大學。Tate承諾節假日回來看女孩。女孩引頸翹望,可是Tate再也沒有回來。女孩又一次承受被遺棄的痛苦,還有痛徹心扉的情傷。在女孩跌倒的時候,濕地又一次托起了她。濕地的鳥是她不離不棄的朋友。漸漸地,心裏的疼痛像浪花卷過沙灘消退了,但痛還在。
女孩後來遇到了第二段戀情。又一個小鎮青年Chase對她展開了愛情攻勢。女孩太孤獨了,她需要陪伴,需要感情的寄讬。她聽信了Chase的甜言蜜語,不料Chase對她隻是玩弄。女孩發現Chase有未婚妻,毅然跟Chase斷絕關係。可是Chase不肯放手,他妄圖用暴力馴服女孩。女孩憤怒了。
此時,女孩的畫本被出版社看中出版,並且約她在城裏見麵。在一個夜晚,女孩搭上了去城裏的長途汽車。也就在這個夜裏,Chase從瞭望塔上摔下來死了。電影的懸疑線就是女孩作為嫌疑犯的一輪又一輪的庭審辯論。
最終在律師的幫助下女孩被無罪釋放。Tate又回到她的身邊。Tate原本想要看世界,所以放棄了女孩,當他完成了學業,他意識到女孩就是他的世界。女孩的畫本接二連三地出版,她是天生的濕地生物學家。她和Tate幸福地生活在濕地旁的木房子裏。
這個沼澤深處的女子,一輩子都沒有離開濕地。
電影中的這句台詞說明一切:沼澤了解死亡的一切,並不一定將其定義為悲劇——當然也不是罪孽。它明白每個生物都會為了生存而做它必須做的事。有時,為了讓獵物活下去,捕食者必須死。(The marsh knows all about death, and doesn't necessarily define it as tragedy - certainly not a sin. It understands that every creature does what it must to survive. And that sometimes, for prey to live, it's predator must die)
為了讓獵物活下去,捕食者必須死。這是沼澤教會她的生存法則。
女孩如同濕地裏的生物,野蠻生長。濕地養育了她,她從濕地生物的行為學會關於愛情、婚姻和生存的一切。她以純真的本性麵對生活,如風一般自由。
一部好看的電影。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