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當灰犀牛奔跑起來

來源: 雅歌中的百合 2020-05-22 09:01:0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697 bytes)

犀牛是犀科(Rhinocerotidae)動物總稱,為最原始哺乳動物之一,主要分布於非洲和東南亞。別看
牠腿短、頸短,行動笨拙,可一旦奔跑起來,即使是荊棘地,時速也達45公裏!因此美國學者米
歇爾(Michele Wucker),就以灰犀牛來比喻那些經常被提示卻未得到充分重視的潛在危機。

正在發生的灰犀牛事件

在《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The Gray Rhino: 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中,作者著重分析了「明顯的危機就在眼前,人們卻選擇視而不見」的社會
現象。灰犀牛事件並非隨機的突發事件,而是具有可預見性和可確定性的大概率危機;且在危機
引爆之前,早已出現一係列預警信號和危險跡象;但人們不以為然、視若無睹,直到灰犀牛奮蹄
狂奔而來,才張皇失措、潰不成軍。

事物的存在,並不因我們的忽略而消失。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便是灰犀牛事件的生動註腳。
世衛組織(以下稱WHO)的一再誤判,錯失全球遏阻疫情的最佳時機。撇開政治因素不談,單從
結果來看,WHO發出的每一個「警示」,都被後來的事實打了臉!

1月14日宣布出現「有限」人傳人,後又改口,稱無明確證據;直到27日才承認全球疫情風險評估
出現錯誤;30日才宣告COVID-19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5日,22國頒布相關禁令,秘
書長譚德塞仍強調:「目前這波疫情最主要還是中國麵臨的緊急事件」。3月9日,病毒蔓延全球
100多個國家,全球大流行威脅「非常真實」時,譚德塞仍稱「這是史上首個可控的大流行」......
對全球大流行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不隻WHO,還有那些抱持輕忽態度的各國政要。巴西總統宣稱
,新冠病毒就像小型流感,現在該國累計確診25,262例。英國首相3月3日在記者會上炫耀,他在
一家相信有新冠病毒的醫院和每個人握了手;後來他的病毒檢測呈陽性,並一度住進重症監護室
。白俄羅斯總統更離譜,玩笑般地戲說:「這裏沒有病毒,你也沒看到它飛來飛去,對吧?」

幻覺可以成為理性的主人

在《烏合之眾(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裏,勒龐(Gustave Le Bon)描述:「群
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
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
們的犧牲品。」現在我們知道,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現象並非烏合之眾的專利。

眼下,美國是中國以外最重災區。1月22日,川普總統曾自信地表示,COVID-19完全在控製之下
,不久就會病例清零;3月13日,卻不得不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麵對現實,紐約州長數次
承認,疫情之初輕敵了。我們身在核心區的人也看見,鏡頭前的白思豪市長,形容空前憔悴。災
區的醫療係統猝不及防,從防護裝備到醫用設備盡都短缺;檢測試劑嚴重不足,甚至出現不能使
用的質量問題;醫護人員倉促應戰,不堪重負,高達數千人被感染。

當然,不把病毒當回事兒的民眾確實不少。各種違反居家避疫令、無視保持社交距離規定的新聞
不絕於耳。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在社群媒體上進行了一項調查,收集到20,734名網友的回應,其
中39.8%的人自爆並未遵守加州社交距離規定;13.9%的人希望繼續正常過日子;12.7%的人則認
為社會反應過度。

為什麽從政府首腦到平民百姓,麵對明確的危機時普遍傾向於大而化小呢?心理學家調查發現
,93%的駕駛人評價自己的技術在平均值以上;9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智力在平均值以上;94%
的教授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高於平均值;9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更公正......正是這種「虛
幻的優越感(Illusionary superiority)」,造成認知偏差與風險誤判。

就在不遠處的窺伺者

有話說得精辟:「世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但有一件事我們卻清楚知道一定會發生,
那就是死亡。」不錯,死亡這隻灰犀牛始終在不遠處窺伺著。即使我們足夠警覺,避免了99%的
灰犀牛事件,這1%是的的確確逃不掉的!因此所羅門王在《傳道書》中揭示:死是眾人的結局,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好生者焉得長生?畏死者豈能不死?心理學家曾比喻過這種無奈感:假使植物可以預知未來,卻
沒有任何用處;植物已經料到,一會兒將有人走過來踩踏其身體;預料到了,也無法改變結果啊
......這豈不像極了我們今日的處境:疫情肆意張狂,人卻束手無策。

既然人人都逃不過一死,何必還要放在心上?不如活著好像從來不會死一樣吧!但,這算是「好
好預備的聰明人」還是「隻知逃避的愚蠢人」呢?精神與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在其著作
《自卑與超越》中,勸導焦灼不安的心靈:人的一生很短,生命很脆弱,還需要不斷克服困難、
完善自己,因此絕不能放棄尋求生命意義的努力。

讓我們靜下心來,於時艱中細細體察,看看生命中有沒有比謀求在物質上掌握環境更重要的,比
如精神依靠——那可以勝過世界,又戰勝死亡的。?


文章原載於2020年5月《號角月報》(一份從生活話題討論基督信仰的月報),閱讀更多好文可看

http://cchc-herald.org,還有朗讀版和微信版,歡迎關注。

所有跟帖: 

關於世衛,“ 撇開政治因素不談,單從 結果來看” 這樣的立足點已經斜了,還談什麽? 論事怎麽可以隻看結果不看原因,那不是本末倒置 -Timshel- 給 Timshe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09:12:51

下雨天閑著抬個杠,為啥說是深度好文?深不深好不好看官說了算,每個看官還不同。 -itistrue- 給 itistrue 發送悄悄話 itistrue 的博客首頁 (2731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09:13:55

哈哈,讚你說的有道理。不過看上去這個樓主也是轉發吧?文章結尾有出處?我的理解哈。 -盈盈一笑間- 給 盈盈一笑間 發送悄悄話 盈盈一笑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09:47:14

“深度”就是隱晦地表達d的指令,此篇就是要民眾認可並“享受被強奸”的命運 -whenwitty- 給 whenwitt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09:48:00

看完跟帖省了看全文的時間 -落英如雪- 給 落英如雪 發送悄悄話 落英如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10:14:31

不評對錯,隻讚功夫,好文,讚。 -whiskey72- 給 whiskey7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10:18: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