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壇綜藝會15期】秦皇島內,長城腳下(1)
一九七五年夏天,我在秦皇島以北燕山山脈的長城腳下,進行地質教學實習。物探係六個班級組成一個野外大隊,共一百八十多名學生,數名地質係老師和年級輔導員,院團委書記孟憲來老師任大隊長。六月十日中午,我們扛著行李蹬上長春至北京的六十次快車,晚十一點到達秦皇島。全部行李堆放在車站外麵,每班派一二位同學看守,其他同學到港務局俱樂部裏過夜,睡在長條椅上,沒有被褥,隻有書包當枕頭,夜裏被凍醒好幾次。
次日早飯後,全體同學到碼頭聽一位老工人講秦皇島海港的曆史,控訴英帝國主義建港和掠奪中國人民財富的滔天罪行。秦皇島有新舊兩個港口,分布在月牙形的海岸兩端。我們參觀了老港口,幾艘外輪正在卸貨,看到從加拿大進口的小麥和從索馬裏進口的鉻礦石,心裏五味雜陳。中國是農業大國,自古以農為本,現在卻要進口糧食;中國常以地大物博為傲,卻要進口礦石。做為曾經的農民和將來的地質人,其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再看岸邊許多大型裝煤機械林立,鄭州號貨輪滿載煤炭鳴笛起航,心頭又湧起一種莫名的希望。新港口在月牙形海灣的另一端,與老碼頭隔灣相望,輪船和裝卸機械隱約可見。
參觀完畢,在地質老師的帶領下,沿著海濱邊走邊認識岸邊的花崗岩。有些同學在沙灘上尋找奇異的貝殼,小資情懷豐富的同學還不時讚美一下大海。下午四時海濱教學結束,步行一小時到達小火車站,六時登上運貨的小火車。小火車“嗷—嗷—”叫了兩聲,搖搖晃晃地開動了,在山裏繞來繞去,走走停停,晚八點才到達目的地 — 上莊坨。
駐地在煤礦學校,當時學校已經放暑假,空出來的教室、宿舍、食堂、大禮堂和操場供我們使用。煤校條件很好,一排排石頭房子,整齊幹淨,每間宿舍住十幾個人,有大通鋪和單人床。第二天在煤校活動,晚上聽煤校的何校長做革命傳統教育報告。這裏除了煤礦學校外,還有火力發電廠,化肥廠和海軍後勤部的一個單位。
大隊決定辦一個小報,每周出一期,我被指定為撰稿人和編輯。雖然心裏不願意,但這是政治任務,不敢推辭。此後,編輯部時常開會布置任務,跑了一天野外,晚上回駐地整理筆記和岩石標本,然後再寫稿件,有時還要刻鋼板和印刷。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